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所說的十萬兵馬,是兵+馬=10萬,還是兵就有10萬?

史文恭


古代人打仗都喜歡忽悠人 ,五萬都敢說十萬, 什麼十萬兵馬 ,只是說明人多 嚇唬敵人的 ,所以他們的兵馬 ,可能是指士兵有那麼多, 也有可能是士兵加馬匹有這麼多, 還有可能就是嚇唬人的連兵帶馬都不夠十萬。




中國古代,動輒就是幾十萬大軍。記得史書記載,白起坑殺趙國軍隊有20萬多人;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打敗了秦軍的30萬人;劉邦聚集諸侯各國軍隊80萬人,被項羽10萬人馬打敗;赤壁之戰,曹操也號稱自己是百萬大軍。 中國當時軍隊真的有這麼多人嗎?

在早期,中國人口可能只有幾百萬,怎麼拿出這麼多人來當兵,難道全民皆兵。其實有好多百萬大軍 ,幾十萬大軍都是有水分的。比如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並不是純粹的作戰部隊。要知道在古代可怕的後勤保障體系下,光補給線上的糧食損耗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所以,這十萬大軍,是否是作戰大軍和後勤人員的總和?古代軍隊常有三種人:戰兵,輔兵,民壯。然而出於不同目的,統帥常常將將不作戰的輔兵和民壯都算在裡面。

即便真有幾十萬作戰部隊,在通信情況極差的古代,將這幾十萬軍隊統一調度,排兵佈陣,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另外,史書是人寫的,人寫的就有可能是假的。就像唐朝,唐朝同越南作戰,聲稱兵力達80萬,越南直接說自己兵力有500萬事實上,雙方兵力加到一起都不到30萬。

而且,古代是怎麼算人數的,這麼多人要完全統計出來是非常困難的。可能古人的計數方法都是乘以10吧。古代軍隊幾十萬打仗應該是有的,但並不是很多,大多數情況下,也就幾萬軍隊。


睿讀西遊


古人一說“十萬兵馬”指的就是派出去十萬人的部隊。所以,不是“兵+馬=10萬”,而是派出去的作戰部隊有10萬人。

當然,這10萬作戰部隊裡面,不全部都是打仗的。一般還有三分之一負責後勤輜重任務。

在《夢溪筆談》中,沈括曾分析:十萬人的部隊,可分為七萬作戰士兵,三萬後勤士兵。

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按照《通典》記載,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中,有六千是輜重兵,也是佔了三成。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八》:"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而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馬步通計,總當萬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千人守輜重。"

而且,必須注意的是,這三成後勤士兵只負責後勤警衛工作,不負責運輸糧草的苦力活。也就是說,還要有“民夫”負責幹苦力活。如果是勞師遠征的話。“民夫”和“軍隊”的這個比例一般是3比1。也就是說,出兵10萬人(7萬作戰,3萬後勤自重),要有30萬民夫做後勤運輸。

漢武帝讓衛青、霍去病率領十萬兵馬遠征匈奴的時候,以14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包括民夫)作為後勤補給兵團。因為是去西北遠征,輜重兵和民夫所佔的比例更高。

這個比例到近代,也適用。例如,解放戰爭中的渡江作戰。解放軍出動作戰部隊100萬人,同時,還動員了332萬民工負責運糧、修路。這個比例略高於3比1!

那麼古代“10萬兵馬”中,有多少“馬”呢?

我國古代騎兵一支緊缺,以唐朝為例。其巔峰時期,騎兵在軍隊中的比例也不超過四分之一。一般情況下,一支十萬人的部隊,能夠有兩萬騎兵就算是了不得了。而這兩萬騎兵,每人至少需要兩匹馬,才夠用。每人三匹就屬於高配了。也就是說,“十萬兵馬”可以有10萬人(30萬民夫)+4到6萬匹馬。

當然,宋元時期的蒙古騎兵都是高配,一人三匹馬。如果是蒙古的“十萬兵馬”,那就是10萬人+30萬馬!

總之,如果是農耕政權出兵,馬匹的數量不會太高。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所謂“十萬兵馬”的說法大部分出現在小說和影視劇中,在專業史學著作中基本不會這樣寫。

這種十萬兵馬的說法,在港劇中以及現在的網絡小說中積極常見。這種說法最大的特點就是聽起來很帥,讀起來很酷,甚至讓人覺得有點熱血沸騰。

但是這種說法實際上非常業餘,首先咱來看看“史記”中對戰爭用兵數量的描寫。

於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

這段講的是秦始皇問李信:“我想滅掉楚國,需要多少人。”李信說:“最多二十萬就夠了。”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說至少六十萬。”秦始皇就認為王翦年老害怕了,就派李信和蒙恬帶著二十萬人去攻打楚國。

在這裡不管是二十萬,還是六十萬,都只是一個調用人力的總數,到底是多少步兵,多少騎兵多少弓弩手以及多少輜重兵都沒有涉及,沒出現什麼兵馬多少人的說法。

在清朝建立過程中薩爾滸之戰是非常重要的一戰,對於這一戰記述頗多,小編下面節選兩條:

蔡東藩:“不才何事令專征,二十萬軍一旦傾。從此遼東無靜日,庸臣誤國罪非輕。”
乾隆帝:“......用能破明二十萬之眾。每觀實錄。未嘗不流涕動心。思我祖之勤勞......”。

都是對薩爾滸之戰明軍人數的描述,都是說二十萬,也沒有兵馬二十萬的說法。

所以在史書記載中,如果要說虛數,大約會說“有軍XX萬”,“人XX萬眾”,如果更詳細點,則會說明發兵軍XX萬,發騎兵XX萬,一般不會有兵馬XX萬的說法。


醉美木瀆


兵和馬合計十萬

兵馬即兵力,所謂兵力就是兵和力的集合,古代計算兵力,自然要把兵和力都加上,這個兵指兵丁,而力的來源就很多了,有馬、有牛、有車……

凡是兵以外的加成,都算為力

比如當年齊國田單破燕國騎劫時,用火牛一千餘頭為開路先鋒,5000兵押後衝殺,最終在即墨大破燕國

在這場戰役裡,田單兵力就是1000+5000=6000,合計兵牛六千多

至於馬匹戰車,估計是田單被圍困久了,前番數次對決導致馬匹戰車損失殆盡,最終決戰時,也就沒把馬匹這些力量算到整體兵力裡面去

再比如,漢初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圍困白登山,史書記載冒頓方精騎40萬。這四十萬其實就是兵馬合計,當年北方遊牧,就那時候的地理環境,地廣人稀,哪裡能有兵40萬?但牧民加上他們放牧的馬群,就沒有問題了,對吧

這一點《史記》記載的很清晰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

可能有人認為“精兵四十萬騎”中的騎,是指精兵數量,不算上馬匹

但古代騎兵,可不是一人一馬就是騎兵,又要趕路又要打仗還要揹負騎兵糧草輜重,對於騎兵來說,一匹馬哪能夠?成型騎兵部隊,即便是宋朝缺馬年代,也至少是一人雙騎。冒頓匈奴靠遊牧發家,馬自然不缺,他們的騎兵至少一人三騎或者四騎以上

所以,“精兵四十萬騎”,實質是指“四十萬兵馬”,也就是兵和馬一共四十萬。這也就有了史書記載的紅黑白青四色馬分類圍困白登山的事

綜上,題主問的十萬兵馬,是兵+馬=10萬


靈石蘊珠寶


如果沒有誇張的說,有十萬兵馬就不錯了,哪裡有那麼多的馬,十萬只馬的話,得怎麼餵養才呢?而且又是在古代那麼落後的地方。

古代都炸稱的,動不動就是說有百萬兵馬,其實都是扯蛋的。在古代能夠出動十萬兵馬就已經很厲害了,因為耗糧食、耗錢財、更加的耗人耗力。

在古代人數整個國家來說就可能才十幾二十萬人,因為古代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所以人員比較少。出動十萬兵馬,包括農民以及是年輕人都得全部徵用。

所以古代素有屯兵制度,如果不打戰爭了,很多人都得回去耕田種地。因為在古代糧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戰事了,就開始招兵買馬了,這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不過了。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減輕朝廷的負擔,但是,由農民組成的軍隊,他們的戰鬥力肯定沒有那麼強。訓練和作戰肯定是沒有正規軍隊那麼強,因為正規軍隊在古代什麼也不操心,守住城牆和城門就可以了。



海哥趣說歷史故事


沒有那回事,如果真是十萬人的會戰,那麼基本就是外圍交兵的那層在打,又或是敵人突進己方兵陣才有可能與內部的士兵交戰。古代打戰其實勝負就在幾萬人之間,一旦幾萬士兵潰敗、後逃會帶動後方士兵一起潰散,而如果此時主帥命令突擊,那麼就會出現自己人相互踐踏,等於自毀滅亡。因此,並沒有小說中的動輒死傷幾十萬,那是不可能的,真正殺死大規模敵兵的,只有事後處置。例如:秦白起坑殺40萬降卒、項羽坑殺20萬秦兵。這些都是戰勝後處置敵兵造成的大規模殺敵。在古代戰場上,一次十萬人(雙方總和)以下的會戰,死個幾千人就差不多可以決出勝負了。以少勝多往往是利用敵軍自己人自相殘殺或是追趕戰術來獲得勝利的,否則就算幾十萬人站著不動讓你砍,那也要砍個幾天吧,更何況他們還會反抗。而古時行軍安營,幾十萬人的軍隊往往都是覆蓋幾十裡,這還是抱團的,那麼如果幾十萬人混淆在一起,那麼誰是誰根本無法辨認,出現誤傷的可能太高了。而一字排開,那麼戰場就延伸百里之長了,主帥怎麼指揮調度?各自為戰只會讓人各個擊破。所以,在視野之內是必須的,那麼士兵肯定無法完全展開。所以古代打戰,個人認為應該是交替式的拼消耗、士氣、毅力的戰爭。就是前赴後繼,直到一方完全覆滅或是潰逃。也許有些士兵根本沒有與敵人交手就勝利了,也許直接被潰兵裹挾逃跑了






軍少影視


古代的“十萬兵馬”往往是個虛詞。理論上是指含騎兵在內的10萬作戰部隊。但是真的要達到作戰部隊10萬人數的規模,實際上總人數要達到20萬加,甚至還不止。


古代中原王朝的作戰部隊,簡單來講至少得分為輕、重步兵;輕、重騎兵;輜重器械部隊等等。這些就需要除了大量的士兵外,還需要大量的輔兵以及民夫。

從項羽開始,騎兵部隊一個騎兵的標配就是2匹戰馬;輕騎兵至少2匹,重騎兵至少3匹。不然項羽3萬兵馬星夜解彭城之圍,可以大破劉邦60萬諸侯聯軍?


不過很多人說劉邦60萬大軍是虛數。這還真倒未必。歷史上有一種部隊,人數總是能滾雪球動不動滾到幾十上百萬,那就是“流民軍隊”。論戰鬥力,一觸即潰。但是由於拖家帶口,老幼不分,所以規模那是真嚇人。

三國的時候,曹操就收留了百萬黃巾軍青州流民,給他們土地、種子。從中挑選了7萬人馬組建了赫赫有名的“青州軍”,那戰鬥力“槓槓”的,走哪都像螃蟹。曹操死後,青州軍要回家,曹丕都不敢攔。


說回騎兵,騎兵除了可以實現閃電戰外,最大的優勢就是後勤費人力少。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鐵騎標配是一個騎兵4匹馬,3匹戰馬,1匹駝馬。實現了後勤分解至個人解決。

即便到了明末,八旗騎兵、關寧鐵騎,也都是標配一人三馬。

但是馬匹可是重要戰略物資,看似後勤不費人力了,卻超級費錢。所以即便到了17世紀,頂尖的騎兵部隊規模一直都上不去。

八旗騎兵實際上一直保持在6萬以內,一次可以集中起來的不會超過2萬;而關寧鐵騎更是從來沒超過5000人數。其實即便曾經征服過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總數也就在10萬。

無論是演義小說裡,還是真實案例裡,冷兵器時代,那些號稱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最終的經典案例都是“以少勝多”。

這原因就在於無論是真的還是吹牛的,真正能夠組織起來的有效戰鬥力的極限值就那麼幾萬人。對方人越多,劣勢越明顯。只要集中精銳,破其一點,或燒掉糧草,引起對方潰亂,你就贏了。


無論是北宋“五路伐夏”,還是明軍“四路討伐後金”,都是幾路合圍,最後對方都是“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都被分而擊之。

為什麼中原王朝一而再地犯這種分兵的錯誤。罵他們不會打仗是錯的,說白了還不是因為給養的問題。分兵可以減輕後勤給養的壓力,由各地分別解決。

所以打仗最終打的是後勤,打的是國力。十萬兵馬的本質和春秋時的“千乘之國”是一個意思。


炒米視角


明朝時期,安南國(如今越南國)出現了動亂,永樂帝為了平息動亂,派遣了一支大軍前往安南平叛,安南反軍聽聞消息後表示完全不慌,因為他們有整整十萬兵馬嚴陣以待,只要明軍敢來他們就敢埋!

  聽起來是不是很狂?

  但實際上,安南到底有沒有十萬兵馬呢?當然沒有。

  不過,安南反軍與明軍是敵對關係,明軍又不知道安南反軍說的是真是假,在沒有確切情報的情況下,明軍統帥張輔將安南反軍所說的十萬兵馬當成了真事。

  但張輔也是狠角色,畢竟他父親可是張玉,靖難之變第一功臣。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這個說法在張輔身上得到了絕好的體現。

  張輔雖然不知道安南那邊到底有多少人馬,但這並不妨礙他睜眼說瞎話,既然安南那邊說自己有十萬大軍,那他自然也可以說自己有二十萬大軍。

  於是,張輔便讓邊境各州縣放出話去,說明軍共有二十萬大軍即將抵達邊境,屆時將夷平安南,平定叛亂。

  安南反軍聽聞這話,沒過多久便又宣稱自己有三十萬大軍,完全不虛明軍,如果明軍想死磕,那不妨試試!

  張輔到底是狠人,他見安南反軍宣稱自己有三十萬大軍,索性一閉眼,說出了一句令無數後人驚愕的瞎話:“我明軍有五十萬大軍!”

  沒錯,張輔僅有數萬兵馬,但他卻說,自己有五十萬大軍。

  五十萬大軍什麼概念?要知道當年永樂帝起兵靖難也就只有兩萬兵馬,如果當時永樂帝有五十萬大軍,靖難可用不了那麼久,最多兩個月就可以成功入南京了。

  所以,後世人看到這一段歷史記載的時候,無不驚愕。

  張輔這麼一代名將,竟然也會說這樣的瞎話?

  不過安南反軍更強勢,既然大家都開始吹牛了,那就沒什麼顧及了,安南反軍表示自己有七十萬大軍,明軍有膽就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張輔也不再收斂,既然安南反軍都敢這麼說,張輔也不客氣,直接說自己這裡有八十萬大軍,隨時可以蕩平安南。

  當然,雙方相不相信對方所說的兵馬數量是一回事,雙方各自吹牛助威又是另一回事了。

  事情發展到最後,安南反軍表示自己有七百萬大軍,你們明軍愛信不信,不信拉倒!

  不過那個時候張輔已經領兵到了安南邊境,帳下探子也已經摸清了安南反軍的情況,於是張輔決定不再繼續吹牛,直接殲滅這些反軍。

  最終,安南之戰事畢,安南反軍被蕩平。

  有明一代,如果說哪一場戰役最令人熱血沸騰,那肯定沒個定論,但如果說哪一場戰役最令人感到搞笑,那肯定是安南之戰。

  這一場各自吹牛的戰爭甚至還被史官們記錄在案,並且載入了史冊,明史列傳四十二開篇便是這一場戰役的所有經過。

  好了,話說回來,大家對古代的戰忽局,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友好討論,感謝你的閱讀。


烏拉雜談


古代作戰分為步兵和騎兵,合稱為“兵馬”。所謂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其實就是指統領步兵和騎兵的大元帥。比如出征10萬兵馬,其實就是兵+馬=10萬,而非士兵10萬。此外,這10萬兵馬當中還可能有幾萬人的後勤,比如軍醫、馬伕、伙伕、警戒等非作戰人員。

元代有一部小說《秦並六國平話》中有一段話,是李斯向秦始皇說的:“陛下,今有荊楚襄王為招討,合諸國兵馬約二十餘萬,猛將數十員,兵臨城下,將至濠前。”文中的兵馬約二十餘萬,其實指的是士兵和騎兵還有後勤等人員加起來大約二十餘萬人,而非士兵二十萬。

比如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額趙國降卒大約40萬,這40萬應該是士兵和後勤人員,因為馬匹沒有威脅,所以不會統計在內。當然,長平之戰秦國坑殺的數量估計沒有那麼多,畢竟起到一個威懾作用。古代出徵往往虛報人員數量,以一當十,以壯大聲勢,所以40萬人並非是真實的數字。

我們再來舉例,比如明朝末期的松錦之戰,明朝出動了13萬兵馬與清軍在錦州大戰。這13萬兵馬當中,有可能只有兩萬騎兵或者一萬騎兵,甚至五千騎兵都有可能。根據《清太宗實錄》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53783人,獲馬7444匹,甲冑9346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從松錦之戰的結果來看,騎兵的數量往往要少於步兵。畢竟戰馬在古代還是很寶貴的,這個就好比開坦克作戰,可以快速推進到敵營,打個敵人措手不及。如果,全部是戰馬糧草根本供應不上。所以,10萬兵馬當中騎兵其實並不多。

這裡還要強調一點,古人出征為了壯大聲勢,把戰馬和馬匹分開,並把後勤人員也算進去的。比如西周的軍制,一乘戰車由4匹馬構成,車上配備士兵3人,協同作戰的士兵為72人,合計作戰人員為75人。此外,還有一乘牛車,配備25名後勤人員,合計100人。25名後勤人員當中有餵馬、煮飯、警戒的非作戰人員,這些人不屬於作戰編制。但是,在出徵的時候,為了壯大聲勢,往往把後勤人員也算進去的。

比如某軍隊戰馬5萬匹,士兵10萬,後勤可能就幾萬人,對外出徵的時候可能號稱20萬兵馬也不是不可能。總之,古代出徵不會將實際的兵馬數量透露給敵人,往往會高出數倍數十倍的兵力,以威懾敵人。如果出征時拋出10萬兵馬,那麼軍隊的數量肯定是沒有十萬很可能要打個折,五六萬是有可能的。


謀士說


首先,我們從字面分析一下“十萬兵馬”這個詞。

“十萬”屬於數詞,“兵馬”屬於名詞。

當數詞+名詞,中間沒有量詞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判斷出,十萬兵馬的意思是指自己軍隊兵強馬壯。

而並沒有特意指究竟是兵+馬=10萬,還是兵=10萬,就像百萬雄師的意思是一樣的。

然後,我們從歷史角度分析一下“十萬兵馬”。

許多史籍常常這樣記載,XXX領兵出征,號稱十萬兵馬。

何為號稱?就是自己對外宣稱,我說我帶了十萬大軍,要不你把全殺了數數?

白起請退出群聊。

那麼十萬兵馬究竟是兵+馬=10萬,還是兵=10萬呢?

這裡可以這樣理解,我要讓敵人認為我,兵=10萬;而實際上,我的兵+我的馬≤十萬兵馬。

最後,即便是兵+馬≤十萬兵馬,這也沒有什麼可笑的。

因為戰馬同樣是一名戰士,它們同樣為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把它們稱之為“戰士”,一點也不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