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商鞅在變法成功,人生到達最巔峰的時候曾與一位智者辯論,問智者自己的功勞與五羖大夫能否相提並論,卻遭到智者無情的的批判。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國力強盛到新的高度,幾乎是他一己之功,面對五羖大夫只是謙虛的想與其相提並論,並不敢說超過五羖大夫,那麼讓商鞅如此羨慕而又不得不保持謙卑的五羖大夫到底是何許人也?


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五羖大夫的由來

五羖大夫,先說一下這個羖是什麼意思,羖是羊的意思,五羖大夫就是說這位大夫是用五張羊皮換回來的。一個人僅僅值五張羊皮,不是說這個人非常貧賤,也就是個奴隸的價錢,是不是說這個人壓根沒本事?當然不是,正是因為這個人太有本事才不能用大量的金銀珠寶來交換。

五羖大夫只是一個稱號,這位大夫的本名叫百里奚,是一個小國虞國的大夫。虞國有個鄰居叫虢國,晉國要攻打虢國,便給虞國國君送來很多寶貝,希望能從虞國借道。虞國大夫百里奚勸國君不能答應,如果晉國通過虞國滅了虢國,晉國得勝返回的時候也不會放過虞國,虞國跟虢國好比嘴唇與牙齒,嘴唇沒了牙齒就會直接暴露在外了!這便是唇亡齒寒的出處!可是虞國國君貪戀晉國的寶貝,沒有聽百里奚的話。晉國順利的通過虞國滅掉虢國,回國之際順道滅了虞國,送給虞國的寶貝也一併收了回來。

虞國國君寶貝沒稀罕多久國家便沒了,百里奚跟著做了俘虜。一個老頭子晉國看他沒啥用,正巧秦國的穆公取晉國公主為妻,便將百里奚當做公主的陪嫁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不想當奴隸,半路逃到了楚國。


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楚王倒是聽說過百里奚,知道他善於養牛,就讓他在邊境放牛。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有本事,養牛太屈才了,便想花重金從楚王手裡買回來。一個謀臣說,如果用重金去買就等於告訴楚王他的價值了,楚王肯定不會輕易放人,不如用便宜的價錢,就拿五張羊皮,一個奴隸的價格,這樣楚王才不會疑心。秦穆公覺得有理,給楚王去信說,我夫人的奴隸在你那,請讓我用五張羊皮換回來,楚王果然痛快地答應。於是百里奚又到了秦國。

秦穆公隆重的迎接他,向他請教國家大事。百里奚說我只是個奴隸,都七十歲了,不懂國家大事。穆公說,早就聽說您的賢能,虞國國君不聽您的話最終滅了國,您來了秦國希望能教導我,我肯定聽您的。百里奚這才放下心裡的戒備,跟秦穆公討論起國家大事。百里奚講的秦穆公非常重視,便拜他做了大夫,掌管秦國的國家大計。因為他是五張羊皮換來的,所以人們稱呼他五羖大夫。

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百里奚對秦國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教化百姓努力耕種,提高土地的生產,保證國家糧食供應的充足。一個國家想要走向強盛,糧食是根本,這一舉措為秦國的強盛奠定了基礎。在國政方面對秦穆公影響非常大,秦穆公聽信鄭國叛徒讒言要進攻鄭國,百里奚與蹇叔苦苦相勸,雖然沒能阻止,但是預料到了失敗。為秦國的發展指明瞭東進的策略,保證秦國與晉國的關係,幫助秦穆公派晉國公子入晉繼承君主之位。在百里奚輔佐下,秦穆公幫助周王平定內亂,受到周王室的賞賜。經過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秦國不斷的壯大,最終秦穆公成了一代霸主。在秦國,從君主到百姓無不尊重百里奚這位五羖大夫。


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商鞅在哪些方面不如五羖大夫

五羖大夫百里奚第一次讓秦國強大,而商鞅第二次讓秦國復興,同樣對秦國的強大做出巨大的貢獻,商鞅與百里奚卻不能相提並論,那麼商鞅與百里奚相比,百里奚身上的哪些品質是商鞅所不具備的呢?

首先百里奚有朋友,是好朋友,真正的知己--蹇叔。百里奚與蹇叔好比管仲與鮑叔牙,當年百里奚窮困潦倒,沿街要飯是蹇叔收留他。後來百里奚想去為齊王辦事,蹇叔勸他不去,百里奚因此躲過齊國的一場政變。百里奚第二次給周王做事,還是蹇叔勸他不要去,最終又躲過一場災難。最後一次百里奚沒聽蹇叔的勸阻去了虞國,結果成了俘虜,差點丟了性命。蹇叔的才能與卓識遠遠高於百里奚,百里奚有這樣的朋友是多大的幸事,蹇叔這樣的朋友能給他太大的幫助。

商鞅有這樣的朋友嘛?普通的朋友也不多吧。就算有,他也不會聽朋友的規勸,比如最後勸他放棄富貴,隱身山林的那個人,他也沒聽。


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第二,百里奚對百姓懷有仁慈之心。有一年晉國遇到糧荒,向秦國借糧。晉國的國君叫夷吾,是秦穆公幫助當上國君的,夷吾曾跟秦穆公許願,等我當上國君給你幾座城池。夷吾當上國君之後壓根不提贈送城池的事了。秦穆公生氣夷吾忘恩負義,不想借糧食給晉國,百里奚勸他,夷吾跟你過不去,晉國百姓沒罪啊!秦穆公恍然大悟,趕緊派人送糧食給晉國,幫助晉國百姓度過了難關。正是百里奚的仁慈之心,得到了百姓的敬重。

相比之下,百姓對商鞅只有畏懼,商鞅代表了法律,想到他就想到刑法用在身上的痛苦,商鞅缺乏對百姓的仁慈與寬恕的心腸。試想一下,一個讓人尊敬和一個讓人害怕的人,結果能是一樣的嗎?


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第三,百里奚想達到目的,會通過自身努力,投其所好獲得。他想去周王那裡做事,打聽到周王喜歡牛便學習養牛技術,通過出色的養牛技術獲取賞識。

商鞅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為了獲取秦孝公的會面賄賂寵臣,從此比較他較五羖大夫又差了一大截。

第四,百里奚重情重義。百里奚離家之後到各地闖蕩,很多年不回家。在秦國當大夫後,一天一個老婦人帶著兒子來到他家裡,老婦人借他家的琴邊談邊罵,罵的都是百里奚。人們氣憤的要趕老婦人走,百里奚經過詢問得知,原來老婦人是他離散多年的妻子,聽說他在秦國當了大夫才帶著兒子來尋找。百里奚很感動,也很慚愧,最終與妻兒相認,一家團聚。百里奚不忘老妻,可見並不迷戀富貴,更不會因為富貴忘情忘義,丟棄妻兒。


商鞅變法成功之後,一心想要比肩的五羖大夫,是何許人也?


相反,商鞅對富貴非常迷戀,對人刻薄寡恩,魏公子便是下場。

可見,百里奚身上有的都是人身上最基本的品質,而商鞅統統沒有,正是這些品質的缺失,使他落得悲慘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