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正式實施,自動駕駛“中國標準”來了

明年1月正式實施,自動駕駛“中國標準”來了

工信部《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報批稿部分內容

新快報訊 記者張磊報道 近日,國內智能汽車領域頻頻釋放利好信號。繼11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首次明確我國發展智能汽車戰略願景之後,自動駕駛“中國標準”也正式出爐了。

十多家車企參與起草修改,國內智能汽車領域或迎來快速發展

3月9日,工信部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並向社會徵求意見。記者注意到,該項分級標準將擬從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中國自動駕駛相關政策法規和強制類標準出臺提供支撐。

自動駕駛中國標準的問世,除了可以讓車企們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發和生產之外,同時也意味著長期以來被美國SAE“統治”的汽車自動駕駛分級標準將迎來新的對標標準。報批稿編制說明中指出,駕駛自動化技術是國際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和關注焦點之一,制定國家標準的意義不僅在於汽車產品與技術的升級,更有可能帶來汽車及相關產業全業態和價值鏈體系的重塑。

此外,記者注意到,本次標準制定及修改的項目組有國內外十多家車企參與,其中包括長安、廣汽、吉利等國內自主品牌。而就在昨日,長安汽車發佈了國內首個量產L3級自動駕駛系統,並進行了道路實測。

據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介紹,該系統已完成上萬個場景匹配測試及累計5000萬公里里程測試。記者瞭解到,UNI-T車型將成為首款搭載該系統的量產車型,將在法規允許上路後的第一時間推出。事實上,除了長安以外,圍繞智能汽車領域在國內已經湧現了一大批玩家,市場規模已經初步形成。其中有代表性的:東風汽車在今年規劃了3款採用ProPILOT超智駕系統的車型;愛馳發佈配備了L3級駕駛輔助功能的U6 ion概念車;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與馭勢科技也先後獲得融資。

與美國SAE分級標準基本一致,將採用6級劃分

對比美國SAE汽車自動駕駛分級標準,中國版在具體的駕駛自動化功能分級結果與其差別不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關於AEB 等安全輔助功能和非駕駛自動化功能,美國SAE將其歸納為“無駕駛自動化”,而“中國標準”將其稱為“應急輔助”,此外,

不同點在於,SAE J3016將AEB 等安全輔助功能和非駕駛自動化功能都放在0級,歸為“無駕駛自動化”, 而中國《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則將其稱之為“應急輔助”,與非駕駛自動化功能分開。此外,中國版標準在“3級駕駛自動化“中明確增加了對駕駛員接管能力監測和風險減緩策略的要求,明確最低安全要求,減少實際應用安全風險。

根據報批稿內容顯示,自動駕駛汽車將被劃分為0級(應急輔助)、1級(部分駕駛輔助)、2級(組合駕駛輔助) 、3級 (有條件自動駕駛) 、4級(高度自動駕駛) 、5級(完全自動駕駛) 共6個不同的等級。具體標準如下:

0級駕駛自動化(應急輔助):系統具備持續執行部分目標和事件探測與響應的能力,當駕駛員請求駕駛自動化系統退出時,能夠立即解除系統控制權。

1級駕駛自動化(部分駕駛輔助):系統具備與車輛橫向或縱向運動控制相適應的部分目標和事件探測與響應的能力,能夠持續地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車輛橫向或縱向運動控制。

2級駕駛自動化(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具備與車輛橫向和縱向運動控制相適應的部分目標和事件探測與響應的能力,能夠持續地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車輛橫向和縱向運動控制。

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內能夠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

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內能夠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接管。

5級駕駛自動化(完全自動駕駛):系統在任何可行駛條件下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接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