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蘇珊.福沃德,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也是這本書的作者,她出版了幾本有關情感和家庭教育的書,口碑不錯,我們熟悉的有《情感勒索》和《原生家庭》。

近日,我把《原生家庭》看完了,還是哭著看完的,沒有接觸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不敢承認自己是原生家庭走出來的人,內心最後倔強的防線被這本書的內容徹底擊碎了。看完了,我狠狠的哭了一場,就像個孩子,第一次感受到無助。

在這裡,很想說,請不要質疑我是一個愛哭的人,所有被自我懷疑,焦慮,不安全感的所困擾的孩子都應該看一看,當你們看了就會明白一個堅強了20多年的女漢子為什麼會在看完一本書後哭的像個淚人。

在《原生家庭》裡,我看見了自己父母的影子,同時也看見自己的影子,原來這些年我一直小心翼翼守護的親情都是有毒的,這本書就是解藥,雖然還沒有完全為我解毒,但是某些毒素已經被侵蝕了,只是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痊癒。

接下來,我們就要找出自己的家庭屬於什麼有毒的行為模式,看看自己中了什麼毒,然後對毒下藥,從有毒的模式中解脫自己,擁抱明天,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一、尋毒,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有哪些?如何確認自己的家庭行為模式?

成年後的人格缺陷,都來自於童年的創傷。

-----弗洛伊德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不知道這些愛還帶著毒,在《原生家庭》裡,福沃德為大家介紹了幾種有毒的父母: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 第1種 操縱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是因為自身充滿著不安全感和無力感,從而通過道德操縱和金錢操縱兩種形式去控制孩子。他們把自己的操控看出是對孩子的關心,簡言之就是為了你好,這樣的父母培養的孩子,最大問題就是不能獨立,同時對自我的認知會變得模糊,有一種挫敗感。

  • 第2種 酗酒型父母

酗酒家庭長大的孩子,一般來說內心都是孤單的,也練出了比一般孩子極高的容忍度,能夠接受常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同樣酗酒家庭的父母也會對孩子缺乏關愛,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會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和被壓抑的憤怒。

  • 第3種 身體虐待型父母

簡言之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孩子,即“棍棒底下出孝子”,身體虐待型父母對自己的衝動難以控制,把自己的疲憊、壓力、焦慮通過打孩子的形式發洩了出來。時間長了,這些孩子會出現信任感的缺失和安全感的匱乏,最壞的一種就是受虐的孩子最終會變成施虐的父母。

  • 第4種 語言虐待型父母

家長對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作為人的價值進行語言層面的攻擊就是虐待。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時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語言攻擊,時刻向孩子傳遞負面信息,“你真蠢”,“你真沒用”,“你長得真難看”等等。這樣的孩子都是孤立無援的,心裡留下的創傷是時間不能治癒的。

  • 第5種 性虐待型父母

“父母對我做的事情永遠都不可以告訴任何人”

性虐待是這五種裡面最殘酷的,這已經違背了孩子與父母之間最基本的信任,讓弱小的孩子失去了最寶貴的純真。這些家庭通常存在嚴重的感情孤立、隱瞞、貧窮、缺乏尊重等情況,性虐待會伴隨這些孩子長大,不堪的場景會隨刻折磨他們,輕則抑鬱重則自殺。

如果有人直接問你,你的父母有毒嗎?你肯定會直接懟回去,你的父母才有毒呢。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父母有毒,儘管自己生活在父母的掌控下責罵中,也不會去承認自己的父母有毒。

因為,腦海裡永遠只有一個答案:不管父母做什麼怎麼做,都是為了你好。於是,理所當然的就在心裡種下了“感恩”的種子。殊不知,這就是一顆有毒的種子,正在侵蝕你的身體,生根、發芽、生長。

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下成長的孩子,這些父母加之於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一樣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二、解毒:擁抱你的內在小孩,直面現實給自己一個機會認識自己,做自己。

成年後的人格缺陷,都來自於童年的創傷。

-----弗洛伊德

  • 1、錯誤的觀念,痛苦的感受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感受是對外界事物的正常反應,但事實上,所有的感受,甚至那些最強烈的恐懼,快樂或痛苦,都來自我們內心的觀念。

格倫,一家小型製造公司的老闆,把自己的酒鬼父親安排到公司上班,父親酗酒,對顧客無理,還丟了不少的生意,儘管生氣,但是也不能解僱自己的父親,他覺得解僱父親會毀了他,會讓別人覺得他是個不孝子,同時自己也會內疚。如今,他的怯懦和優柔寡斷已經影響到他的私人和工作關係。

孩子不應該開除父母,或者父親是個酒鬼,我應該照顧他,這些深藏在格倫腦子的思想都是錯誤的,因此,他才會內疚才會自責,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我的鄰居,是一個情緒很難控制的人。每次下班看到孩子還在做作業,或者是孩子玩耍髒了衣服,總免不了給孩子一頓打,在他看來,打孩子是立規矩的好方法,而這一方法正是從他爸爸那裡學來的。

他曾對我說起自己當年被打的事兒,臉上還帶著自豪,沒有他爸爸的毒打,說不定沒有現在的他。我聞到了一種戲謔的味道,如果不在意,又何必說出來呢?

要知道:理解你的觀念和感受之間的關係,是停止自我毀滅性行為的重要一步。

  • 2、你不該為誰負責,責任是他們的

“如果不能認清主要的責任方,你就會一輩子把這個重擔揹負在自己的肩膀上。如果你一直因此而責怪自己,你的內心就會永遠充滿恥辱和自我憎惡,你就會不停地懲罰自己。”

萊斯在8歲的時候,由於母親精神問題而要照顧年幼的幾個弟弟,在她看來,母親自身就是個可憐人,自己是老大,主動承擔起家裡的重任是應該的,他也只是想讓母親過的舒適一點。

可是,成年後的萊斯與幾任女友交往都出現了種種問題,最終原因和他從小揹負的責任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他不確定是否要將責任歸於她的父母,可憐的他下不起這個決心。

《少年的你》女主角陳念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一邊讀書還要一邊照顧為了躲債而消失的媽媽,陳念一心只想順利的參加高考。她說:高考完就是大人了,這樣也可以更好的照顧媽媽,早早懂事的她讓人心疼。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你本是一個孩子,卻要承擔起大人的責任。

失職的父母造成的傷害,無關乎他們是否故意,他們需要對自己給孩子造成的結果負責。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想去承認,更不想去面對,內心深處始終有一個聲音在默默的警告自己,他們是父母,他們也不想這樣的,他們也是無奈的。一旦認定父母有罪,自己就是一個不孝子了。

  • 3、直面父母的恐懼,不要停止生活的腳步

“重要的不是他們的反應,而是你的回應。如果面對父母的暴露、譴責、威脅和狡辯時你能堅守立場,那麼你將會體驗到決戰勝利的輝煌。”

《都挺好》劇中的蘇明玉也是一個“有毒家庭”成長的孩子,母親強勢,重男輕女;父親懦弱,一味迴避。成年後的她雖然有受到家庭的影響,但是她沒有停止自己生活的腳步,敢於面對父母的恐懼。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著名演員王鷗曾在《我家那閨女》節目裡透露:自己三歲時父母就離異了,從小就十分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從而導致了自己長大後在面對愛情,面對事業,面對婚姻等事情的時候,都會抱著一種悲觀的心態。她說自己喜歡一個人待著,對不喜歡的事情也提不起興趣。

不過,最近兩年,王鷗在熒幕上的表現,不像是一個原生家庭走出來的明星,散發著光芒的她沒有停止自己的表演,還能在全國的觀眾面前直面小時候家庭的不幸。

正如文中所寫: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因此,我們要學會從原生家庭中走出來,並學會及時止損。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三、希望:脫離苦海放手前行,走向明天走向未來!

  • 1、判斷自己是否中毒?

《原生家庭》裡蘇珊.福沃德列出了正常父母的觀念和有毒父母觀念的對比,

正常父母認為:

孩子有叛逆心理是正常的;

故意傷害孩子是不對的;

孩子畢竟是孩子,應該多鼓勵孩子犯錯。

有毒父母則認為:

無論如何孩子都必須要尊敬父母;

凡事必須按父母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

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待在那兒。

如果三條全中,親愛的,請抱抱自己,你中毒了!

  • 2、解毒,是你走向明天的希望

“認識到自己已經中毒”是解毒的前提,接下來:就是如何為自己解毒了。

首先要釋放內心的悲痛和憤怒,只有將悲痛和憤怒的責任歸於那些應該負責任的人,你的父母之後,你真正的解放才能降臨。

等你真的意識到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影響,與父母直接對峙的時候,事情或許並不會如你所願那麼順利。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艱難的。但是不管發生了請你堅持,不要退縮。

或許你的父母會直接否認你所說的事情,或者說早已忘記,又或者是大發雷霆,又或者破口大罵。如果你不想讓事情往更壞的方向發展,請你忍住心中的憤怒:

《原生家庭》裡提供了幾個釋放憤怒的方法:

1.允許自己憤怒,不要壓抑自己的感受。憤怒,和喜悅、恐懼一樣,無關對錯,只是一種感受。

2.表達出你的憤怒。你必須要發洩出怒火,否則你將無法應對憤怒,比如用力捶打枕頭。

3.增加運動量。增加運動量。將憤怒轉化為運動可以幫助你釋放出內心的緊張情緒。

4.不要讓憤怒加深你心中消極的自我形象。你沒有因生氣而變得卑劣。

5.把憤怒轉化為自我定義的動力源泉。你的憤怒可以幫你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自身,不再去為改變父母而徒勞鬥爭。

有了憤怒,是好事,因為你的憤怒可以幫你認清自己在親子關係中最願意接受什麼,不願意接受什麼,幫助你定義自己的邊界和極限。若你一味的責怪父母,沒有什麼用,現在要做的,就是改變。

記住了:真正的強大不是原諒別人,而是放過自己。

  • 3、希望,總是在做出決定以後看到

“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因為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我跟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結果確實導致我年輕的時候出現很多問題:討厭別人干預自己,愛較勁。”


《原生家庭》:成年人的不幸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受傷的後遺症?

高曉松


這是高曉松在《奇葩大會》的原話,原來光芒四射的高曉松也是原生家庭出來的,面對原生家庭的不滿,高曉松用了20多年才走了出來。

是停在受傷的地方把自己站成一座祭碑,還是一笑而過輕鬆前行,一切取決於自己的選擇。雖然高曉松走出來的時間是長了點,但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只要你正確面對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危害,總有一天你是可以走出來的,做最美的自己。

親愛的,生活是自己的,我們不可能永遠被困在家庭的牢籠中。一個人成年以後就應該具有一定的擔當,想想我們如何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收穫幸福和做出改變,要知道這比一直糾纏在黑暗的過去更為重要。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只要你願意改變,總會剝離錯誤的生活方式,尋找到內心的自由和美好的未來。


後續:

《原生家庭》是一部振聾發聵的家庭心理療傷經典之作。裡面有45個左右經典案例,都是蘇珊?福沃德博士工作中接觸到的真實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傷害子女,並特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的。

這部作品的目的不是控訴有毒的父母,而在於傳授具體的對策,使那些受過或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人們獲得勇氣和力量,從父母的負面關係模式中解脫,從而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文 — — 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