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409191272041
需要道歉,这样会使得学生将来更尊重老师,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任何时候都是平等的,不要自端身价也不可自我贬低。
花美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感谢题主,把事情的始末描述得很详细。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先探讨:我们把学生看成什么?老师和学校的职责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第一、我们把学生看成什么?
1、把学生看成“晚辈”:
我们似乎被一个观念给束缚了:长辈一定要比晚辈学识强。每次被晚辈“打败”,就会恼羞成怒,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当老师被学生反驳,教师很容易会“下不来台”,聪明的,可以巧妙的化解尴尬;不聪明的就只能靠发怒解决了。
昨天,在小区里,和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下象棋,惭愧的是,前面在和一年级孩子下棋的时候,还在教学:“下一步,想三步”,话音还没过多久,就被五年级的孩子“打脸”,尴尬至极,瞬间面红耳赤。我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老师看到“后辈”能有所成就,赶超自己,应当是高兴,而不是恼怒。
2、把学生看成“小孩子”:
学生的确还是孩子,但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看成完全的“小孩子”。学识上,他们确实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我们应当以“小孩子”的标准,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把孩子当成“大人”,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主人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主人家”,对待“客人”要大方、礼貌。
2020年5月6日,云南德宏的清平乡中心小学复课,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未到,班主任段老师联系未果,带领学校老师翻山越岭找到了孩子。原来孩子父亲有精神病,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奶奶常年卧床,孩子一个人承担照顾奶奶和父亲的责任,16年也因为因病去世,父亲带着他来到了山里,孩子不叫苦,不怨天,对父亲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小孩子也能是一名“大人”,也有能力照顾家人。只是我们很多时候,都主管地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3、把学生看成“平民”:
用到“平民”二字,是让我联想到:有些老师把自己当成了“贵族”,高高在上,把知识教给学生,他们就应该感恩戴德,有什么资格让老师道歉呢?这样的思想,我相信在老师这个群体中,并不多,但也不乏有个例。
2020年4月,四川绵阳东城国际学校副校长吴老师,被实名举报。其中一名学生提到:吴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蹲下,然后站在学生后面一脚把学生踢飞,而后还在其他老师面前炫耀。作为老师,如果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那就大错特错了。想要走进孩子的心,想要较好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交朋友。
作为老师,应该把学生看成什么了?看成“自己的孩子”,看成未来的“栋梁”,看成“交心的朋友”,看成“互帮互助的知己”。我们唯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把阳光照进他们的心房。第二、老师和学校的职责是什么?
1、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义务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不就是想让孩子学到知识吗?只是,传授知识就是老师唯一的职责了吗?孩子从早上8点送到学校,最早放学的是小学低年级,下午4点左右,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除去孩子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一天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在学校,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就足够了吗?
2、育人品德?
教育,教学在前,育人在后,可是孔夫子教导我们是育人在前,教学在后。没有德行,学那么多知识来干什么?危害社会吗?知识是用来保护家人,护卫国家的。当家人有危难,我们用知识维护他们的安全;当国家有危难,我们用知识捍卫国家的完整。
只有品德,没有学识,不行;只有学识,没有品德,更不行。我们要先有品德,再有学识,品德保证我们人生的方向不被偏离,学识帮助我们未来的路走得顺畅。
3、传播学校文化?
重庆苗儿石小学的文化是毽球,所以学校很注重孩子的毽球培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就如同企业有企业文化一般。正是这些文化, 能让学子们有强烈的归属感、荣耀感。可是学生来学校的目的并不是帮着传播学校文化的,而是要学到知识,学习品德的。
4、彰显学校和老师的能力?
老师在意成绩为了什么?学校也会看中成绩,老师的职称评级也需要看教学能力。
记得我们高中班主任,最初只是初中的班主任。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直接提上来叫我们文科重点班。高考结束,我们班表现突出,班主任也直接被提拔为德育处主任。要知道我们历史老师在高中文科“重点班”深耕二十年,都没有一丝提升。当然,班主任能当上德育处主任,除了我们班成绩优异之外,也有他自己个人交际能力比较强的因素。老师和学校老师的能力靠什么来表现?当然是学生的成绩啊。
第三、老师和学校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让孩子有“模板”
具体做法:(1)老师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始末时,不要妄下判断;(2)照顾到孩子的“脸面”,不要当着同学的面给孩子难堪,私下可以和孩子单独沟通;(3)帮助孩子学会解决朋友之间的冲突,不要什么事情都靠互相谩骂或打架解决,比如让孩子先各自冷静,想想这么做值得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接下来该怎么做。
2、营造良好的道德风气——让孩子知礼仪,受“感染”
诚然老师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有时候很难兼顾到孩子的“素养”。但在班上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最近疫情,上课出现了“拱手礼”,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在传扬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更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礼仪风向。具体做法:(1)上课时,可以花几分钟分享古时候的道德典故;(2)时而举办主题班会,让孩子一起表演礼仪典故,比如常见的程门映雪、精忠报国等等;(3)带着孩子一起收集废品,把卖来的钱作为班费,给予孩子平时的奖励,教会孩子勤俭节约。
3、注重学识与道德的结合——让孩子能“实践”
学了要会用,学校虽然常常有思想品德的教学,可是都成为了形式化,不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就谈不上真正掌握了。具体做法:(1)全班开展讲礼仪活动,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2)全班发起监督活动,共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3)联合家长,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全面的调研监督,双管齐下,协同努力,帮助孩子共建优良品德。
第四、学校、老师应该怎么约束自己?
1、设立监督机制,管束己身
作为老师,首先要学会约束自己,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学生有了监督,老师应该也有监督机制。具体做法:学校设立监督机制,要求全校师生互相监督,保证学校的师德风气,
2、建立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机制
互评机制确实做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想要做好一件事,就不应该怕麻烦。为避免老师互相吹捧,应该加入学生、家长的评价,综合考虑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总结: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只是老师呢?老师犯了错,为什么就不能承认错误呢?如果老师都死皮赖脸不道歉,不就是在给孩子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吗?“做错了事情,为了面子,可以不道歉”。
以身作则,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教育之道。与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相比,老师的脸面确实没那么重要。
我是“学子成长计划”,愿对您有所启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感谢您的阅览。
学子成长计划
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娘胎里生出来,人格上,尊严上都是平等的,老师寃枉了学生,向学生道歉!老师的声望要比不道歉高出一截,会被传为一桩美谈,广为传播,飘扬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