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房产趋势怎样,会降价么?

用户1586340173848


我个人观点,也很肯定的回复你:聚人气的地方一定聚财气,反之则不然。不过,事物总是在发展中逐步演变,许多前期冷清的地方,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城市建设的规划,高速公路的经过,高铁、地铁、轻轨的引进,城市公交的开通,大型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的迁入等,会使一个多年鸟不拉屎的地方很快发展成为一个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繁华都市。

所以,聚财气的地方房价永远都是上涨趋势。至于不聚财气的地方,就得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是否宜居,交通是否方便,医院、学校、市场等配套设施是否齐全等因素去综合考虑房价涨跌问题了。

根据国家环保政策的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强制性规范的落实,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的上涨,地方保护主义得不到根治(如材料检测和工程实验、项目暗箱操作、灰色支出等),致使项目施工成本逐年上涨。所以,2020年的房价下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慎独2019


1. 看地区,三四线以外的城市肯定今年房地产市场不好,因为疫情原因,大家急迫的买房变成了一种观望,同时也知道了手中有现金的好处,加上开发商疫情后继续回笼资金,让市场产生房子降价的概念,大家更会观望。同时房地产的热点已经过去,大家的购买热潮散去,加上省会城市的吸引,三四线以外的城市今年市场肯定不好。

2.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今年房地产市场肯定是继续上涨,说降价肯定是不可能的,一线城市是全国房价的风向标,同时需求量也非常大。全国人民中有钱有势的都会去一线城市发展买房,同时,全中国以及世界的大型企业公司也集中在一线城市,无形中又带来多少购房需求。加上货币贬值等因素,一线城市的房产就是投资硬通货。虽然限购政策很严,但每年还是有很多人能拿到房票。

3. 新一线以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是继续上涨的,具体涨多少要看各城市的政策是否放松限购或者利好楼市。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基本上都是一个地区的龙头,同时又吸引了全省的人来到城市发展,同时这些城市有很大一批有钱人有能力有资格进行改善换房,加上这些地区的房价还不算太高,还有很多小康家庭有能力购买。社保和落户条件瞒住的人数每年也有几十万,加上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等几年也会有房票,所以需求量非常巨大。同时土地放量和新房入市的多少也是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好坏的一个因素。

但是不管在哪里买房,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开发商肯定会在疫情稳定后这一点时间急于回款,所以优惠政策肯定都是不低的。今年的购房者有因为疫情而延后买房,同时有因为疫情而急于买房的。所以今年购房的低价时间就是当地开发商售楼部开门后那一段时间。


小熊猫爱吃草


我认为2020年的房地产趋势总体是向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第一经过这次疫情以后,大部分人都感觉目前的居住环境不够理想,都有进行住房改善的需求;

第二,国家这次的340000亿的一个经济刺激,虽然说不能流向房地产,但是每轮刺激,最终还是留向了房地产,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

所以购房需求只是暂时被抑止,疫情过后,将很快就会恢复,建议有购房需求的人趁三月份尽快的买房!



地产智汇


2020年楼市预计还会遇到上升的阻力,但绝不是下降的压力。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棚改工作要进入尾声了,棚改的结束也标志着有棚改提供的购房需求和购买力正在降低。虽然棚改的余热尚会持续,但是长期的热度将会销售。二是来自政策的调控压力还将持续,虽然目前的各地区楼市更多是按照“因城施策”来进行全面的调控。但是松绑政策寻求楼市的利好一定是不被支持的。三是大城市还将持续紧把楼市入口,在一线城市获得楼市调控的成功之后,二线城市上涨的势头也将从一线城市学习经验,这就说明长期持续的调控模式也将在二线城市形成。房价将会比预期的走向更稳一些。四是2019年楼市调控会聚集不少的购房需求,这部分需求最终也会在未来释放。这份释放的周期也许就会在2020年出现。

总的来说,房地产市场在2020年进入回调显然不可能,也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和预期。因此就楼市的发展情况来看,2020年的楼市依然会存在分化。


赵玉山K


今年的房产趋势如何?可能房产的话题每一年都是热门,但是今年手疫情影响比较大,特别是现在的疫情已经扩散到全球,很多人都在担心经济危机大爆发,那么经济危机来了,房子的价格是不是就会下跌呢?


首先我觉得在疫情处理这一块我们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可以看看现在欧洲和美国中东这些国家应对的手足无措,所以,我们要对我们的经济保持乐观,中国已经被列入资产避险国家。


那么在以前、当下、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房产依然是普通老百姓最值得入手的资产,他的回报率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我们可以看到以前买了房子的人道现在的收益,虽然将来可能没有像之前那么暴力的涨幅,但是我相信,在有人口持续净流入的大城市的房子依然会继续涨价。


那么对应的,人口一直在净流出的小城市,小县城的房子已经失去投资的意义,将来贬值是肯定的,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特别是这些地方还一直在盖房子,所以,这些地方的房子我们是要去避免的。


去买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有人口净流入,说明这些地方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也就是产业好,我们知道产业和人口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强者会越来越强,这些城市会因为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入发展的越来越好,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完善,教育医疗资源的不断进化。


所以2020年好的城市的房子还会越来越贵。


钱塘风起


按照现在的趋势,很多多套房产的已经在抛售了!很多人房贷已经还不起了,而且很多企业和个人没办法维持下去了,资金链断裂了,迫使自己卖房,然而想买房的人不敢去买,因为暂时没有稳定的收入。反复循环,想涨都涨不了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取之南


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速度会加强,加快都市圈化,大家的布局选址趋同,竞争会更趋激烈,市场集中率会进一步上升,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城市进入性的指标重新调整,从硬到软。从交通、产业、经济到教育配套、医疗配套以及当地的营商环境。

三、租售同权的保证措施,租售同权肯定会坚定的推下去,需要落地执行的统筹性和艺术性。

四、对于房地产的调控不会再严,地方政府是实施的主体,看各地如何管控。

五、金融政策不会收紧,会放水,难免会有渗漏进入房地产,对于缺钱企业会有所缓和。国内融资成本降低,国外融资成本上升。

六、商办空置问题,商办靠的内容、消费和第三产业,这次疫情对商办市场影响大于住宅,对豪宅影响大于刚需。商业消费需求会反弹,办公需求反弹会滞后。商办调改居住功能的政策或许越来越多城市尝试,物业资产的弹性考虑越来越重要。

七、资产价格的重估,从案例比较法到围绕产生现金流的客观评估,资产评估价格模型需要调整。

八、十四五规划时期,主题是“高质量增长”,什么是高质量,企业规模和成交额?还是现金流?重新评估土地资产、物业资产、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去冗余。

九、合作模式越来越多元,合作之间考量企业文化、企业能力、风险共担和利润共赢。朋友圈、联盟、代建、合作开发、交叉持股越来越多。

十、岗位适用性,企业趋于扁平化。新常态下,正向价值观、前瞻性、沟通能力、工具学习、个人领导力、敢于担责、复合型人才吃香。

十一、关于个人购房,家庭资产80%是不动产,买新房利用特殊时期的开发商激励政策,买二手房要“捡漏”。核心城市、热点城市资产保值性强, 购房需要思考家庭资产配置,评估家庭现金流。


胖仔队长


12月10-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意味着,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以“稳”为主,既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而“因城施策”是个重点,南沙、花都、黄埔人才优化政策就是因城施策的结果,可以发现,2020年,部分区域限购放松,是一个大趋势光有因城施策还不够,2020年第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就向市场发了一个大红包“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这相当于释放资金8000多亿。虽然说,这个资金不能漫灌房地产,但实际上是有一些资金流入到房地产开发当中的,这会加强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对刺激买家进入市场,是有一定作用的。


我是无锡5i5j闭文华吖


我是刚需,当然希望降价,总体趋势的话涨不了,降的浮度应该也小,我来宾小市,前4年2000多,都说不会涨了,来宾人少啊,可是呢碧桂园入驻来宾市,价格就炒起来了,现在4000的-7000左右,买不起了,讨论房价涨幅的都是我们这些穷人刚需,和炒房人,我只要一套自住就行了,来宾二手房很多,二手房不知道如何,都是住了十几二十年又卖,都去新城区发展了,那边都是5000多~6000多的


啊月63


个人观点不同,参考非典过后楼市价格上涨趋势,可以看出,因为2020年初国家GP下滑较大,唯独房市能快速提升GP,相对来说4.5线县城会最为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