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疫情发生以来,

一批又一批老师被网络直播课逼疯,

一个又一个教学直播软件崩溃。

躺在床上吃着零食看着直播课的你,

是不是觉得很幸福,

终于实现了每天抱着电脑和手机上网的梦想。


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网络便利了我们疫情期间的生活,

但也为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他们绞尽脑汁谋划怎样隐藏在

网络阴暗角落里实施犯罪。


于是假班主任混进了家长群,以教学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出现了。


戳一戳相关链接了解情况:

01 家长群里又来了个“班主任”?当心有诈!

02 @家长们,江苏检察机关防网课诈骗提示

03 【动漫视频】真假班主任


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只有父母的钱袋子要当心吗?

其实,更危险的还在后面......

今天晓苏就跟大家讲一个冒充老师,

利用网络猥亵儿童犯罪的故事。

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案情再现


小云今年13岁,是某初中一年级学生。一天晚上,正在写作业的她收到一条QQ好友的添加提示,昵称是“在校老师”。小云没有多想,也没核实对方的名字、具体单位,就添加了好友。万万没想到,这个隐藏在老师身份背后的,是一只色胆包天的“大灰狼”。


被告人夏某某先是别有目的地询问了小云的家庭住址、在校信息,然后提出来要做个线上测试,对学习成绩有加分,并特别要求这件事不要告诉父母,单独进行。天真的小云听到有加分,就答应了,并且按照对方的要求打开了视频。这位“老师”先是假模假样地询问小云最喜欢、最讨厌哪些课,理由是什么。随后一边进行言语上的安抚,一边提出要进行生理检查,并诱骗小云脱掉上衣……(此处省略一千字)


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接下来,夏某某继续提出新的要求。这时,小云开始觉得不对劲并拒绝了他。此时的夏某某终于撕掉了“老师”的伪装,报出了小云的家庭住址、学校班级,并以散布上身裸照截图威胁小云,要求其继续脱掉衣服,还提出相约见面后可以删照片。


心生恐惧的小云马上打电话给班主任询问情况,随后老师通知了小云的父亲,并报警。夏某某在警方的布控下落入法网。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夏某某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晓苏释法


通常大家认为的猥亵儿童犯罪都是以直接接触身体的方式实施的,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新型的网络猥亵方式已经出现。以诱骗、强迫或者其他方法要求儿童裸露敏感部位供其观看,严重侵害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的行为,也会构成猥亵儿童罪


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规定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与传统的接触型猥亵方式相比,网络猥亵儿童的犯罪手段更为隐蔽,所以,未成年人在上网时要提高自护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遇到所谓的“老师”,也要先核实清楚,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家长注意!比起冒充班主任网上诈骗,这件事更可怕……


最后晓苏带大家学习一下疫情期间安全上网的小妙招。


一是添加好友擦亮眼。网上遇到陌生人添加好友一定擦亮眼睛,问清楚对方的身份,尤其是自称是老师、某某同学家长等等,最好先打电话向认识的人核实。


二是涉及钱款问清楚。遇到微信群、QQ群里有借款、缴费等涉及到钱款的,同样要电话核实,问清楚了再付款。


三是奇怪要求要拒绝。网上聊天,要拒绝别人“奇怪”的要求,特别像案例中出现的,通过视频检查身体、发送自拍照片等等。聊天中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如果遇到化名比较露骨、不健康的人,不要和对方聊天。


四是个人信息莫透露。微信朋友圈设置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尽量不在朋友圈、QQ状态中透露自己的位置、签到、足迹等等;不乱扫二维码、不使用山寨APP或者点击不明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