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立苹君



老章138841658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很多方面。

1.从汉代以来一直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它的中心理念主要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封建社会时期,对政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提倡伦理政治思想,忠于国家,给社会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2.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极其深远,孔子打破了统治阶级的垄断教育,使传统文化教育波及到整个民族。从此儒家思想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便儒家学说成为国之信仰,中国进入儒家社会。之后几千年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主导,影响直到现在也是非常巨大的。

3.儒家文化也有对社会生产和人民消极的一面。它不重视农业、科学、先进生产技术知识的传授学习。还有三纲五常,精神专制,对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严重制约,造成愚忠愚孝,思想大统一,压制了人的创造性和对正确方向的灵活性。从而也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锦绣未央61


首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它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

其次,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 (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提倡“以农为本”。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再次,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


A杨老五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中庸”,两千多年来,无论“仁义礼智信”,还是“温良恭俭让”等思想,始终涵盖统领于中庸思想的规范之下。

实践证明,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不管是在刀光剑影的混乱时代,还是在和平昌盛时期,成功者始终是受其支配的,并能传承至今、扩展世界,说明它是一种颇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文化,更是一种引领思想能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良好文化。历史的车轮虽然碾碎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儒家思想和中庸之道依然闪耀着他的煜煜光芒,人们在曾经某个时代的盲目批判和否定之后,又重新审视它的可贵和魅力。日本、韩国的强盛不是在印证这些吗?中国现在的重新崛起和富有魅力的大国风范不是也在展示着儒家文化和中庸之道的巨大力量吗?

研读过儒家文化的都知道,不论是孔子的以“仁爱”治天下,还是孟子的“兼爱”、“非攻”,强调的都是平和思想和文化,以及孟子提出的“人有辞让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明辨是非的能力)、羞恶之心”也在说明一种道德层面很高境界的文化。

正是这种文化理念和中庸之道,使得中华民族的文明在历经磨难中能够绵延不绝,虽然曾经一度饱受外族欺凌,但在1840年以前,虽然不同皇权统治下的好坏结果不同,但中华民族始终在世界上有着大国风范和自己的文化标志和特征(如,现在社会,同样是亚洲人,但通过言谈举止就可以立即分清日本人、韩国人,因为他们有着特有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而中国人则没有固定的可以区分的特有模式。此前则不同,我们有着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标准以及文明精神,而这恰恰就是孔孟学说的中庸之道,被我们遗弃批驳之后荡然无存,而使一些人的自律、仁爱、善良、宽容、厚德、良知等修养素质不知所踪,相反,儒家文化却被日本、韩国视为至宝后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素质较高的民族,其实他们之所以如此,骨子里渗透的就是我们的儒家文化)。

举个例子: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就很坚决,对于不诚信的人会遭到毁灭性的口诛笔伐,使人们很在意大众的评价,从而自觉地“三省吾身”,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而现在,一些人任性偏激,以自我为中心,善良诚信等道德素养丧失不少)。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没有丧失语言和部分风俗习惯传统的国家,所以能坚强生存下来。但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人们感觉不信任、不安全?原因就在于我们缺失了儒家文化和中庸之道,很多人缺失是非观念、仁爱之心、克己之能,缺乏了统一的道德衡量标准和良知(如:疫情期间,很多人不顾《人民日报》等党媒多次正向引导,残忍血腥遗弃、虐杀无辜流浪狗,偏激残忍画面让人恐慌,竟还有一些人围观叫好——人之祸,却对无辜动物毫无悲悯之心),这也就是近几年很多人呼吁重振传统文化的原因(幸好国家最近发布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

现代社会,即便法律很完善,但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和诉求,只能是扬汤止沸,不能釜底抽薪。要想彻底改变,必须要有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良性行为方可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去影响人们的心智和言行。正如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那什么决定态度?这就是人的精神和信仰追求,信仰追求又是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不同效果。所以,制度法律是人们应该遵守的社会规则,而激发人们向善或向恶的言行举止就要靠文化,就要靠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才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整体素。

那么,儒家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它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儒家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数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二战后的日本、韩国,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儒家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很高。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儒家传统文化。

说明什么?

儒家传统文化和中庸之道也是现代社会的济世良方。

儒家文化是以仁治天下,强调的就是“仁者爱人”博爱思想和尊重生命的和谐思想,但“杀身成仁”的毅然决然体现的却是大度中的坚韧和刚强的民族气节(历览古今,多少民族英雄在危难之时无不如此)。

而恰恰是儒家文化遵循了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的心理调整历程,所以才能历久而弥新。

儒家文化也恰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纵观5000年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文化显然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良好印证和实践,汉民族从未侵略过任何国家,而且能一再容忍感化凶残民族的恶行,并始终以仁爱之心、平和之态帮助着世界苦难的国家或人民,显现着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大国风范。

正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儒家文化教化万民是在用许多人们乐意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人们在任何艰难中始终坚持精神信仰,使人们在哪怕一个人独处时也都能以慎独的道德修养表里如一;使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能够设身处地地以别人为中心,与人为善、舍己从人、谦虚谨慎、厚德载物并恰到好处,并在大是大非前绝对坚持正道原则,不走中间路线,而且并不像现在人们认识的拘泥、死板。

儒家文化讲的是修身齐家平天下,重的是自律厚德、善良仁爱。道德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

儒家之道也是这样,并且时刻闪烁着良好道德文化的真善美境界。

愿我们都能做顺道有德、仁爱自律、善良平和之人,弘扬儒家文化精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社会精神文明道德标准,提升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进拼搏。





地势坤9


  • 唐诗的,一定知道李白,知道李白就一定知道《静夜思》;
  • 宋词的,一定知道苏东坡,知道苏东坡就一定知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而只要读过书
    的,就一定请知道孔子,知道孔子就一定知道儒家文化。

在中国,儒家文化已经深入骨髓

儒家文化在我们国家就是这样强大,你只要降生在华夏大地,儒家文化就会如春风般扑面而来,让您沉醉其中,受其感染。

就是解放初期那批没有受过教育的老人,可能不知道孔子,也可能不知道儒家文化,但是,他也一定知道“

做人要厚道”“做人要讲信用”这些话,而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内容。

所以,在我们中国,儒家文化是深入骨髓的东西,是我们的思想文化基因,可能有人不知道它是什么,但一定在这样做。这大抵就是文化影响力的恐怖之处。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儒家文化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发挥作用,把国家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它的影响范畴。

在治国的方略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用道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这个思想在后世的儒家学派思想家的完善下,伴随了封建制度始终。

儒家思想文化是生命力就在于它自己的不断发展完善上。

春秋时期孔子被称为“至圣”,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来“仁”“礼”思想。

战国时期的孟子,称为“亚圣”,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扩大了“仁”的范围,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最早完善了中国的民本思想。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实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文化除了“仁”“义”外,还多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内容,把中国封建帝王提高到了“天子”的高度。

北宋时候,二程和朱熹等人在吸收了佛、道、法家思想后,进一步完善儒家文化,把儒家思想发展到成“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儒家文化就有了哲学体系,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更是巨大无比。

南宋时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增加了“

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内容。

至此,儒家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儒家思想文化发展到鼎峰,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对整个中国社会特别是政治制度和治国理念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和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是相当明显的,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印记。

中国人比较“仁慈”。仁者爱人,人性本善,老祖宗教我们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到路边的穷人或者乞丐,我们会施舍他一碗饭、一元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中国人懂得“慎独”,强调自己的人格修养。这些内化于心的儒家文化,就在体现在我们无意识的行动中。

中国人很讲义气。"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也是我们骨子里的文化。中国的狭义精神,表现出来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

中国人一直以来是比较讲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等故事广为流传,只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优良传统有些淡化和变味了。

当然,还有很多,归纳起来就是“儒家八德”:孝、悌、 忠、信、礼、义、廉、耻。

儒家文化的魅力与日俱增,发挥着世界影响力

现在,儒家文化不只是在中国产生影响,还影响到了全世界。

第一届诺贝尔奖得主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0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比利时人胡司德博士曾经说,孔子,影响了我的一生。

这就是儒家文化的魅力。是一种熏陶,一种感染,一种潜移默化,一种势不可挡。


武哥说文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它的产生至今几乎系统地影响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首先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

解释: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这是最早中华文化解读人类文明密砄!也是先古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启蒙思想。

二,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大集成者,他继承尧舜,周礼文代,墨家,法家,纵横等百家齐鸣是在孔子的思想上发展的。思想丶文化体系。

1,教育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志于道,据于道,依于仁,游于艺“!他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依托于礼、乐,射,御,数,术的教育,实现仁,礼,智,信。孟子在他基础上完善了义!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诗为起点等,思想,语言,

2,治国上 他的格物丶致知、正心丶诚意丶修身,齐家丶治国丶平天下,孟子发展为两个大方面,内圣(格局十致知十正心十诚意)外王(修身十齐家十治国十平天下丿。

3,修身上,温良恭俭让为品质,格物为核心,吾日三省吾身为监督。

4,军事,孙子兵法,孙武兵法。

5,外交: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6,最早慈善思想:子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7,文化上,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四库全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唐宋八大家!

8,蒙学上:千字文,三字经,等。

9,禅意:朝闻道,夕死可亦,吾道以一贯之!

中庸之道为核心的,合和文化就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家当时是借鉴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孔子有,述尔不做,信尔好古的思想!孝道文化是抓手,孝为德之本也!

,儒家各代的发展

1,董仲舒,罢除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治国理政,形成文景之治,汉武帝把儒家思想在治国理政上推到了高潮。

北宋,南宋,有北宋五子,周敦颐理学开山其中张载关学开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未来开太平!

朱熹,等发展和偏离了,孔孟正宗思想!影响了以后的科举八股文!也为五四运动批孔留下了依据!

王阳明,心学,拔乱归正,重编大学,演绎)心学,影响了中国,日本,东南亚等文化发展。

四, 另附:至圣先师:孔子

儒林亚圣:孟子

周末大儒:荀子

公羊大师:董仲舒

古学鼻祖:刘歆

蜀中大儒:扬雄

博学奇儒:王充

经学大师:郑玄

一代经师:王肃

少年奇才:王弼

盛世鸿儒:孔颖达

盛唐三贤:啖助·赵匡·陆淳

卫道巨擘:韩愈

理学先驱:李翱

大唐文儒:柳宗元

安乐先生:邵雍

理学鼻祖:周敦颐

史林宗匠:司马光

关学开山:张载

宋学泰斗:程颢·程颐

五峰先生:胡宏

理学大师:朱熹

湖湘学宗:张栻

婺学之祖:吕祖谦

心学祖师:陆九渊

龙川诤儒:陈亮

水心先生:叶适

鹤山耆儒:魏了翁

西山先生:真德秀

礼学师儒:吴澄

心学大师:王守仁

理学殿军:刘宗周

大清儒宗:黄宗羲

清学开山:顾炎武

学术伟人:王夫之

叔世硕儒:戴震

经学畸人:廖平

维新主帅:康有为

新唯识家:熊十力

现代圣人:梁漱溟

新理学家:冯友兰

新心学家:贺麟

文化巨人:唐君毅

当代:南怀瑾,曾仕强等人,大陆几乎为空白!

总之,儒家文化以和合文化,家国情怀,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引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经典传颂


你好,我是文化领域认证者甄尹仕,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林语堂老先生将中国文化比喻成一座四合院,儒家是正堂,佛道是厢房,虽不全面但很形象。众所周知,华夏文化有诸子百家之说,但儒家文化却是主要文化流派。所以对中华的影响也是最深远也是最多面的。

一是研习。说起儒家文化不得不提及创始人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的“天人观”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有着指导意义。孔子敬天,注重天人合一,他曾求学于老子,而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中是有顺应自然成份的,孔子在构建他的哲学体系是吸收了这一思想的积极方面。因此,以儒家的天人观中的优秀部分对待环境问题是积极而有效的。事实上,中国的儒家思想的内涵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就有天人合一的内容,人类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在自然中生存。而如今,中国政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说就是孔子天人观在当今中国环境保护中的体现。

二是忠恕。忠恕是仁的一部分,而仁本身太庞杂。忠,己欲立而立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人的思维中,忠恕之道,是否潜移默化植于心里?与朋友,同事,是否诚信?是否真心?是否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这些都是忠恕之道的核心思想。当代追名逐利的思想太过盛行,其实也掩盖了很多忠恕之道。但在我看来不必忧虑这个根未挖掉,终有一天还会发芽生长的。

三是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承美德,但要分清一点,不要把孝理解得狭隘了。二十四孝和弟子规是我一直反对的,真正的孝不是无条件的愚孝,只是以父母之心为心,出于自然地善待父母。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从家庭伦理展开的,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传统的地方官叫父母官,解放军叫子弟兵;老师如父,学生叫弟子。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这里只分这三点介绍,其他思想文化还有很多这里无法一一例举,总而言之儒家的思想和中国文化已经齿唇相依。也正因儒家文化的传承才使得我们拥有五千年的历史。




甄尹仕


我觉得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思想上

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从此以后,学术界有了自己的主流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这个时期的儒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所谓学以致用,古代的文人才子们,大多还是以迎合当权者需要来进行学习的。所以从董仲舒以后,可以说是儒家的黄金时期,从而奠定了几千年来的根基,无论之后的理学,心学,其基础都是儒家文化。

2.在政治上

春秋战国时代,算得上是群英荟萃,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那个时候,天天都有仗打,每个国家有很多种思想,文人与文人之间思想碰撞,无非是学术上的分歧。但一个国家,如果文化上出现分歧,势必影响治国理念上的不同。朝野混乱,天下纷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各自理念的不同导致的。有的国家喜欢以战争来奴役他国,有的国家崇尚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小弟多了,总要选出一个老大来。

儒家文化这个时候,还没有体现出什么较大的价值,不然孔子也不会到处求学,毕竟教化一国子民,要比到处拉皮条强。后期汉朝把儒学作为治国理念,使得儒家思想成了统治阶级手里唯一的度量衡。

儒家里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正符合统治阶级放养天下百姓需要。但不同的是,古代网络不像今天这么发达,也没有什么报社之类的东西,印刷术也不是特别发达,纸张还贵,文化其实主要还是掌握在统治阶级层面,普通老百姓除非寒窗苦读。

为什么要把文化和思想集中起来,这个问题我觉得由张铁林饰演的《铁齿铜牙纪晓岚》里说得很明白。乾隆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古以来,国家举行的科举考试,以其说是选拔人才,不如说是囚禁天下士子。五斗米可以收买普通老百姓,但收买不了士子之心,只有让他们沉浸在科举考试当中国家才能安定,即使有少部分农民文盲起来叛乱,也成不了大气候。

3.在文化上

儒家文化的兴起,极大的打击了其他学派的发展,使得原本强大的中国,在数理化上落后了西方几百年。文化是拿来用来,整个社会风气都是经、史、子、集,之、乎、者、也,使得无数的文人雅士们趋之若鹜。如果古人们很早意识到文化上的百花齐放,想必今天的中国又是另一番面貌。

以上观点仅个人见解,学识有限,多多海涵!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提一下儒家文化的内核:“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很深。

而这些影响需要从两方面来解读。

积极方面:

(1)重视教育,创造了“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 儒家文化强调的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礼数的东西不能废等,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这一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

(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的作用。

消极方面:

(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无法产生理论和学说。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

总之,儒家文化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是当下,我们也无法走出它的圈子多远。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


老书虫的书架


每个人都是由肉体和精神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肉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决定我之所以为我的就是精神,而儒家文化就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记号,是华夏文明的主干,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

儒家文化是我们辉煌历史的执笔者,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作俑者。虽然近现代以来,我们一直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要摒弃愚昧的旧知识,但儒家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先进文化去消灭血液中的有害病毒,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却无法改变那身体的烙印。

人尽皆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中国文明,他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过,都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至今依然存在的只有我们,只有我们依然和祖先说一样的话,写一样的字,而其他三个文明都已消逝,这就是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虽然已经过了上千年,但儒家文化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知识,我们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时间流逝,我们知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死之间,我们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富贵显达,我们知道达则兼济天下;落魄无依,我们知道位卑未敢忘忧国。儒家文化早已是我们行走起卧的准则,指引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儒家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文明的灯塔,在去芜存菁之后,儒家文化必将继续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