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嫡庶观念真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吗?

猴格大人


古代的嫡庶观念,普遍存在于各大古装电视剧当中,很多电视剧原型都是根据小说创作的,现如今的小说,虽说也有历史常识补充,但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于其中的有些礼仪情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和虚构。

然而,大多数小说中渲染的嫡庶观念,真的就如同电视剧中演的那般严重真切吗?

嫡庶制度的由来

在那个男权当道的社会,女性的地位普遍不会尊重,由于男子从事劳动,能够获取较大的财富,所以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尽管从长远来看,女性担任着繁衍传宗接代的重要任务。

但由于这一过程相对漫长,虽然此前也有母系氏族社会存在,但是数千年来父系氏族更为稳定的社会关系,也逐渐流传下来。

当然随着孩子的诞生,将来父亲的资产由哪个孩子来继承的问题,又该如何分配,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对于社会地位极高的男子,一般都会有多位妻子,妻子地位的高低,也就直接决定了将来的资源分配。虽然古代也讲究一夫一妻制,但是不妨碍有多个小妾,当然原配妻子享有与丈夫等同的权利,她所生的孩子也就是嫡长子,天生就具有优势。

当时商纣王就作为嫡长子,继承了王位,虽然他的两个哥哥在年龄上比他有优势,但是商纣王帝辛就是最形象的例子,后来这一制度也在周朝得以完善和继承,无论是否贤能,无论是否年长,嫡长子就是首选法定继承人。

嫡庶制度的重大缺陷

我国古代对于生孩子的问题,当然不可能有现在计划生育的政策,有时候不是说你想不想生的问题,更多情况下要面对生下来能不能养得住的问题,往往生的多,夭折的几率也大。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面对同胞精子的竞争,即使生下来,还要面对自然灾害的摧残,以及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嫡长子利用先天优势作为法定继承人,自然也就成了权力之争的主要击杀目标。

但是再加上那个年代战争不断,这对于男性资源又是极大的损耗,嫡长子夭折的,各种原因去世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很容易就存在一个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出制度很不公平,对于有能力继承的人却没有权力,有权利继承的人反而没有能力,这种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

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当然也有庶子逆袭继承的情况,比如春秋时期赵国的赵襄子,当然,与此同时还会产生很多问题,嫡庶制度对于资源的倾斜是绝对的,身为庶子能享有的优势少的可怜。

虽然只有同一个父亲,但也只能被当做是错误的结果来处理,唯一的优点就是极大的保障了权势贵族的利益,只要你被贴上了庶民的标签,几乎很难改变这一事实。

庶子庶女存在的意义

既然庶子庶女的存在,也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权力斗争,难道他们真的就是犯错的产物吗?

其实不然,虽然他们不是权力之争的最终受益者,但是却很有可能被人利用,只要数量足够多,还是能够围绕着共同的利益共同体旋转,被甘愿顶绿帽子的父亲田氏来说,他当时做了一件事,足够震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作为朝廷重臣的田氏,一次性娶了100多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莫非他的需求就这么旺盛?

其实不然,纳入他的后庭之后,他可以让他门下的门客,自由的在后庭玩耍,至于干什么,只要不发生人命,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他都可以接受,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直到他70多个高大威猛的庶子现身的那一刻,所以人才明白,他早就想篡位夺主了。

古代的嫡庶制度,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只要将其与权力挂钩,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很多人明白其中的规则,自然也是加以巧妙利用。

普通人自然没有办法体会,王公贵族可是深知其中的厉利弊。具体有没有电视剧中演的那么严重,但是我相信,古代人对于权力的渴望,丝毫不低于现代人对于金钱的渴望。严不严重?

看看今天人们为了金钱,是怎样突破自己的底线的,你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