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地理位置處於北緯46度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世界公認的寒地水稻黃金帶的興安盟,以純淨無汙染的天然河流水源和有機質含量高的黑色土壤,孕育成就了金牌美食――興安盟大米。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這些年早已聲名鵲起的興安盟大米,倍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糧食銷區消費者的讚譽和關注。

興安盟一直以來都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農牧業大盟,其實有耕地面積1895萬畝、森林面積2792萬畝、草原面積3918萬畝,是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服務區。興安盟土壤耕作層深厚肥沃,指標達到國家一級水平,稻作每年一季成熟,土壤還有7個月養生休眠期,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質一類標準,是生物、植物健康生長的天然氧吧,是優質大米生產地帶。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利用無法複製的區域具有獨特的位置優勢、優質的大興安嶺水源、良好的生態環境、肥沃的土壤,興安盟一舉成為了水稻種植的黃金產區,同時賦予了興安盟大米別同與其它地區大米的金牌品質。

氣候條件適宜廣泛種植大米的興安盟,隸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量多年平均值在300―500毫米之間,全年降水量多集中在6―8月份,約佔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雨熱同季,有利於綠色元素的吸收,水稻主產區年日照時數平均在2800小時左右,年日照率大於60%,年穩定通過≥10℃,活動積溫在2200℃―3300℃之間,無霜期90―150天,尤其在水稻灌漿季節晝夜溫差較大,非常有利於優質稻米的生長髮育,從而實現了米質上乘願景。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好山好水出好米。興安盟的土壤條件為稻米創造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全盟境內幾大主要河流沿岸地帶均有土地平整、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而且集中連片的宜稻耕地資源,耕地土壤類型大部分屬於草甸土、黑土,特別是水田區地塊平整,地形平坦,土體構造良好,土層厚度大於30釐米,耕作土層在20―30釐米;有機質含量大於3.5%以上,養分含量豐富,速磷速鉀等含量大於8ppm(ppm為體積濃度)和150ppm;保水保肥能力強,代換量在20―30m.e/100g(指每100g乾土所吸收的全部代換性陽離子的毫克當量數);質地適中,一般為中輕壤;供水供肥能力強,C/N(碳氮比)比小於10,速磷/全磷比值要大於1%;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強,由而使至稻穀新發小苗又發大苗,特別適宜綠色有機水稻的生產和增產。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水資源充足。興安盟地處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源頭,有大小河流315條、水庫24座,水資源總量50億立方米、居全區第二位。經水質分析,礦化度均小於500mg/L,地下水埋深一般2―3米,充足水資源又一次為水稻的生長提供了相當滿意的條件,並地表水資源水質為二類標準,也是稻米極好的灌溉水源。

興安盟大米的優質量品牌還來自於農田環境的純淨。興安盟農田灌溉河流上游長久以來都沒有汙染性工業,農業生產區域因此不被工業廢氣所汙染。權威檢測的結果一樣是空氣、水源、土壤環境相當純淨,是生產優質稻米所獨具的因素,由此帶來的全盟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積達到740萬畝,佔全區綠色食品原料基地1520萬畝的48.7%,興安盟稻田區均在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內。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興安盟大米”就是這樣在極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夠的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陽光雨露充足,又有純淨無汙染的灌溉用水。獨特的地域優勢,保證了興安盟大米獨有的高品質,使得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經過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權威檢測,興安盟大米實屬於一級優質大米,水分含量14.8%,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煙酸等營養元素和鈣、硒等15種微量元素,米粒晶瑩透亮,自帶稻香味。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興安盟以宣傳推介為載體,讓“興安盟大米”牌影響力不斷擴大。著名青年歌手、全國最美文藝志願者烏蘭圖雅成為興安盟大米公用區域品牌形象代言人,著名電影人吳京也為興安盟大米代言。這些有聲的和無聲的宣傳,讓興安盟大米品牌越來越響,名氣越來越大。

內蒙古興安盟大米為什麼好

興安盟大米可以說“一夜成名”,2018年以來,先後被授予“內蒙古優質稻米之鄉”、“2018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2018十大好吃米飯”、“中國草原生態稻米之都”,入選2020年全國第十四屆冬運會唯一指定用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