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真的跑了嗎?

資本的首要是來去自由,而當大佬們清倉中國資產時,市場各方的反應確是五味雜陳。SOHO中國賣資產的消息又出來了。與這一消息相對應的,是一條持續數年的追問:潘石屹真要跑了?

外媒報道,黑石集團正與SOHO中國就後者私有化進行談判,交易價值40億美元,黑石提出的私有化報價為6港元/股。有關交易細節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敲定。對此,SOHO中國回應稱,晚些時候將發公告。

早盤開盤前,SOHO中國股價不到3港元,距離6港元還有一倍空間。盤中,SOHO中國股價直線拉昇,並在上漲37.58%後暫停交易,當前股價為4.10港元。

潘石屹真的跑了嗎?


這不是黑石集團首次挑動SOHO中國股價。去年10月底,SOHO中國被曝以80億美元出售中國辦公大樓權益,接盤方就包括黑石集團聯合新加坡國有控股的GIC公司成立的買方團。當日,SOHO中國股價飆漲17.9%,盤中更一度大漲27%。

相比SOHO中國股價大漲,另一個話題更能勾起人們的興趣,潘石屹清倉了,清倉之舉也頻頻被外界戲稱“潘石屹跑了”。如果當時80億美元的交易順利完成,SOHO中國幾乎完全清空內地自持的商辦資產。一個月後,潘石屹公開釋疑:老是說我跑了跑了,這都是謠言。

但時至今日,潘石屹始終沒能洗清“李嘉誠第二”的嫌疑。過去幾年,SOHO中國通過出售資產套現293.41億元,接近300億元,出售的資產包括上海SOHO靜安廣場、SOHO海倫廣場、上海虹口SOHO等。

潘石屹真的跑了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售項目的同時,潘石屹幾乎再沒有在境內購入新項目。

過去十年,地產行業造就了一批富豪,潘石屹就在其中。為什麼他又要賣資產呢?原來,這背後和SOHO中國轉型後連續下滑的業績息息相關。

轉型“自持”物業前,SOHO中國的散售模式曾給潘石屹夫婦帶來豐厚回報,2012年實現百億利潤,那也是SOHO中國的高光時刻。在商業地產熱度遇冷後,SOHO中國在2012年從“銷售”轉向“自持”物業,潘石屹做起“包租公”生意。

當時,潘石屹預測,5年後SOHO中國租金年收入將超過40億元。

事實並不如願。2012年至2018年,SOHO中國歸母淨利潤由105.85億元減至19.25億元。2019年上半年,SOHO中國歸母淨利潤5.65億元,同比下滑了48.36%。

潘石屹真的跑了嗎?


從SOHO中國業績數據上看,潘石屹確實沒啥可留戀的。更讓潘石屹下定決心的,恐怕是不斷上升的空置率,辦公室租不出去,錢自然不好掙。

有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北京全市和五大核心商圈寫字樓的空置率同比上升40.9%和20.6%;上海2019上半年優質寫字樓空置率同比升至18.0%,三季度空置率高達20%。而潘石屹的望京SOHO空置率也在12%以上。

那麼,出售資產的數百億資金轉移到哪呢?總不是要存到銀行吃利息吧。

媒體報道,潘石屹家族大筆投資海外資產,從2011年開始,先後買下紐約曼哈頓公園廣場的49%股權、曼哈頓時報廣場1棟辦公大樓,以及美國通用汽車大樓40%的股權。此外,長子潘瑞還在英國創辦了1家房產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潘石屹累計註冊了7家公司,且公司股東均為註冊在境外的公司,註冊資本從150萬元至2億元不等。

人們常說,資本的首要是來去自由,但看到潘石屹清倉中國資產的時候,一些人心中卻很不是滋味。他們在意的是,先富帶動後富,結果先富的帶著錢跑了。話又說回來,能不能跑,看的是本事,想不想跑,看的是本心,如果身在曹營心在漢,跑只會是遲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