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高周转”的背后:碧桂园上海项目坍塌1死9伤

大力推进“高周转”的背后:碧桂园上海项目坍塌1死9伤

6月24日,碧桂园位于上海奉贤区的在建项目红墅林发生事故,售楼处6层屋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架坍塌,多名工人摔落,导致1人死亡、9人受伤。

据悉,该项目的施工方是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碧桂园已合作多年,并在2016年获得碧桂园年度合作伙伴“金凤凰奖”,2017年名列碧桂园总承包单位合作规模第一位。

事故现场使用的是装配式混凝土模板(PC)。由工厂预先制作完混凝土模块后,吊到楼上进行装配、封顶。在行业内,碧桂园的装配式建筑模式颇为知名。据报道,碧桂园火热的SSGF体系,相对传统的建造方式,SSGF能够更好地控制房屋尺度、精度和内外墙的平整度。

业内人士分析,碧桂园之所以青睐装配式建筑技术,主要是因为碧桂园强调“高周转”。推行“高周转”战略的碧桂园的负债率持续走高,今年还遭遇了发债失败。

事故现场使用装配式混凝土模板

该项目的坍塌面积约300平方米,当时共有约10名工人在6楼浇筑混凝土。

“我记得当时队长在和我说话,突然扑通一声上面的10个人就掉下去了,连我们的带班员都掉下去了,整个架子都在晃动。” 陈道旺(化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5楼是空的,10名工人直接摔落到了4楼,被PC模板及钢管掩埋。

事故发生后,工人立即组织自救。“陈东(化名)是最严重的,他正好站在中间,别人都是2块模板压在身上,他是有4块模板,砸下来的混凝土都砸在了他脸上。”在这场事故中,陈东当场死亡。

据陈道旺表示,现场使用的是装配式混凝土模板(PC)。由工厂预先制作完混凝土模块后,吊到楼上进行装配、封顶。

据悉,装配式建筑被认为具有建造更快、成本更低、质量更高的优点,并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凤凰网财经发现,国内多地正在大力推进这一施工方式。

6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称,武汉一栋建筑面积3292平方米的幼儿园使用了工业化装配方式,从开工到主体完工只需10天,吸引了全国装配式建筑行业50余位专家现场观摩。据介绍,使用装配方式后,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减少一半,但整体施工效率却提升两倍。

此外,滕州、大连、天水等地有关部门也于近期齐发声,要求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

据悉,本次事故所在项目的施工方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中天建设集团自2010年起就与碧桂园展开合作,范围遍布全国24个省市,84个城市,涉及碧桂园36个区域公司。

此后双方合作规模逐渐扩大,中天集团在2016、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碧桂园年度合作伙伴“金凤凰奖”,并在2017年12月与碧桂园签订施工总承包战略合作协议。

碧桂园大力推进“高周转”

凤凰网财经注意到,在建筑行业,碧桂园装配式建筑技术颇为知名。据报道,碧桂园火热的SSGF体系,相对传统的建造方式,SSGF能够更好地控制房屋尺度、精度和内外墙的平整度,同时,新体系免抹灰还能解决如空鼓、开裂的质量通病,简化施工流程已缩短工期。

业内人士分析,碧桂园如此重视装配式建筑,或许与碧桂园正大力推进的“高周转”模式有关。

今年4月,碧桂园一份会议纪要流出。董事长杨国强在该会议上表示,“现在集团高周转太慢,肯定是有问题,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和自己部门检讨”。杨国强称,公司目前的流程要加快,图纸标准化,通宵完成图纸、第二天去报建,摘牌后一天内出规划图,摘牌即开工,投资奖励制度围绕高周转等。

根据碧桂园的奖惩制度,如果摘牌即开工,项目领导奖励20万元,推迟一天奖励递减1万,并相应罚款,超过40天即撤职。如果3个月内开盘,项目领导奖励20万元,超过7个月即撤职。

消息公布后引发舆论热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套高周转的模式的确正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辉煌战果。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碧桂园共拿地7079万平方米,拿地金额2645亿元,规模全国第一,远超第二名万科的2812万平方米。同样来自中指院的数据显示,仅今年5月,碧桂园就在全国拿地75宗,拿地金额200.27亿元,领跑行业,而同期第二名万科仅拿地11宗。

房企融资收紧

全国范围内大力扩张的同时,碧桂园的负债率居高不下。碧桂园2017年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0496亿元,负债合计9330亿元,负债率高达88.9%。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大规模扩张、并购是碧桂园去年负债率增加的主要原因。2017年,碧桂园新增土地达881宗,平均每天获取土地达2.4宗。获取土地建筑面积约1.4亿平方米,总代价约为4794.5亿元。

不过,负债高企也是房地产行业普遍现象。数据显示,综合房地产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仅次于银行和非银金融。一季度13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有近40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80%,占比接近26%,近一半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

Wind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负债率达到79.1%,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高位。在这136家上市房企中,负债超过百亿元的房企总计为67家,占比49%;负债超过300亿元的房企有37家,占比为27%,其中,万科、绿地控股、保利地产位列前三,分别为9786.7亿元、7550.8亿元、5382.1亿元,负债均超过5000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