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151个社区后,一名90后防控干部的战“疫”随想

编者按:作为北京市社区防控组的工作人员,大年初一,北京市党建研究所的90后干部陈闯逆向而行,返京冲在社区防疫一线。截至3月8日,他一共走访了151个社区(村),撰写了大量的调研数据,为社区疫情防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参考。40多天的超负荷战斗后,他这样记录着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提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在此之前,我对疫情都是持审慎乐观态度的,一来认为国家有非典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二来认为只要找到并切断传染源、全力救治患者即可。而此时春运已经开始10天,在携程发布的《2020年春运旅客出行趋势报告》中,武汉位列春运第三大中转城市、节前一周第九大人口迁出城市。带着深深的忧虑,我于1月22日踏上返乡的归程,没有想到的是3天后我便回到北京,作为市社区防控组组织指导组的一员,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大军中来,现将工作之余的思索记录如下。

走访151个社区后,一名90后防控干部的战“疫”随想

陈闯在丰台区的城乡结合部调研社区防控情况

“最开心的时刻是听到基层书记反馈问题得到了解决”

社区疫情防控要不断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

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离不开领导机关的科学指导。工作指导方法对路,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疫情发生之后,整体感觉中央对于各地疫情防控的指导有三个维度:一是对处于疫情“风暴眼”中的湖北、武汉,直接派出中央指导组前去督导、指导、督察。二是对于关系全国疫情防控全局的北京,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提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建立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三是对于其他地区,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中、高风险地区,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做好社区疫情防控指导尤为重要。一个多月来,明显感觉工作指导是直奔防疫一线、直奔问题而去的。每天派出机动力量深入全市各个小区、平房院落,能纠正指导的现场纠正指导,一时解决不了的立刻传给后方,结合形势发展推动形成新的工作参考措施,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听到基层书记反馈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首都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下一步应当充分吸收中央指导各地防控的经验,不断适应社区防控特点完善工作指导方式,统住统好各项工作,防止“常规性的工作突击干,突击性的工作经常干”,把功夫下在周密计划上,避免朝令夕改;应当加强工作预见性,不让浮云遮望眼,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充足预案,防止出台急就章式的措施;还应当用好大数据,针对各区防控情况,有侧重地进行指导,该派驻的派驻、该重点支持的要重点支持。

走访151个社区后,一名90后防控干部的战“疫”随想

风雪之中,坚持查访群众反映的防控措施不到位小区

“值守点的鲜红党旗和党员先锋岗标识让我莫名安心”

社区疫情防控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1月28日以来,我一共走访了151个社区(村),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这次疫情防控,基层党组织挑起了大梁、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得到了升华。

全市共有3231个社区、3891个村,守住这7122个阵地就能有效切断疫情在首都扩散蔓延的渠道,而使每个阵地都变成坚强战斗堡垒的关键就是要有党组织驻扎。因此,每当我看到值守点位上的鲜红党旗和党员先锋岗标识,都会感到莫名安心,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你身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共产党员正在像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那样冲在战“疫”第一线,而这也正是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关键所在。

调研中发现,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在社区和村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各类防疫力量都以社区(村)的党组织为核心,在党组织的统筹领导下开展值守、排查、保障等工作,党组织的威信得到极大提升。个性则是防疫力量的构成有了较为明显的分野。疫情初期,社区的防疫力量主要是“两委一站”和物业的工作人员,后来逐步吸收下沉干部、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和驻区单位的力量,更多体现共治的色彩。

比如,丰台区丰台街道丰管路社区党委为了做好前泥洼开放式平房区的防控,动员产权单位恒联公司把该区的开放区域通过砌墙进行物理封闭,并组织下沉干部、辖区权金城公司的保安在大门值守,有效实现了封闭式管理。农村则比较充分地发动了群众,依托本村村民在村口值守、依靠房主对居家观察租户进行监督和保障,更多体现自治色彩。村民表示,“都是心甘情愿出来站岗执勤,说白了也是为了保护家里妻儿老小,肯定尽心尽力。”疫情防控就是战场,必须选择最趁手管用的武器。

这种分野启示我们,党建引领首都基层社会治理在社区和农村要有所侧重,不搞一刀切、不玩文字游戏。社区要毫不动摇地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不断扩大覆盖面,构建起真正有效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要做实社区六大委员会(北京市居(村)民委员会设立共建共治、治安和调解、公共卫生、社会福利(老龄)、文体教育、物业管理等下属委员会),让各个委员会成为培养群众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孵化器;加强“红色物业”建设,不过度过快追求业委会的组建率,切实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农村要重视法治、德治与自治的有机统一,防止把自治演变成治他的工具;要加强村民自治与政府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政策备案和法律咨询意识,避免再出现“不让进村”式的问题。

走访151个社区后,一名90后防控干部的战“疫”随想

2月29号下午4点,结束一项专项调研任务的陈闯跟社区借了热水,匆匆吃上午饭。调研在外,他和组织指导组的其他同事都是自带泡面解决吃饭问题。

走访151个社区后,一名90后防控干部的战“疫”随想

查看社区夜间防控情况时,陈闯会直接在图片上做记录,夜查完回家已是凌晨

“最感动是社区工作者默默付出承受”

基层干部真是好样的,真需要更多关心关爱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首都广大基层干部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40多天,他们是时刻面临病毒感染风险的逆行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之一,受他们的启发,我把微信个性签名修改为“我们不知道病毒藏在哪,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你藏好。”我喜欢与他们打交道,每次到一线与他们交谈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朝气。

时常在想,是什么支撑数以万计的社区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心甘情愿、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的投身抗“疫”战场,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份职业吗?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以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来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看到新闻报道时,我正在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八里庄南里社区调研,服务站站长辛竹表示,“我愿意用我的生命保护群众的生命,这就是我的使命。”

社区干部也有家庭,有的担心传染给家人,就选择吃住在社区;社区干部也有感情,被误解受委屈会伤心难过,但只有组织部“娘家人”来了才倾诉出来,访谈中遇到五位说着说着眼眶就湿润了的社区干部,我心疼他们;社区干部也需要休息,市里一直通过各种措施为他们争取轮休的时间,但有一个群体却迟迟不愿下火线,就是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每到一地,我都会问起这个事,但书记们都表示,“让社工们休了,我不能休,一闭眼就是疫情这些事,让我在家待着我也待不住。”我们是幸运的,拥有一大批这样的基层干部,因此决不能让他们流血流汗又流泪,要谋划好激励保障措施,让基层干部知道党和政府惦记着他们。



版式:林苗苗

监制:李爱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