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防疫发明的口罩,110年后还在保护着中国人


2020年的新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中国,目前全国确诊病例8万余例,企业停工、商场关门、社区封闭,普通百姓在这场疫病中能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不聚集和“戴好口罩”。

说起口罩,尤其是防疫作用的口罩,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伍连德。

他为防疫发明的口罩,110年后还在保护着中国人

1910年10月,中国的东北暴发了一场20世纪最严重的鼠疫,四个月内,疫情就波及五省六市,吉林、黑龙江两省死亡达39679人,占当时两省人口的1.7%,哈尔滨、长春、呼兰等市因病死亡人数5000人以上,全国死亡人数达60000多人。

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专业的防疫机构,而东北又局势复杂,沙俄和日本都企图以保护侨民为由,打着防疫工作的幌子向中国派兵,可以说此时的防疫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防疫,更事关中国主权。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经外务部施肇基的推荐,清政府选择派31岁的伍连德作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剑桥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伍连德就这样被派往东北调查并防治疫情。由于鼠疫是由鼠类传染给人的,所以伍连德先是组织民众开始大量捕杀老鼠,但捕杀一段时间之后,疫情的扩张并没有得到缓解,也就是说,大量捕杀老鼠这一方法并不能阻止疫情的蔓延。1911年1月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哈尔滨一天的死亡人数就接近200,而就在这时,伍连德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在此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人体的解剖,也是第一例有记载的病理解剖。在对患者尸体进行解剖后他发现,在东北流行的鼠疫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腺鼠疫的新型鼠疫。

传统的腺鼠疫就是由老鼠和啮齿类动物直接传染给人,不存在人与人之间大的传染;而这次的新型鼠疫是由人的呼吸系统传染给其他人,所以伍连德将这种新型鼠疫命名为“肺鼠疫”,这也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对鼠疫进行分类。

这种鼠疫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这也是为什么这次鼠疫本在黑龙江肆虐,却在短短几个月内感染五个省,就是由于当时的政府没有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导致病菌沿着东清铁路与南满铁路一路南下,这才导致疫情四处蔓延。面对这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且当时根本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新型的鼠疫,伍连德认为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

为此他制订了包括隔离疫区、控制交通、消毒、入户登记、病人集中收治、尸体火化、人人戴口罩、加强铁路检疫等几项防疫措施。然而,戴口罩这一条却在当时遭到他国医生的反对,他们根据日本细菌学鼻祖北里柴三郎提出的“鼠疫只有鼠类传染人,并没有人传人”的理论,认为并没有佩戴口罩的必要。

当时在哈尔滨的法国医学家天津陆军军医学堂的校长梅斯耐,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他坚决不戴口罩,结果一天就被感染上肺鼠疫,于6天之后不治身亡。

他为防疫发明的口罩,110年后还在保护着中国人

这下大家更确定了口罩的重要性,但由于当时的口罩是由多层纱布组成,所以戴上口罩后呼吸起来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伍连德对旧式口罩进行了改良,发明了由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组成的“伍氏口罩”,并开设一家口罩厂,免费给民众发放口罩,这项举措大大降低了鼠疫的感染率。因为“伍氏口罩”保护程度高,制作成本低,也成为了现代口罩的一个蓝本。

在伍连德的综合治理下,哈尔滨鼠疫疫情4个多月就被扑灭了,这场鼠疫防疫战,堪称中国现代医学意义上的防疫第一战,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防疫史上的多项奇迹。

1、尸体火化。在十分讲究“入土为安”的中国,火化和刨人祖坟没什么区别,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载沣对此事的处理表现了罕见的开明和办事效率:为了控制瘟疫,烧!

1911年1月30日,伍连德指挥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为消灭传染病而进行的大规模集体火葬。

2、戴口罩。疫区全民戴口罩是之前没有过的举措,事实证明,戴口罩不仅能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也能在根本上控制由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的疫病。

1991年4月,清政府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研究。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也成为了中国卫生防疫事业一个新的起点。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通过计划免疫的方式,我们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有效控制了鼠疫、霍乱、乙肝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

目前,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国内也已经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其实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毕竟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口罩、防护服、食品、药物等物资有啥往疫区捐啥不说,各省市的医务人员也一批一批的前往武汉增援,在决战阶段,全国采取的一省包湖北一市的形式是翻遍世界防疫史都找不到的办法。

没有哪个国家能让大批的建筑工人自愿大过年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前往疫区,36小时建成5G基站、一天铺设20公里电缆、三天建好第一间样板房,不眠不休的赶工10天,建出一座34000平方米,各种设备一应俱全的火神山医院。

没有哪个国家能一声令下军队就冲上防疫第一线,2003年的非典,人民军队出动1000名医务人员,接管了北京小汤山医院。同样在17年后的今天,人民军队出动1400余名医务人员,接管了武汉火神山医院,他们抗击过非典、抵御过埃博拉,现在来保护武汉。

这些手段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出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的。我们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所奠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有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孕育的“中国精神”作支撑;有10天建好一座三万多平方的医院的“中国速度”作后盾;更有不计其数不畏牺牲的医护人员在一线与病毒顽强的作斗争。

比起隔壁邻国一天才检测100多例,我为这个全天24小时不计成本、不分昼夜的进行核酸检测的祖国骄傲;比起高喊“我们不戴口罩!我们要自由!”的意大利人民、不听劝告“抱着必死的决心”聚集在韩国街头的教众,我为我们这些听防疫专家的话,乖乖宅在家1个多月不出门的中国人而自豪。

虽然近年来相继出现了的艾滋、SARS、新冠肺炎等我们尚不能治愈的传染病,但我们有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与医护人员,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

让我们向防控新冠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致敬!向伟大的祖国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