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這本書只看後半部分就行了


一家之言:這本書只看後半部分就行了


智商衡量聰明程度,情商衡量情緒控制能力。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智商與情商是統一的,相當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情商高,智商一般是不會低的。

反過來也成立,當然個別天才除外。

主流觀點認為:智商是智力因素,情商是非智力因素,這個觀點有待探討。

我一般把情商作為智商的一部分,因為一個人的情緒控制的能力,可以看作他智力的體現。

情商高,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智商高。

反過來,倒不好說,因為有些天才的情商的確很低。


現在的人們把情商獨立出來,這也是可以的,至少便於研究。

類似於:5S活動中其實已經有安全的部分了,但人們又加上了安全,命名為6S。

也就是說:開展6S活動的企業並不會比只搞5S活動的企業勝出一籌。

智商是老調重彈,只看智商的書,智商實際上不會提高多少,也就是說不會立杆見影。

就像寫作能力,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靠練出來的。

情商不一樣,多看這類的書,情商會有明顯變化。

基於這種認識,《智商情商手拉手》這本書,你只看後半部分就可以了,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講了些什麼:

第一部分講智商:說是要開啟智慧之門,實際上沒做到,說的都是些正確的廢話,舉的例子都是來自網絡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是說一些自己或身邊的故事,但明顯太少了,偏偏讀者卻最想看到作者人生的體驗與感悟。

我常常認為衡量一本書是在寫作,還是在編著:你看這書中的故事是來自自己的生活,還是來自網絡就知道了。

當然這部分也不是一無是處,書中將開發右腦作為提高智商的方法,我認為這對我們的教育來說,很重要而且很關鍵。

要明確的一點:動右手主要開發的是左腦;動左手主要開發的是右腦。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是習慣於右手做事,也就是說左手開發的少。

就是運動也是如此,比如乒乓球,今後要提倡兩手輪流打球,不要認為不可能,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


第二部分講情商:舉的例子與前面一樣,又是老生常談。

但因為這個課題較新,倒是可以隨手翻翻,一目十行。

作者說:情商,給智商不太高的人展現了成功的希望,開啟了成功的又一道希望之門。

關於這一點,我不敢苟同。

因為只有在天賦基礎上的努力、堅持才有意義。

有些人從小不併不出眾,但不等於說他的成功就是靠情商,因為他成長過程的智力也會發生變化。

書中引用了有一句流行語:智商決定人是否得以錄用,情商則決定人能否晉升。

作者說:在今天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的主體、管理的客體、管理的環節、管理的過程,都要重點考慮運用情商問題。

作為一名HR,我認為這種觀點很有創意,現摘錄如下:

在招聘上,情商作為選擇人才的重要依據;

在培訓上,加大情商的培訓力度;

在調動積極性方面,更加註重以情激人;

在用人方面,注意提拔情商高的人擔任領導職務;

在人力資源的配置上,智商情商的方法可以結合運用。

智商高、情商略低的人,一般培養他多從事技術工作;

情商高、智商略低一點的人,可安排從事公關、營銷、辦公室工作;

雙高的人,即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從事管理工作、中高級領導工作;

雙低的人,即智商和情商都低的人,要加強培訓,全面提高他們的智商和情商;實在不行,只有不用。


第三部分講智商情商手拉手:認為情商是另一種智慧形式,因為傾注感情,充滿愛心使智商的提高更有效。

書中探討了這樣一個問題: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關鍵是情商還是智商?

我的回答是:智商決定人是否活得好,情商則決定人能否活下去。

這一點,你看有些名人的自殺故事就明白了。

在這個部分,作者作了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最佳狀態的心態是什麼樣的?作者認為它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平靜的心態,平衡的心態。

平衡什麼心態呢?積極而不是消極、寬容而不是苛刻的心態、多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怨天尤人的心態、欣賞而不是埋怨、充滿愛心而不是滿懷恨意。

作者認為:幽默風趣是一種典型的智商與情商的結合。它能綜合反映人的思想、智慧、能力、氣質和心境、修養、品味和知識含量。幽默是一個人高智商、高情商的表現,是智與情的高度結合。

這些我都贊成。

總之,本書試圖幫助讀者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將智商情商手拉手,帶你走向成功的階梯,至於效果如何,我不知道,如果你也讀了,你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