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不只是身心治愈,更是创造思维的补给

日本禅宗片桐禅师说:“别干等着福至心灵——先坐下来!”

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我坚信,即使疯狂的生活从四面八方朝着我们开火,我们也总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去。”


书中,这两句话特别打动我——从不同的方向。片桐禅师,一个视修炼为日常的人。奥普拉,一个红尘中打滚的名女人。


我很多年以前就开始习练瑜伽了,仿佛顺其自然,也仿佛天经地义,反正就练上了。习练前 ,用冥想开头;习练后,用冥想结尾。可以说,瑜伽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我都忘了自己是一名习练者。


最近,有知名博主推荐了一张书单,其中就有这本2016年出版的《用安静改变世界:如何科学又艺术地冥想》(以下简称《用安静改变世界》)。作者是美国嘻哈教父,拉塞尔·西蒙斯。尽管副标题是"如何科学又艺术地冥想",但是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工具或指南,它关乎心灵成长,身心健康和生存哲学。


冥想:不只是身心治愈,更是创造思维的补给

2016九州出版社

《用安静改变世界》第一部分:从自身、赢家和大众三个层面,谈及冥想对人生的影响和改变。

在大多数人眼里,拉塞尔·西蒙斯,年轻时曾经过着不可思议的生活: 嗑药、疯狂地追逐女性、夜夜笙歌。然而,就在他感觉自己快要崩溃的时候,他接触到冥想, 还坚持下来,并且不遗余力地推广冥想。最终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现在的他。


冥想拯救了拉塞尔,继而又改变了拉塞尔。不过,也可以说他自己拯救了自己,因为他得了法,做对了事。


作者幽默形象地比喻:“它(冥想)能帮我在白天‘醒着’”。其实,他真正表达的是“活在当下”(being present)。如同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你能控制的只是如何耕作这块土地,你不能控制的是土地上最后结出怎样的果实。”一旦明白真正的快乐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你就可以再度轻装上阵了。


拉塞尔·西蒙斯还谈及身边许多成功人士的感受。这些已取得成功的男男女女,几乎拥有共同的特性,就是会花许多时间用来强化专注力。乔布斯、巴菲特、奥普拉、大卫·林奇等等都是冥想修炼者,也是冥想受益者,他们都大都活跃在创意产业中。


对于“普通” “正常”的人而言,作者的建议是:即使你不能取得如德维恩·韦德或奥普拉那样的成功,但是你也能收获到最直接的好处——快乐。拥有快乐,一切皆来。


我认同书中的观点:尽管冥想的普及程度比起快走、慢跑差远了,但是冥想 一点也不“非主流”,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邪恶”。每天早晚各抽出20分钟用来冥想,益处多多。

不管你来自何方,你都可以在冥想中找到归宿。

你只需要舒服地坐下来,闭上眼睛,全身放松, 面部松弛,眉心舒展,内心沉静,回归自信。最后只剩呼与吸.........在一呼一吸之间,探索自己的心灵,寻找如珍珠般散落各处的答案,从而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冥想:不只是身心治愈,更是创造思维的补给

不管你来自何方,你都可以在冥想中找到归宿

《用安静改变世界》第二部分:从医学界和科学界的研究、认知以及最新发现,讨论冥想的底层逻辑


书中提到的科学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悉尼大学、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等。关于医学界和科学家们对冥想有那些认知和发现 ,作者采取相当严肃地态度来对待。作者认为,这本书讲的是科学。他花了很大的篇幅,首先从冥想对大脑的益处开始讨论 。在此,“胼胝体”、“杏仁体”、"β波"、“灰质”是不得不介绍的概念,因为,这些是一切论述的基础。一句话概括,冥想能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


作者这番良苦用心,无非想证明:冥想 一点也不“非主流”,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邪恶”。


不错,正是这部分内容吸引了我,这些科研成果令人大开眼界,也让人对未来人生充满乐观的期待。回望过去,我对自己的习练生活也有了新的感受。《用安静改变世界》很值得一看。


那么,冥想是如何改变大脑生理结构, 从而促进人类大脑再成长的?


01 冥想能强化“胼胝体”的桥梁作用, 有助于开发另一半大脑,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情绪。

通常情况下,创造性的想法往往盘桓在右半球,而系统有序的想法则停留在左半球。也就是说,左右脑尚未被打通。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成像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冥想者大脑中的胼胝体与左右半脑的连接要比那些从不冥想的人紧密许多。换句话说,时间会在我们的胼胝体周围筑起一堵墙,阻断它与左右半脑的连接,而冥想能帮你拆掉这堵墙。左脑型遇事不再那么情绪化;右脑型偶尔叫喊两声也是不错的宣泄。


02 冥想让头脑足够冷静,从而帮助“杏仁体”学会区分微小的烦扰和真正的生命威胁。

“杏仁体”,是一个小小的、杏仁状的组织,在脑缘系统前部担任“警卫”,对生命安全做出评估。杏仁体”每发出一个警报,脑缘系统就会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化学物质再给身体下达指令:“是时候离开这里了,跑!”

然而,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毒性,会在身体里停留好几天。所以人们希望只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才释放这些激素。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训练杏仁体区分微小的烦扰和真正的生命威胁呢?答案当然还是冥想。


03 冥想使大脑中的β波变弱,大脑进入深层的放松状态,同时还提高睡眠质量。

心脏病专家赫伯特·本森在哈佛大学主持了一项研究:测量正在进行冥想的人的血压、脑电波和体温,研究结果是

人们通过冥想得到的休息同睡眠中得到的一样多,甚至更多。因为,冥想与睡眠状态时相比,消耗的氧气量减少了17%,每分钟的心跳减少三次,脑电波中的β波变弱,而α波和θ波变得更加显著。


04 冥想能促进"灰质"增厚,有利于成人大脑不断成长。

“灰质”是大脑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组成灰质的细胞负责掌管记忆、自我意识、注意力以及同理心,灰质在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哪怕是只进行了几个星期冥想的人,他们的"灰质"也开始增厚。


冥想:不只是身心治愈,更是创造思维的补给

“胼胝体”、“杏仁体”、"β波"、“灰质”


除了冥想促进人类大脑再成长外,作者还介绍了冥想能够给身体健康带来哪些不可思议的益处:降血压、减压力、降低患心脏病的概率,甚至让饮食习惯更加健康——冥想的作用如此巨大,能够让你感觉更好、活得更久!


美国各地已经有许多名声籍甚的机构对“冥想能够改善我们的头脑、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一说法表示了公开支持,比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马萨诸塞州立综合医院、梅奥医学中心等。


据我的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习练者大多有以下特点:认真专注,喜欢独处、喜欢看书,懂得欣赏,懂得倾听。既平和冷静,又不失豁达开朗;既明辨是非,又不失幽默有趣。总之,习练者们身心平衡 ,对美好事物始终抱有热情,从不感觉生活空虚无聊,虽然离作者那样的成功相差十万八千里,然而,拥有上述特质不正是平凡人生的英雄梦想吗?


冥想:不只是身心治愈,更是创造思维的补给

别干等着福至心灵——先坐下来!

《用安静改变世界》第三部分:别干等着福至心灵——先坐下来!


明白科学冥想的底层逻辑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作者分享了所谓“超觉冥想”,一种风格杂糅的冥想术。其实,不管叫什么名词,万变不离其宗。关于如何科学冥想,作者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01 外部客观条件很简单


首先,人人都可以成为冥想者。冥想,是一种自然状态,若说你不擅长冥想就跟说你不擅长呼吸,或者鱼儿不擅长游泳一样。男女老少都可以冥想。


其次,处处都是冥想地。不需要专门的“冥想室”,哪怕在车内、厕所里都可以。嫌吵,可以把车开到郊外僻静处。总之,能坐下来就行。刚开始,你肯定不能坐成“全莲花”式(或 “双盘”),那么,“ 半莲花”(或“单盘”)也可以。甚至,你还可以坐在一张硬木椅子上。


还有,随时都可以冥想。冥想的修习过程很简单,并不费劲。你要做的就是坐下来闭上双眼,每天两次,一次二十分钟。


02 任杂念来来去去 成为自己的观察者


“当你静坐冥想时,唯一会做出的'错事'就是试图同你的想法'做斗争'或是纠正它。”对此,有过冥想经验的人都会报以会心的微笑。


冥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干扰并不是来自于物质世界,像是发痒的胳膊或是一声突如其来的响动,而是来自于自己的思想。


不管怎样,千万不要试着与来来去去的杂念作斗争,平和地、宽容地接纳杂念,就像观察陌生人一样观察自己,过一会儿杂念就自动离去了。否则,越斗争越纠缠。


03 “盘存阶段”,千万不要错失你的“珍珠”。


当思想开始沉淀下来,冥想者会体验到冥想的第一阶段,也就是“静思”,或“盘存阶段”。

认真对待“盘存阶段”,会得到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想法和念头。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珍珠”,它们散落在心灵各处,而“盘存阶段”正是捡起它们的好时候。


拉塞尔·布兰德在冥想中得到了一个价值百万的想法;作者本人自己一些最有创意的点子也是在这个阶段得到的。他描述道:“此时我似乎是从远处看它们。这个距离的产生正是因为我将‘自我’的意识从脑海中清除出去了。”


04 “纯粹觉知 ”阶段,潜入海底捕捉“大鱼”。


在“盘存”阶段待了几分钟后,开始进入“纯粹觉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冥想者的思想落定,渐渐沉入内心深处无垠的宁静。

此时,把心灵想象成大海。海面上波浪起伏、连绵不断,那是你的杂念。但在海底,一切都是静止不动的。


为什么花时间沉入“海底”如此重要呢?


作者的朋友,著名的《穆赫兰道》导演,大卫·林奇在这方面颇有心得:“想法就像鱼。如果你想捕捉小鱼,尽可以待在浅水区。要是你想捉大鱼,就得到深水区。水越深,鱼越大、越干净。它们庞大而抽象,美丽无比。”


“纯粹觉知 ”阶段,不仅能在心灵的“大海”里捉到“大鱼”,也能通过冥想对身体进行治愈。


我推荐《用安静改变世界:如何科学又艺术地冥想》这本书的理由很简单。首先,作者用科普的方式,打消了人们对冥想秉持的各种偏见;其次,冥想不仅让你更健康,还为你提供创造力滋长的土壤;最后,一旦学会用冥想创造丰富的宁静,你便成为世界上最轻松自在的人。


关掉电脑、拔了电源,去冥想几分钟。“不插电”或许就是最好的充电。慢慢来,会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