少繳一年養老保險,退休後少拿多少錢?

用戶9450477428898


少繳一年社保,基礎養老金少一年繳費年限,賬戶儲存額少一個年度的分額。只要你滿足其它辦理條件,仍然可以正常辦理退休。要說具體到每月少多少錢?一般情況下應該在50元~至100之間。因為構成養老金多少的原因很複雜,比如,你具體哪一年退(退休前上年社平工資)?在哪個地方退(北上廣深與經濟落後地區的差別明顯)?多大年齡退(個人賬戶計發月數不一樣)?什麼時間段的欠費(不同時期的繳費份額不同)?退休前繳費的所有相關數據(繳費年限繳費指數)等這些都與養老金多少有關。


老夏57058533230


少繳一年養老保險,退休後少拿多少錢?

1、退休後所享受的待遇叫養老金,我們以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為例,來看一下少繳一年養老保險,退休後少拿多少?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中人專享)

2、由於我們說的是少繳一年養老保險,那麼肯定是實際繳費時的問題,與視同繳費無關,所以不涉及到過渡性養老金。

3、假定為2018年退休,男性60歲退休,以社平60%為基數繳納養老保險:

少繳一年養老保險,那麼,基礎養老金會減少=退休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1+繳費係數)/2*1%

那麼由於這其中各省的社會平均工資不同,我們以時社平較高的北京和較低的黑龍江為例來看一下差額。

那麼,先看在北京繳費的影響:少繳一年養老保險少得的基礎養老金=8467(1+0.6)/2*1%=67.74元/月;


再來看如在黑龍江省按此標準繳費的影響:少繳一年養老保險少得的基礎養老金=4645(1+0.6)/2*1%=37.16元/月;

4、少繳養老保險,還會影響到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按上述的標準繳費,對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影響:

假定是少繳了2017年的社會保險費用,那麼少拿到的養老金額應為:

北京=7706*60%*8%*12/139=31.93元/月;

黑龍江=4672*60%*8%*12/139=19.36元/月;

綜合上述第三與第四點可以看出,如果是在北京少繳了2017年的養老保險,在2018年退休時養老金要少領=67.74+31.93=99.67元/月;而如果是在社平較低的黑龍江,少繳了2017年的養老保險,在2018年退休時養老金要少領=37.16+19.36=56.52元/月;

最後,要說明的是,從中可以看出三點:

一是少繳一年養老保險,對不同的地區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影響並不相同,社會平均工資越高的地區,影響越大;

二是本例中是以繳費基數為社平60%計算的,而如果是更高的繳費基數來繳納養老保險,那麼影響會更大些;

三是本例中少繳的養老保險是按2017年數據來計算的,如果是少繳了之前的養老保險,那麼由於當時的社平較低,影響會小些。而如果是少繳了以後的養老保險,那麼影響會更大。

以上,是在可以辦理退休的前提下。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不低於15年的情況下。如果因為少繳一年費不足15年,則無法辦理退休,也就談不到能領多少養老金了。


老王觀職場


因為,養老金並不是只看社保繳費年限來計算的。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來看,影響養老金的因素還有退休上一年職工月均工資、繳費基數和退休年齡這3個。所以,要想知道少交一年養老保險,少拿多少養老金,我們得一一舉例分析才知道!


第一,解析城鎮職工社保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城鎮職工社保退休當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常見的計發月數有:50週歲195個月,55週歲170個月,60週歲139個月。


第二,少交一年養老保險,少領多少養老金?

1.按照歷年社平工資的60%繳費,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是7000元,則少領的養老金為:

少領的基礎養老金=7000×(1+0.6)÷2×1%=56元;

男性個人賬戶養老金少領=7000×60%×8%×12÷139=29元;

2.按照歷年社平工資的100%繳費,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是7000元,則少領的養老金為:

少領的基礎養老金=7000×(1+1)÷2×1%=70元;

男性個人賬戶養老金少領=7000×100%×8%×12÷139=48.35元;

3.按照歷年社平工資的300%繳費,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是7000元,則少領的養老金為:

少領的基礎養老金=7000×(1+3)÷2×1%=140元;

男性個人賬戶養老金少領=7000×300%×8%×12÷139=145.05元;



合計得出,按照社平工資60%繳費社保,少繳一年少領85元養老金;按照社平工資100%繳費社保,少繳一年少領118.35元;按照社平工資的300%繳費社保,少繳一年少領285.05元養老金。

注:如果社平工資和繳費基數不同可以參照計算公式舉一反三。

寫在最後的總結:

少交一年養老保險,少領多少養老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和繳費基數的不同少領的養老金而有所改變。

但是,養老保險遵循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是不變的,只要想退休後多領到養老金,退休前多繳長繳養老保險,是最好的選擇!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職說社保〕】,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職說社保


可能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我們的養老保險基本原則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只要少交一年的錢,退休就會少拿一部分待遇。


少交一年養老保險究竟會拿多少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5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我們所說的是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為主。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過渡性養老金,實際上是針對個人賬戶養老金實施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補償。也是根據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的時間長短確定數額。

基礎養老金待遇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我們可以看出每繳費一年都會有所差距,而且還要以繳費指數為基準。

繳費指數等於當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

通過公式計算分析,我們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多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30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多領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因此,少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的變動範圍是少領取0.8~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比較好計算。知道退休年齡確定計發月數後,只需要知道個人賬戶的差額是多少,就知道了。

個人賬戶的差額。少繳一年的養老保險,實際上就少劃入個人賬戶一部分錢。我們劃入的錢數一般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計算。但是,這一筆錢每年還計發個人賬戶記賬利息,非常麻煩。

如果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能夠跟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一致,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實際上可以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

一般來講,按照百分之六十基數少繳費一年,少劃入個人賬戶錢數是上年度月社會平均工資(當年社平繳費基數)的96%。

如果是60歲退休,每月少領取0.41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是300%基數,每月少領2.07%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因此,少繳費一年的待遇差距範圍在0.414~2.07%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之間。

特殊情況:過渡性養老金待遇

過渡性養老金,雖然只跟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繳費年限掛鉤,但實際上它也需要使用平均繳費指數。

山東省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各省市不同):

過渡性養老金等於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指數

如果我們繳費指數高,平均指數也會高,所以也會提升過渡性養老金待遇。

比如,前15年繳費指數是0.6,最後一年繳費指數是3,這樣平均繳費指數就有0.6上漲至0.75。

如果我們過渡性養老金原先結果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經過提升後將會領取15%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過渡性養老金,跟一年交不交費沒有關係,但是跟繳費的平均指數有關。

退休後的養老金增長

每年我們都會進行養老金調整,養老金調整的方式一般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進行。

掛鉤調整又分為按繳費年限掛鉤和按養老金水平掛鉤。因此少繳費一年,會影響每年的繳費年限養老金增長,也會由於降低養老金待遇而影響養老金水平掛鉤增長。

綜上所述,情況很複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不是簡單的計算公式就能解決的。不過,職工養老保險是不允許以個人靈活就業人員名義補繳的。所以,大家在參保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自己需求,按時繳費。


暖心人社


針對此問題,顏開局調閱了QD市近20年的歷史數據,看看每多繳一年養老保險費退休基本養老金可以多拿多少錢,希望能夠為讀者朋友們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以下,我們假設的是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最高中低不同檔次繳費,個人負擔全部繳費率20%,並且是2019年滿60歲退休,模擬計算有關數據見下表。

根據表中數據可見,按照社平工資的60%為基數,每延長繳費時間一年,大概提高養老金70元;

按照社平工資的80%為基數,每延長繳費時間一年,大概提高養老金80多元;

按照社平工資的100%為基數,每延長繳費時間一年,大概提高養老金90多元;

按照社平工資的300%為基數,每延長繳費時間一年,大概提高養老金220~240元。

我們分析不同繳費時間、不同繳費基數下的退休養老金數據,不管是橫向比還是縱向比,都是非常明確地體現了“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要想提高退休養老金,只有提高繳費基數、延長繳費時間,除此之外再無他途。


顏開文


感謝樓主的提問,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普遍性問題

我們的退休養老金和我們的社保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還有社保繳納地的平均工資水平息息相關

所以如果在社保的繳費基數和繳費地一致的情況下,那麼就是繳費年限影響了我們最終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的多少?

樓主所說的少繳一年的養老保險,每個月少領多少錢?這個得根據不同的一個城市,還有不同的繳費基數才能最終核算出來

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少繳一年,那麼在基礎養老金部分,要少一個百分點,比如說繳費的是24年,那麼最後核算出來是乘以24%,繳費的是25年,那麼最後乘以的是25%,這裡面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一個區別。

還有就是少繳一年,那麼個人賬戶裡面的養老金也會相應的更少一些,這多繳一年的養老金,他會除以139個月,最後就可以計算出來91年會少領多少養老金

舉例,我們以社會平均工資5000元為例,繳費基數為100%,那麼在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時候,少繳一年,每個月基本上少領50元錢

個人賬戶的一個金額差不多也是每個月少領十幾元的樣子,所以說這樣子可以算出來少繳一年的養老保險,退休以後每個月會少領幾十元的一個樣子,具體的要看當地的一個社會平均工資,還有繳費基數而定。

我是潘元利,您身邊的社保顧問有任何關於社保醫保養老金的問題都可以關注,我給我私信感謝您的閱讀,再見!


潘元利


少繳一年養老保險,退休後少拿多少錢?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因為月基本養老金除了和繳費年限有關,還和退休前的省社平工資、退休年齡、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記賬利率等因素有關!

筆者就以河南省鄭州市某企業職工為例,其按照實際工資累計繳費20年和19年,到2018年底60歲退休時的養老金差距。

該員工屬於“新人”職工,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計算員工繳費20年的月基本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按照上年實際工資繳費,累計繳費20年,其1999-2018年期間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情況如下:

月基礎養老金=5874*(1+1)/2*20*1%=1175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

按照歷年公佈的記賬利率,1999年至2018年底個人累計賬戶儲存額為6909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69090/139=497元

月基本養老金=1175+497=1672元

二、計算員工繳費19年的月基本養老金
(一)少繳1年養老金,但是同一年退休的情況
1、基礎養老金

按照上年實際工資繳費,累計繳費19年,其2000年至2018年期間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情況如下:

月基礎養老金=5874*(1+1)/2*19*1%=1116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

按照歷年公佈的記賬利率,2000-2018年底個人累計賬戶儲存額為67473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67473/139=485元

月基本養老金=1116+485=1601元

養老金差距為 1672-1601=71元。

(二)少繳1年養老金,同一年參加工作,前後年退休的情況
1、基礎養老金

按照上年實際工資繳費,累計繳費19年,其1999年至2017年期間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情況如下:

月基礎養老金=5096*(1+1)/2*19*1%=968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

按照歷年公佈的記賬利率,1999-2017年底個人累計賬戶儲存額為58162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8162/139=418元

月基本養老金=968+418=1387元

養老金差距為 1672-1387=285元。

總結,少繳一年養老保險,如果同一年在鄭州市退休,則退休後少拿71元養老金,差距比較小;少繳一年養老保險,如果同一年參加工作,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在鄭州市退休,則退休後少拿285元養老金,差距則比較大。

因此可以看出,同一年退休,少繳1年養老保險費的影響比較小,差距不到月退休金總額的5%;如果同一年參加工作,少繳1年養老保險的影響則比較大,差距佔退休金總額的20%左右。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上年統籌區域社平工資和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差距過大,進而導致退休金差距過大。


才華有限菇娘


題主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答:

一、根據國家的社保政策,參保人員要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的話,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養老保險最低繳費要繳足15年; 二是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如果兩個參保人相比,一個養老保險繳費為15年,而另一個養老保險繳費只有14年。繳費15年的有領取養老金的資格,而繳費14年的參保人連領取養老金的資格都沒有。

二、在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社平工資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少繳一年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後要少拿當地社平工資標準7%~10%左右的退休金。一般來講,如果選擇100%的繳費基數來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話,每繳費一年就可以領取到社平工資標準1%左右的養老金;如果選擇60%的繳費基數來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話,每繳費一年就可以領取到社平工資標準0.7%左右的養老金。

三、如果在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不相同的情況下,少繳費一年和多繳費一年相比,退休時的社平工資誰高誰低就不好說了。


葉公來幫忙


樓主你好,如果單單說至少交一年的養老保險,那麼對於自己的退休金實際上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說自己的累積繳費年限只有15年,在這15年的基礎上又少交了一年養老保險的話,這種情況就不是說退休以後少拿多少錢的問題了,而是自己能不能夠正常辦理退休的一個問題。

如果說你本身有累計30年以上或者是35年以上的一個繳費年限的話,那麼實際上少交一年的養老保險,對你退休以後基本上影響不了多少退休金的待遇,因為你本身繳費年限是比較長的,所以說少交一年的養老保險,那麼基本上對於你養老金的影響是不會超過50塊錢的。

所以說如果說你的這個累計繳費年限較長,那麼出現了中斷一年的繳費年限,實際上自己完全可以選擇不再補交這一年的一個斷交年限,因為這樣一來的話,你雖然少拿幾十塊錢,但是每一年養老金再上調的過程中,你的這個錢也會慢慢調整上去的,所以說對你個人來說沒有什麼影響。


社保小達人


少交一年養老金,一般從理論上來說,就是少拿幾十元錢,但對我們上海來說,無論交費基數最少的一擋,但到退休時結算下來,每年也在一百五十元左右,至於究竟如何計算,我也搞不清楚。

比如就怎麼說吧!一個人工作了十五年,期間都是按照市平均工資的百分六十的交費基數,交納了養老金,如果現在退休,其養老全都在二千元左右,男女之間相差不大。又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工作了四十年,如在今年退休,其養老全在六千元左右,仔細算來,每年也在一百五十元之間。

但無論怎樣講,少交一年養老金,對我們來說,每月少拿的就是一百五十元,但是隻要你擁有三十多年工作時間,每延遲一年退休,就會每月多增加數百元的養老金,這是因為你少交一年養老金,其損失的只是其中的三分之一,而你延遲一年退休,將會得到其中的三分之二,這是隨著每年的交費基數的調整而得出的,所以說,一般臨近退休前的三年,作為其夲人,無論如何要交納養老金,因為你交了後社保還要返回其大部分的金錢,只是沒有了社保提供的其它補貼,比如大齡就業補貼,還有失業金,因為在交納養老金之時,只能享受一項補貼,其它待遇 都得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