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棵果树带父母回家,甘肃刘家峡儿童不再留守


因为父母要外出打工,两岁的祁俊杰还不会走路就被爸妈给爷爷撇下,成了留守儿童。爷爷下地干活时,就把他放在装玉米的箩筐里背上,俊杰的小脑袋刚好能冒出框沿。“爷爷,我也要下地掰玉米。”有一次,呆在箩筐里的俊杰举起小手挠了挠爷爷的白头发,趴在爷爷的耳边抗议。爷爷就把两岁的孙子从箩筐里抱出来,看他跌跌撞撞地往筐子里捡玉米棒子。图为小俊杰在家里的灶台前,想帮爷爷做饭。2016|甘肃永靖

俊杰在捡玉米时,一个重心不稳,摔了个屁蹲,小手在玉米杆上扎流血了。爷爷只好用绳子把俊杰栓在地头的老苹果树下,俊杰不哭不闹,乖乖坐在树下玩泥巴。虽然俊杰的父母也时常给他发视频,但是由于长期不在家,对于他来说 “爸爸妈妈”只是一个称谓,非常陌生遥远。图为六岁的俊杰喜欢系着姐姐的红领巾,想赶快长大找妈妈。2018|甘肃永靖

元宵节刚过,海贤法的父母和往年一样,准备在孩子起床前悄悄离开。可是刚到门口,5岁的海贤法光脚从里屋跑出来,抱着爸爸的腿 ,他不想让爸爸走。爸爸抱起海贤法 说:“乖娃儿,爸妈要出去挣钱,挣了钱才能给你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海贤法搂着爸爸的脖子嚎啕大哭:“我不要好吃的,不要新衣服,我要跟你们一起。” 这时站在旁边的姐姐也抱着妈妈哭起来。图为8岁的海贤法在自家果园内,不止有苹果还有土豆。2018|甘肃永靖


海贤法家住甘肃省刘家峡岘塬镇,他 3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只在春节时回家团聚。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忙着照顾家中六亩老果林,大他四岁的姐姐成了他的“小妈妈”。 每过一天,姐弟俩就在日历上划一天,数着日子等爸妈回家。父母回家后的每天晚上,海贤法总要紧紧抓着爸妈的手睡觉,因为他怕自己醒来后又是一年见不到他们。图为海贤法和小伙伴与自己种的苹果树合影。2018|甘肃永靖

海喜媛和妹妹留守在家,和爷爷相依为命,只有春节才能和父母短暂相聚。喜媛7岁那年,爸爸离家的时候还要蹲下来和她说话,两年后再见面,喜媛已经快到爸爸腋窝了。父母陪伴的缺失,让喜媛小小的世界里,充满了孤单和等待,她经常搂着小妹妹,想象着妈妈的温暖。每到假期,她都会在村口张望,幻想在外打工的父母会不会忽然回来陪自己。海喜媛在自家果园里. 2018|甘肃永靖

在甘肃省刘家峡岘塬镇,像喜媛这样的留守儿童不止文中提到的这几个。岘塬镇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当地农民靠天吃饭,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为了多赚点钱,村里的青壮年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全国各地打工,这也间接导致当地不少农田被撂荒。由于植被稀缺,奔腾的黄河水带走了大量泥沙。仅岘塬镇一个镇,每年就有近1亿吨泥沙被雨水冲入黄河,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既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又绿化黄土高原成为难题。图为甘肃永靖黄河|2017


刘家峡地区海拔高达1800米以上,日照时间长、降雨量低,水质优良,非常适合种植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当地栽培苹果树的历史悠久。为了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吸引他们返乡,2016年,中国绿化基金会结合当地特色发起“让果树带父母回乡”精准扶贫项目,募集社会资金营造苹果经济林,帮助像喜媛这样的留守儿童家庭。图为果农在修理苹果树。2019|甘肃永靖

这些家庭不仅可以拿到免费的树苗,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门进行培训。有了致富的方向,远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喜媛的父母也在几近荒凉的农地里种下了两亩苹果树。2017年春节,喜媛的父母早早回了家,妈妈的陪伴再也不是姐妹俩的奢望。图为果农们正在集中接受果树养护技能培训。2018|甘肃永靖

祁俊杰的父母2016年也回到了家乡,在“让果树带父母回乡”项目的帮助下种了3亩苹果树。经过3年的努力,2019年家里的年收入达到4万元,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还可以陪伴孩子。今年9岁的祁俊杰逐渐开朗,偶尔还会给爸妈撒娇,每天放学都要和父母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节假日他最喜欢和父母一起去果园拔草,捉虫子,累了躺在苹果树下听鸟鸣虫叫。美术课上他画了一幅画:蓝天绿地和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图为祁俊杰画的画。2019|甘肃永靖


2017年,海贤法的父母领到新品种苹果树苗,老果园焕发新生命。农忙时海贤法的父母回来管理果园,农闲就在兰州打短工,节假日都能回家看孩子。今年10岁的海贤法已经是种树的好帮手,写完作业就到果园帮忙。在同龄人中他是除草最快的一个。海贤法仍然喜欢数日历,只是现在,他数的是二十四节气,数的是果树上的苹果!他还和一群小伙伴在果树苗旁约定,比赛谁家的果树长得壮、结果多。图为海贤法和小伙伴们在果园里. 2018|甘肃永靖

2020年“让果树带父母回乡”项目已经到第五个年头,绿色扶“苹”种下了2300亩果园,1200亩开始挂果,其中400亩进入成果期,预期2020年产量将达1000吨。项目为750余户家庭种下脱贫的希望,用110000棵苹果树为每一个孩子染上纯真的笑容,现在,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完作业到苹果树下浇水,松土。在他们心里,果树长得好父母就不会再离开,苹果树和父母的陪伴划上了等号。图为村子里的孩子在给果树浇水。2018|甘肃永靖

2016年8月,中国绿化基金会正式发起“让果树带父母回乡”精准扶贫项目。如果您愿意帮助更多像小俊杰一样的孩子有父母陪伴,可以扫描下一张二维码进行捐助。帮助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在甘肃省刘家峡地区种植苹果经济林,改善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也为当地农民增加稳定的经济收入,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图片来源:中国绿化基金会


如果您愿意帮助更多像小俊杰一样的孩子有父母陪伴,可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募捐,该基金会拥有全国公募资质。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绿化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公民行动”平台动态。监督电话:010-84239386。

感光计划是今日头条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助力募集善款。如有需求,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多家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