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金融數據公佈在即 市場降準預期升溫

機構預計:2月新增信貸規模同比略漲

新快報訊 記者範昊怡報道 2月金融數據將於3月9日至3月15日之間公佈,多家機構近期發佈了2月主要金融數據的預測報告,這些報告普遍認為,疫情影響下,2月新增信貸約在萬億元規模左右,較1月份3.34萬億的“天量投放”會有較為明顯的下滑,或略高於去年同期的0.88萬億元。此外,為了助推銀行體系資金成本下行,進而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降準有望加速落地。

機構對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測值,普遍集中在0.8萬億元至1.3萬億元人民幣之間。從貸款結構看,機構普遍表示,疫情對餐飲、旅遊、文娛等服務類行業的衝擊較大,居民部門貸款將受拖累。

中金公司預計,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可能在1.5萬億元左右。雖然2月上半月由於需求不足而導致貸款投放乏力,但2月下旬以來信貸投放有加速跡象,其中政策性銀行貸款與企業中長期貸款可能回升較快。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已決定增加政策性銀行專項信貸3500億元,這些信貸或會用作政府項目的“資本金”,進而撬動商業銀行的後續貸款。此外,2月10日以來地方債發行加速,也可能帶動企業中長期貸款的“配套”融資,基建投資可能是這些融資一個重要投向。

天風證券銀行業廖志明團隊依據過往信貸投放規律及行業觀察等預計2月新增貸款為9500億元,同比略增。3月初以來,復工明顯加快,預計信貸投放將明顯恢復,預計3月新增貸款將超2萬億元。同時,其團隊認為,疫情對短期經濟影響不小,但不改中期企穩之趨勢。特別是政策託底力度加大,較好地融資支撐經濟反彈,銀行股估值有望修復。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2月份以來零售貸款投放情況看,疫情對零售貸款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加大,大部分銀行短期消費類貸款和信用卡均出現明顯負增長,住房按揭貸款同樣面臨縮量態勢。由於零售非住房類貸款(汽車金融、信用卡、綜合消費等)屬於高收益信貸產品,在疫情尚未得到明顯改善之前,預計此類貸款增長將較為疲軟。

有分析認為,在全球央行重啟寬鬆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我國降準降息窗口將再次開啟。中信證券認為,央行仍會繼續“降息”以及定向降準操作,但料降息的幅度不會特別大,3月落地的可能性比較高,同時,為了有效引導銀行進一步降低貸款報價利率,央行選擇在合適的時點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概率也比較高,最早可能在二季度進行。

此前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曾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