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昨天去西山岛采风,遇到一位正在抽烟的胡奶奶,与之简单交流,方知她过去曾经是童养媳。谈到这段经历,她一直摇头,自言自语道:“童养媳的那种苦真是苦!”我把这段交流情况简要地写在昨天的文章中,当时也没有想到用什么合适的词来描述她对这段辛酸经历的痛苦之情,脑子里突然涌出了“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好像觉得也不合适,但是,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来表达,就用上了这个成语。

文章在今日头条上发布,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一位读者留言:“把辛酸用罄竹难书来形容,还是第一次见到”。晚间问了几个年轻人,他们对童养媳这个概念一知半解。我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一些说明。

为什么我听到童养媳这个名词就特别敏感?因为在我脑海里“童养媳”与“阿必大”马上对接上的。

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生活在江南年长一点的人,对沪剧《阿必大回娘家》这出戏应该都用印象。我受奶奶和家父影响,对沪剧有了一定兴趣,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芦荡火种》的阿庆嫂和《阿必大回娘家》的阿必大。阿必大的扮演者是著名沪剧演员石筱英,婶娘扮演者是丁是娥,丁是娥又是阿庆嫂的扮演者。这出戏在当时在沪剧迷心中就是一座神圣丰碑。

《阿必大回娘家》是一部悲喜剧。阿必大童年父母早亡,她和哥哥陆阿大就由叔叔抚养,有一年他哥哥因为打架坐牢,其叔叔受此打击而亡,家中只剩下婶娘和阿必大,生活十分艰苦,在媒婆的花言巧语下,为了让阿必大能够过上好一点日子,婶娘就将阿必大许给李九官家做童养媳,这一年阿必大才13岁,比西山岛的胡奶奶大一岁。

李九官的老婆叫“雌老虎”,对阿必大十分刻薄凶恶,阿必大的日子过得更苦。后来哥哥被释放,婶娘要他去把妹妹领回来家,参加叔叔周年祭,哪知雌老虎把陆阿大痛骂一顿,婶娘知道后亲自上门,与雌老虎唇枪舌战终于把阿必大领回家。此剧一开始是悲剧,到最后成了喜剧,正义战胜邪恶。我也曾经跟着奶奶和父亲在开明戏院看过现场演出,由此,我对童养媳就留下深刻记忆,知道童养媳的苦实在是真正的苦,昨天了解到胡奶奶做过童养媳,而且她对这段经历又是感到非常辛酸,脑海中就涌现“罄竹难书”这个成语。

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如果对《阿必大回娘家》中童养媳还不了解,大名鼎鼎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总该知道吧。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因没有盘缠进京赶考,就把女儿窦娥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哪知自己丈夫早亡,被社会小混混张驴儿看上,准备霸占窦娥,见其不从,准备投毒杀死蔡婆婆,结果误杀张驴儿的父亲,张驴儿栽赃窦娥婆媳,官府对婆媳两人严刑逼供,窦娥为了救婆婆就屈打成招,被判斩刑。窦娥临终前说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他的父亲做了官,见到窦娥冤魂,重新审判,我窦娥昭雪。

历史上,童养媳习俗大体从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后。新婚姻法颁布,国家严厉禁止童养媳习俗,只是在福建地区这种习俗或明或暗还存在,同属闽南文化的台湾地区,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彻底禁止。

童养媳制度与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习俗息息相关的,又有外部的经济因素客观原因,让童养媳制度在中国繁衍了千年历史。

以前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加上孩子的存活率不高,家中需要男劳力做工,很多家庭就会生育很多孩子。像陆奶奶母亲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因为父亲很早病逝,否则的估计还会生好多的,阿必大虽然只有兄妹两个,那也是父母早亡。

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我外婆就生了六个孩子,全是女孩,这是外公外婆一辈子的遗憾。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喊过他们“外公、外婆”,都是“阿爹、好婆”。记得有一次,我去探望外婆,邻居高高兴兴地说:“徐师母,你外孙来看你了!”我外婆马上脸色大变,直接说了一句:“孙子!”可见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多么重。

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我奶奶生了八个孩子,其中六个是男孩,奶奶还因为生的多,被评上光荣妈妈,在单位受到表扬。我总感觉有六个儿子的奶奶和六个女儿的外婆,在底气上不一样的。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境可以,没有娶童养媳或者送人做童养媳。

童养媳习俗因为自己孩子多,家境不好,前面有几个儿子,怕儿子以后娶老婆困难,就会把女儿很小时送给人家或者卖给人家做童养媳,或者从外面要一个女孩回来,以后作儿媳。顾名思义,童养媳就是当孩子养着,成年后准备做儿媳的女孩。到了未来婆家的童养媳,吃住在未来婆家,家里的家务活都是这个小女孩干的。

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你想想,今天十几岁的孩子都在父母面前撒娇呢,那个年代就要她在人家婆家洗衣砍柴做饭干农活,一年到头天天如此,遇到阿必大的雌老虎婆婆童养媳就更惨,遇到窦娥家的蔡婆婆还算幸运,可是窦娥老公很早就过世了十几岁就做寡妇了,也是一个“惨”字。

到了十五六岁,婆家就要让儿子与童养媳“圆房”管她愿不愿意,除非儿子自己不同意,不要她,那么婆婆可以把童养媳转让或者收养成女儿。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儿子不愿意娶他为妻,只是认她为妾,那么这个童养媳一辈子更惨。老公、婆婆、大老婆三座大山压头上,这种日子更是惨上加惨。

从胡奶奶到阿必大再到窦娥:谈谈童养媳的那些事

陆奶奶还是幸运的,虽然12岁到婆家做童养媳,丈夫比他大8岁,到了18岁结婚时新中国已经颁布新婚姻法,她的婚姻受到法律保护,加上婆家和丈夫都是岛上本分人家,应该都是像窦娥家蔡婆婆一样而不是阿必大的雌老虎婆婆,所以日子过得艰辛但也算平和。自己生了六个孩子,四男二女,有了男孩她在家庭和村子里的地位也得到无形巩固。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四十多岁就守寡,自己独立把孩子拉扯大。如今却又是枯木逢春,苦尽甘来,享受着政府和子女的双重保护。

希望胡奶奶健康长寿到百岁。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妇女几乎一边天的时代,了解一下昔日的童养媳制度,也是有着忆苦思甜的意思。

2020年3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