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本性善,荀子说人本性恶,而这个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点


孟子说人本性善,荀子说人本性恶,而这个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点

被尊称为 “亚圣”的孟子在人性的思想上是主张性善的,认为人性善良犹如水之就下,是自然而然的,而同为儒家思想代表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究竟谁的说法更容易让人接受呢?其实两个人的观点都不太全面,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都具有先天纯真的本性,只是后天的积染才导致了善恶的不同,他们都只继承了这句话的一半内涵。与其执于一端的说人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不如将两者结合起来,人性本就有善有恶,所以产生了汉代思想家杨雄“性善恶混”的观点,此观点算是比较全面的概括了人性的特点。

孟子说人本性善,荀子说人本性恶,而这个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点

为什么孟、荀观点都片面呢?孟子只是从先天本体出发,只看中了人性先天禀赋的特点而忽略了后天的环境培养和修习,他认为食色和仁义都是先天的,只不过仁义是大体,而食色是小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么办?只能找中间的平衡,并且人是倾向于大体即仁义的,所以相信人性善,就像水自然的状态是向下一样。而荀子的观点却忽视了人先天性善的内容,认为人的先天只有食色、喜怒等欲望,至于仁义全部都是后天的习得,因此不存在人性本善的可能。

这两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了他们表面上的理论矛盾,实际上孟子不否认人性有恶的成分,荀子当然也不排斥人性善的结果,同时孟子的“性善论”恰恰给人提供了人性信仰的通道,对于个人而言,有对本善良心的信仰追求,总比什么都没有强。而荀子则强调了人在后天的道德修养和加持方面的重要性,类似于西方的原罪说,因为背负这种不善的劣根性,所以就要通过不断的修持来寻求更高境界。

孟子说人本性善,荀子说人本性恶,而这个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点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两种观点都是比较重要的,孟、荀的观点如果能够结合成一种理论就完美了,古人很有智慧,这个事情早就有人做了,那就是后来汉代的思想家杨雄。

既然孟、荀的观点都不全面,那么杨雄的性善恶混理念全面在什么地方呢?杨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恶相混的,既肯定了善也肯定了恶,人之所以有后天的差异是因为秉持了不同的发端而造成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人性具有善恶两种因素,它们都是与生俱来的,经过后天的熏染和学习,发展善的因素则成为善人,发展恶的因素则成为恶人。所以扬雄强调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认为“学者所以修性也”,“学则正,否则邪”,要求君子“日强其所不足”、“拂其所有余”。

孟子说人本性善,荀子说人本性恶,而这个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点

杨雄的性善恶混学说表面上更加贴近于荀子的性恶论,他们都比较重视后天的修习,而不同的是杨雄并没有全部否定人在先天有善的成分,所以人在后天不论再怎样不学好,也会有善的一面,这种理论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就好比说金无无赤人无完人一样,没有人十全十美,也不会有人十恶不赦,再邪恶的人也必然有纯真善良的一面,他不会永远都保持着邪恶的状态,我们常说虎毒不食子实际上就是在形容这类人。所以执着于一端去看一个人都是不全面的,善恶本是一对互兑的阴阳,而阴阳必然同时存在,并且只有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人性才会是一种合理性存在,而善和恶在其中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