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对自己亲近的人发脾气,对陌生人却是以礼相待?

菰單莪的亼


这很正常啊,看你怎么看,事情都是两面性,不能一杆子把人都拍死,有时候可能是关心则乱,也有可能是欺软怕硬,自己亲人容忍你,外面不认识你,不鸟你。我认识一个朋友,老是和老公吵架,但一出门口总是笑呵呵,后来我们无意中聊到这个事情,他说,老公是自己的,我当然对他好点,希望他少抽点烟,勤换衣服,少吃生冷东西,陌生人合的来就来合不来就离开嘛,为他伤身生气,多不划算,看看多通透的人啊,相反,现在很多网上再说,由于对孩子的溺爱,稍有顺对父母拳手相加,恶语相向,但对外人就好了很多,他知道陌生人不会吃他那一套,反而客气多了,所以,老事情要看本心,而不是表面


笨笨闲侃


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时候无意的言语或者任性的性格伤害了最亲近的人,而对并不熟的人却十分客气,其实很讨厌自己这个样子。以前和我妈吵嘴的时候,我不经大脑说出的话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到了我妈,把她气得暗自直抹眼泪。现在想写下这些小摩擦,头脑里有个大概的片段,总记得我妈哭红的双眼,略有些委屈和失望的脸上写着要跟我冷战,但第二天我给她道歉,她给我翻个白眼就算是翻篇了。虽说我妈心里是不记仇的,嘴上倒没少念叨。我爸一直教我如何跟我妈沟通的方法:先认同她的观点,等她心情平复的时候,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我却总是固执己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和出发。对于自己亲近的人,太过熟悉,也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殊不知,在这不经意中就造成了伤害。也许是距离产生了美,也许是我记住了我爸的谆谆教导,我现在对于我妈的观点都不会去反驳,并且有时候还发自内心的特别认同,也许是我现在意识到了妈妈才是对的。我会把我妈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找回一份对于亲近的人更应该有的冷静和客观。对于陌生人,我总是以礼相待,即使自己受委屈了,也会选择憋在心里而不告诉对方,更别提竭斯底里地发泄出来了。这表现出来就是明明心里是讨厌对方的却假装得很客气友好。即使在很多地方不认同对方,也还是没有勇气表达出来。这大概是性格上的缺陷吧,典型的“窝里横,外头怂”,对于不熟的人,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大大方方地理直气壮地有话直怼。


雪婳思良


这样的例子特别多,而且当事人完全不觉得伤害了身边的亲人。

我的姨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姨是一个温柔贤惠且知书达理的女人,当时在学校里面,还是公认的校花,可以说小姨父在众多追求者里面能胜出,是跌破了很多人眼镜的。因为我的小姨父,家境贫寒,成绩相貌都不突出,至于两个人为什么能走到一起?我想除了小姨夫默默地做事,低调的追求。大多数还是因为缘分吧!

事实有时候会出人意料,在大家的想法中,都会觉得小姨夫会把小姨当成手心里的宝,用心呵护。可实际上,结婚以后,小姨却感到深深的后悔,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姨夫暴躁的脾气和对小姨莫名其妙的不耐烦。小姨为此去调查过看他有没有第三者。看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对自己这样,可是查来查去,也没有第三者。姨父也没二心,是他天生的脾性如此,不光对小姨,对于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均是如此。

我曾经问过小姨,他在外面为人处事怎么样?小姨告诉我,姨父在外面对同事朋友特别热情,哪怕只是一个问路的陌生人,姨父都恨不得亲自送别人到达目的地。

终于这一次因为疫情,小姨彻底的爆发了。关在家里面近两个月,家里的储备严重不足,孩子要过生日了,却订不到生日蛋糕。小姨一早六点钟便起床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虽然简陋,但用心装扮了两个小时,再扎了些气球彩带将客厅布置的漂漂亮亮,头一天就给姨父交代了千万要等着孩子起床后一起庆祝生日时吃,因为三岁的小宝宝一直在憧憬她的生日蛋糕。

小姨做完蛋糕身上有一些面粉奶油便进卫生间去洗个澡,结果等到她一出来便要气疯了,自己精心布置的生日场景被破坏了,姨夫已经把蛋糕吃了一半,插好的蜡烛丢在一边,桌边精心铺设的气球造型也被打乱,小姨特别生气,指责了姨父几句,姨父却不以为然,反而对着小姨吵的地动山摇,他认为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早餐,有蛋糕不吃干嘛饿着,给孩子留一块儿就是了。

小姨马上想起三个月之前的一件事,当时姨父有个新同事过生日,和姨夫同部门但相交甚少,姨夫特别热情的提前给别人订了一个蛋糕,参加了别人的生日趴体喝得醉醺醺的回来,而却忘了那一天是自己父亲的生日,连个电话都没给父亲打,第二天小姨说了他几句,他便气冲冲的摔门出去,吓的孩子直哭。这一回小姨彻底的失望了,直接提出疫情过后要离婚。

妈妈和我聊起这件事时候,表示很疑惑姨父为什么对外人那么好对家人那么差,我却没有半点惊讶。

妈妈很纳闷我的态度,我直接告诉妈妈,姨父这种对内对外两副态度的做法,非常伤人,但却不自知,在他自己看来,他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因为这种人,本身就非常自我,换句话说是非常自私。时刻都想在外树立自己伟岸的形象,想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外人。自己什么样子在家里面无所谓,本色出演,反正家人也不会弃他而去。而在外,在他自己的同学同事领导和朋友甚至陌生人面前,他永远是一个优秀的人,他很享受别人对他的称赞,他也会在这种环境中得到满足。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且从未认为有什么不妥,天性如此,只考虑自我,快乐带给其他人,而家人应该一起来成全他的完美。

我不知道疫情结束以后,姨父和小姨会不会走到离婚那一步,但这种人这种行为,会逐渐的伤害最亲近的人,将自己孤立起来。望大家引以为戒,表里如一,善待真心爱你的人。


江若璃


这种人就是胆小怕事,表里不一,喜欢伪装,外面的人就是人,家里的就不是人一样,最讨厌这种人。

对亲人发脾气显示了他的本性,不尊重人,急躁易怒,遇事不冷静,心直口快,心胸狭窄,一点不合心意就大吵大闹。

对陌生人以礼相待,可见其内心胆小怕事,诚惶诚恐,生怕得罪别人,生怕被别人欺负,特别是对不了解的陌生人,由于不知深浅,更怕得罪,惹来麻烦,所以总是以礼相待。

这种人内心是脆弱的,胆小的,属于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的,遇到问题常常不知所措,急躁易怒,在外面因为胆小不敢发作,尽力伪装,免得被别人小看欺负,回家就原形毕露,在亲人面前把在外面受的压抑苦闷发泄出来,虽然舒服了很多,却让亲人很痛苦,常常引起很多家庭矛盾。

这样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有在社会上多吃苦头,多学习,多比较,多反思,慢慢三观稳定了就好了。


久有凌云志


看待这个问题不应该一刀切认为这就是单方面的问题或者错误,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一、家人和陌生人有最大不同。陌生人不会惯着你,也不会和你产生感情,物质,经济等长久的多方面的纠葛。你们之间有最基本的体面,同事之间以礼相待还会增加沟通效率,更好的达成目标。反之则更加容易因此出现比较难以收拾的场面,或者工作出问题,或者人出问题。

家人则不同,家人是大家相互磨合之后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团体,它有一定的亲情,感情,包容,谅解在里面充当着润滑剂,把大家固定在一起,能够经受一些风雨。换句话说,家人能惯着你,家人不会因为你的一次犯浑,把你送到监狱,所以你肆无忌惮。你就可以在外面人五人六,在家里随便葛优躺。但是请记住家人对你的容忍也不是无限度的,当你自以为是的一次次消磨,最后葬送的也只能是自己。

二、总是发脾气和偶尔发脾气也是不一样的。怎么判断一个人总是发脾气还是偶尔发脾气?在排除精神问题之外,我们家庭中最容易出现发脾气的原因应该是“自以为是”,这种自以为是是隐藏在性格中的,包涵很多面,在比较长的时间里这种自以为是不能得到满足或者顺从,个性就会逐渐凸显,摩擦就会出现随之出现经常性发脾气,个性得不到满足,就要发泄。

一个人如果偶尔对家人发脾气,或可能是因为一些压力或者摩擦。但是经常性的发脾气那就是个性上的问题,诸如控制欲,暴虐倾向就会凸显。

三、也是最长见到的,生活不如意,或者自认为不如意,各方面压力过大,感觉压抑,没有宣泄口,这时候家人也许就是最好的发泄地。。(个人的一点浅见)


今生300


你好,我是贪玩文文,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把所有坏脾气发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把所有的忍耐礼貌都留给了陌生人。其实我觉得在生活中对陌生人的以礼相待可以算是一种做人的基本素质,以及与人交往的客套话。但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情还是留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那么为什么会对身边亲近的人发脾气呢?

  1. 亲近的人长伴我们左右,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人与人的相处机会多了难免产生不同程度的矛盾,很多情况下因为性格不合的相处就会加大矛盾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只有是身边的人最可能接受到你的脾气了。
  2. 即便人们在与身边亲密的人相处都比较融洽和谐,那么也会遭到最多来自身边人的脾气。比较只有身边的人在身边,那些陌生人当然不法承受你的脾气,你也不可能把脾气撒到一个陌生人的身上了!
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更多的以礼相待?

人们在相处过程中,初次见面最基本的都是以礼相待,并且对于不熟悉的人,也会是以礼相待,这不仅是一种传统礼仪,也成了人们的基本素质,试想倘若一个遇你初次见面的人就对你发了一肚子的火,你在心里都会觉得这是一件及其不愉快的体验。我们只有在亲近人面前才会显得不那么受拘束,行为举止显得更加的放松,也正是因为在亲人的面前,我们更加的放松心情,但我们也忽略了很多细节,你可能在外面陌生人身上发泄不了的气都怀揣到了亲人身上,从而忘记了一些我们所要真正认真对待的亲人。


以上就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最后希望我的问题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并且希望再往后的岁月里,对陌生人依旧以礼相待。但是对于身边亲近的人也应该一见如初,相处期间多一些对亲人,朋友的关心与忍耐。愿你往后余生,身边的人都依旧如初温暖感动。


陪着你的文文


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处世之道。对陌生人以礼相待是一个正直人的作人准则值得学习和赞赏。这较为好理解。但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对亲近的人反而发脾气呢?咋一看,不该!应该是更亲近才对,其实,错!他这种发脾气的本意不是恶意,而是恨铁不成钢!是一种鞭策,更是他的另一种作人准则!亲近人由于亲近,其缺点,缺陷已被查知,是招惹发脾气的根源,在说你,教育你不听的情况下,只能是发发脾气了!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尤其是老人对孩子,长辈对近亲!当然,老人也好,长辈也罢如果不发脾气而是用其他易于让人接收的方法来教育后人更好,这就与这个人的处世皙学,育人水平有关了!个人浅见,见笑!欢迎批评。


老赵烟酒


有些人总是对亲近的人发脾气,生活中对陌生人以礼相待,热情客套宽容,

对陌生人彬彬有礼,以礼相待,热情客套,本无可厚非,这是我们的大多数人的处世之道,这种做法给人一种有修养,内涵的感觉同时让人觉得这个人亲切温暖,易相处。

既然是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给人亲切温暖,容易相处的人,那么对自己亲近的人也同样是宽容仁爱的。

我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外面和别人相处亲和,友善,在处理事情方面都是公正无私。走在街上很多人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邻里之间有了什么矛盾,或者是有了什么家庭问题,都会来找我爸解决,谁说话的时候都是略带着一丝微笑,谈话时都是平静温和的。

他每次吃过饭就忙着去上班,只有晚上回家,才有时间在家里轻松的休息,看会儿电视下会棋什么的,这个时候我和弟弟都是坐在他的身边,一边看电视,一边有说有笑聊天,我从来没有见他在家里发过脾气,

哪怕我和弟弟做错了事他总会会语重心长说教,绝对会严厉地斥责我们。他不会斥责我们,也从来不会打我们一下,

奇怪的是虽然他从来不会责备我们,我感觉我和弟弟还是挺怕他的,因为他一回到家,你就不会吵架了,都是规规矩矩的,而且爸爸说什么话我们觉得是对的,非常的有道理,他那么的有尊严,有那么的慈爱。

今生有幸,上天赐了我慈爱的父亲,赐予我温暖的家庭,教我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今我已长大,我的择偶标准就是像我爸爸一样温善又不失严厉,诚实,有担当的男子汉。我觉得找这样的男朋友才可以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家庭感,有一种幸福感。

如果一个人表里不一,对外人和对家里人的情绪不能控制,那么恐怕对自己家里的孩子也会带歪的,我等孩子长大之后,对自己家庭以及生活的幸福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至少我觉得是这样的。

我们家邻居就不一样了,他在外面都会热情的和别人打招呼,和外人也都处得来,不过平时我们总会听到他在家里吵吵嚷嚷的,听到他在家里厉声的喝斥家人,做饭怎么这么的难吃啊?都几点了,怎么收拾的这么慢呀?……,好像让他家里人只有他一个人是对的。

在外面他对小孩子说话都非常温和的,真的难以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和善的人在家里,却是言声厉色的让人害怕。

有的人对外面的人以礼相待,和颜悦色。对自己家里的人确实毫不留情,严声厉色。这是一种错误的处理方式,因为对外面的人以礼相待,对自己亲近的人同样也应该以礼相待,和自己亲近的人都是自己的家人,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家人任何情面的斥责呢,为什么伤害自己的家人呢。

家人都是对你最好的人,需要你的呵护关爱,你在冷面对家人的时候,你知道你的家人有多么伤心难过吗?你是她们最亲的人,她们也是你最亲的人了。

收起你的本尊,不要在自己的家人面前耀武扬威了。冷面并不能巩固你在家中的地位,削弱你在家中的形象,伤了所爱你的人,还原你的慈爱吧,家中是温暖的地方。不是行使权利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犯过这样的错误,人际关系中出了问题向父母吵闹,在工作当中受了委屈,回到家里冲着无辜家里人发火,职场上受到刁难,回到家冲着自己的孩子骂。

难道因为是你的家里人,因为你的心里不舒服,就要跟着倒霉吗?就要当你的出气筒吗?

最好的一面留给了陌生人,却把最差的留给亲近的人,不觉中加成了发泄情绪的场所。

对自己亲近的人发脾气,不就是仗着他们不会离开你吗?家人不会离开你,但是他们真的不会介意嘛?

受了伤的皮肤,就算伤好了,也会留下疤痕,压不住的愤怒是双刃剑自损八百。

你想要发火的时候,你就慢慢的点点头,这样的话,你的情绪就会下降,一点头就表示一切皆可接受,什么都不是个事儿了

其实世间纷纷扰扰行走在人间俗世谁都有无法推脱的责任?无处宣泄的压力,无处诉说的委屈,所有的负能量在推开家门的那一刻,都该留在门外,家是爱的港湾,最该承受的是无辜,对家人和颜悦色才是最高级的情商,也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那缕阳光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关于答案众说纷纭丶不一而终。我认为,这个问题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第一,这类人群存在着矛盾性。他们希望给亲近的人更多的爱、更多的温暖、更更多的友善、更和蔼的态度。但是一遇到不顺心不开心的事情,或者不是很着急的事情在他看来又很着急,因此就马上发起火来,对自己的亲人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态度很坏,一件事情发生影响了大家很长时间培养的感情。主要问题还是性格使然修养还不够。第二,这类人群也存在着大男子主义。这种情况在六七十年代家庭当中。常有发生,往往家里的顶梁柱为人父丶为人夫,具有稳定的收入,自然就有在家庭的优越感。因此,事事处处就反映和流露出来,对家人一旦出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就反映出他脾气暴躁、甚至简单粗暴的情况发生。第三,这些人群还存在有畸形的上进心。认为在单位工作或在陌生人面前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单位,考虑到同事丶领导,自己的进步成长和前程,在陌生人面前,考虑到维护自己的自身形象,所有这些也不是完全错误。这里还存在着在单位工作和在社会上遇到了一些委屈不公,又不能发火释放,结果回到家里出现一点不顺心就跟家里人爆发了。这种情况还是要深入研究家庭与事业、家庭与单位熟轻熟重,爱单位爱工作是正确的,但应该更爱家庭、爱亲人。


愉悦527


"有恃无恐"。

这类人普遍自私、欺软怕硬、得寸进尺,导致他们染上这样坏习惯的,有他们自身的问题,也有身边人的问题。

有的人爱对父母发脾气,句中带刺,字中带刀,更有甚者会对父母拳脚相加。

这种人知道,无论他怎么做,父母都会迁就他,只要他一闹,父母就会顺着他,拿他"没办法"。于是他敢肆无忌惮地对父母发脾气。

往前回溯,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往往或疏于管教,或十分溺爱孩子,从小没有给孩子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只要一闹,就想方设法满足他,妄想这种"讨好"能换取孩子的"安宁"与"听话"。

孩子也很聪明,知道无论他怎么胡闹,父母都会顺着他,他心里没有畏惧感去限制他的行为,没有规则去束缚他的心里,他自然不会对父母客客气气的了,甚至于连基本的尊重也没有。

情侣关系同理。

除了"有恃无恐"之外,还有"不在乎"。

有的人对父母发脾气,父母如果没有乖乖受着,甚至来"驳斥",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互不搭理。

对他而言,父母不搭理就不搭理,无所谓,他不在乎,着急的只有父母罢了。

有的人对伴侣发脾气,对方没按他意思来,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分手。

对他而言,分就分呗,分了再找一个就是了。

最坏的结果他都不在乎,那么他还会对你客客气气的么?

这些人,对陌生人客客气气的,是想塑造一个礼貌客气、温文尔雅的社会形象罢了。这是一种社会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