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自古以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皇帝寶座永遠都是權力的巔峰,多少皇室成員為了爭奪皇位拼得你死我活。李世民和朱棣是為數不多的奪位成功的王爺,這兩位“造反王爺”經常被拿來比較,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李世民敢於在李淵在位時發動“玄武門政變”,而朱棣也只能在朱元璋去世後發動“靖難之役”?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

首先,作為開國皇帝的兒子,這兩人功勞不同


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在唐朝統一戰爭中居功至偉,雖然後世影視文章中有誇大的李世民的功績嫌疑,彷彿李淵、李建成等都是草包,但歷史記載中李世民的功勞確實不小,李世民早年鼓動父親李淵起兵造反,並且統帥三軍,攻入長安,在滅隋大業上居功至偉,大唐建立後又四方征戰,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反觀朱棣,年幼時朱元璋已經奪得天下,十歲受封燕王,成年後赴北京就藩,雖然擔負著抵禦北元的重任,也曾經深入大漠作戰,但其功勞與李世民相比不可比擬,充其量也就是一名王爺將軍罷了。

這些差別就使得朱棣非常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非嫡非長,又無大功可恃,即使在朱元璋立得太子朱標早逝之後,也沒有任何對皇位的覬覦之心,這點和李世民完全不同,舉個現代的例子做個比喻,比如說,你們兄弟倆,你是老么,但是你很有才,鼓動你爸創業,為了家族事業東拼西闖的,一大半家業都是你掙下來的,結果你爸說他百年後家業留給你哥哥,你會怎麼想。朱棣的情況呢,也是有兄弟倆,老爹很厲害,白手起家掙下一大份家業,從小老大就進入董事局培養,你就給個小公司,雖然小,但一輩子衣食無憂,老爹百年之後公司給老大,你其實也不會有啥想法。

其次,同為王爺,兩個人的勢力有天壤之別

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統一時的赫赫戰功足以讓李淵頭疼接班人的問題,雖然定了李建成太子之位,但是為了補償這個功勳卓著的兒子,李淵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允許在洛陽開府治事。李世民在不斷地建功立業過程中有了自己的班底,招攬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並且在朝中勢力極大,足以和太子抗衡。

再看看朱棣這邊,朱元璋在位時,二十幾個兒子全部分封王爺,有兵權的、帶過兵的王爺不在少數,朱棣並不是唯一。除此之外,明朝王爺分封也有諸多限制,除了三衛兵馬護衛外,並沒有什麼別的軍隊,朱棣所在北京城依然有朝廷任命的指揮使和布政使,負責軍事和政事,只有戰時朱棣在詔書旨意下才能節制藩國內的一切軍政大事,平時只是名義上的北平城最高首領。

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朱棣影視照

差距之大可想而知,李世民早已有了爭奪皇位的能力,而朱棣別說去造反了,可能連北京城都打不出去。再說說他們的對手,朱元璋雄才大略,前半生戎馬倥傯,手下精兵強將,朱棣怎會是對手,“靖難之役”如果不是朱允炆太傻,給了朱棣時間準備,又有張信告密,朱棣的造反大業也可能被扼殺在北京城內。

再者,同為皇子,皇帝對他們的寵愛不同

先說李淵,這位唐朝的開國之君對李世民的感情可能很複雜,既有驕傲、愧疚也有些嫉妒、無奈。他這個兒子很優秀,各方面都很厲害,但是長子李建成也非常優秀,帶兵作戰絲毫不比李世民差,早就定下名分。為了彌補李世民,李淵這個皇帝老爸給了李世民很大的權力,允許他開衙建府,允許他有自己的文臣武將,李世民即使招賢納士,儼然成立了一個“小朝廷”,李淵也沒有放在心上。

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朱元璋影視照

朱棣就不同了,從一出生,皇位就與他無關,太子朱標是在朱元璋自稱吳王時就立的世子,朱棣只是老四,上面三個哥哥都比他有優勢。太子朱標宅心仁厚,深得朱元璋喜愛和大臣的擁護,在老朱那甚至都沒有考慮過別人,一心想要培養朱標為帝國接班人。

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朱允炆影視照

朱標去世後,朱棣對朱元璋選擇朱標兒子朱允炆作為繼承人可能會心有不滿,但是我覺得這種非分之想也僅僅會閃現而過,因為他哥哥做了皇帝,百年後也會是他的侄子做,和現在沒有不同,更重要的是這個決定是殺伐決斷的父皇朱元璋定的,朱棣自然不會違背。

我們說了李淵和朱元璋對李世民和朱棣的感情不一樣,同樣的李世民和朱棣對他們父皇的感情也不同,特別是朱棣,對朱元璋除了敬愛外更有一種懼怕,這是天生的一種恐懼,一種對強者的恐懼,就像我們很多人,小時候怕嚴厲的父親,即使父親歲數大了、老態龍鍾了,打不了我們,罵不了我們,我們還是會怕,朱棣就是這樣,他害怕他的父皇,他清楚自己再努力也不會在父親手下討得便宜。

最後,同為皇弟,如果不造反,下場不同

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李世民射殺李建成

我們經常想“玄武門政變”殺的是太子李建成、李元吉一夥,實際上造的是李淵的反,目的直指皇帝寶座。李建成與李世民雖為親兄弟,但兩派勢力已經勢如水火,勢必要爭個你死我活,如若太子李建成上位稱帝后,李世民下場只有自己被殺,苦心經營的勢力覆亡,所以為了自己,為了聚在身邊人的前途,他必須提前下手,殺死李建成,逼迫李淵將皇位傳於自己。

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造反其實既是為了權力,更是為了活命。朱棣則不同,他在朱元璋在世,朱標活著的時候根本沒有機會去造反,甚至都拉不起一支隊伍來。作為太子朱標的弟弟,朱棣只要不犯造反忤逆大罪,一輩子榮華富貴肯定享之不盡,反之只有死路一條。

即使到了建文朝,朱棣依然不會主動去造反,因為燕王對朝廷差距太大。即使朱棣被侄兒逼迫起兵造反,建文帝朱允炆依然信心十足,認為他的諸位皇叔都是刀俎上的魚肉,自己大軍所至,必將一舉擒獲,這也是為什麼建文朝時期,朱允炆削其藩時,考慮的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怎麼削藩他皇帝得面子好看,能夠堵住天天悠悠眾口。

李世民敢在李淵面前造反,為什麼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李世民和武則天影視照

由此可見,朱棣不同於李世民,他的造反成功只能歸結於對手建文帝太弱,但是不管如何,可以肯定一點,洪武一朝,朱元璋在世,朱棣絕對不敢反,不會反,也反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