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佛的神通

再说说佛的神通(欢迎转发!)


注:在这个特殊时期,远远还没过去,请大家千万不要大意。我每天发表认识自性、净化心灵的文章,就是我和大家一起净化心灵。借助于净化心灵,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祈祷中华民族,早日走上文明、幸福之路。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3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2000年后,遵照元音老人的传法嘱咐,随缘授受,方便接引。


佛时时显神通,处处显神通,无一时而不显,无一处而不显。见色闻声,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随缘赴感,皆是佛的大神通,皆是佛的大光明。《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法界全体,尽是佛的清净身,尽是佛的极乐土,尽是佛的广长舌,尽是佛的莲花座。

如是清净身,如是极乐土,如是广长舌,如是莲花座,皆是佛的大神通。这样的大神通,时时显,处处显,只是众生不得见。

众生的本尊,众生的本佛,众生的本来面目,原本就是这样的大神通,原本就是这样的大光明,只是众生不得见。

《楞严经》记载,佛放百宝光,出千叶莲,敕文殊师利,持楞严咒,救度阿难。这不是神话故事,而是真实不虚的事,而是本然如是的事。这样的大神通,这样的大光明,却又不是你依文解义所想象的那个样子。你依文解义所想象的那个样子,那只是你的想象,而不是佛的实际。

我问你,经云:“世尊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复从舌相出无量无数种种色光,普照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这样的经文,你看了之后,是否觉得自己看懂了?你觉得自己看懂了,那是因为你想象了一个广大无边的佛舌头,你认为佛的舌头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认为你看懂了这段经文。可是,在佛教里却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也就是说,凡是想明白的,那就不是真明白,反而是违背了佛义。

我问你,“世尊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复从舌相出无量无数种种色光,普照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这到底是你想象的,还是你亲证的?若是你想象的,那就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若是你亲证的,你就会发现,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你的广长舌。形形色色就是你的广长舌生出的“无量无数种种色光”,就是你的“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若你到了这里,佛不是他人,原来是你“本真的自己”,你便是与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的人。

实言相告,佛经上所说的那些神奇玄妙的事,佛经上所说的那些神通,全在你的妙明真心里,全在你的清净法身里,全是你的神通,全是你的光明,全是你的净土,全是你的庄严。只是你尚未如是见得。

实言相告,《楞严经》中,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境界,那么多的神通,其实,那只是你“本真的自己”。除了自己外,更无第二人。

《大涅盘经》云:“如来法身无边无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云:“诸佛如来,安住法界,犹如虚空,广大无边。”

诸佛法身,广大无边。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十方世界,无尽华严,除佛法身外,更无第二身。禅宗则直言相告:即心即佛,除此心外,更无别佛。法界全体,尽是此心。法界全体,尽是此身。唯此一身,更无别身。唯此一心,更无别心。唯此一佛,更无别佛。唯此一人,更无别人。

诸位仁者,还识得此心否?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返观自见,证悟此心,证悟此佛,证悟此身,证悟此人,去发现这个“原本的真实”。

《楞严经》中,佛放百宝光,出千叶莲。自心实相,本来如是,有什么稀奇?过去诸佛如是,现在诸佛如是,未来诸佛,亦复如是。我们的自心实相,我们的自性如来,亦复如是。

我们学佛,就是要返观自见,去发现这个自心实相,去发现这个“原本的真实”。

诸人的当下,皆是这个自心实相,皆是这个“原本的真实”。既然诸人的当下,皆是这个“原本的真实”,何不从自己的当下,亲见本尊,亲见本佛,亲见这个“本真的自己”?既然诸人的当下,皆是这个“原本的真实”,何不从自己的当下,亲见这个自性百宝光?亲见这个自性千叶莲?

诸佛祖师,无甚奇特,他们只是亲证了这个“本真的自己”的人。这个“本真的自己”,就在我们的当下,放百宝光,出千叶莲,敕文殊师利,持楞严咒,度自性阿难,出自性尘埃。还见么?

我们的自性,朗现万相。无量万相,即是我们的自性心光。若论数量,何止是百宝光?

我们的自性,清净无染。处处无染,即是我们的自性宝莲。若论数量,何止是千叶莲?

佛是我们的心体,光是我们的心相,莲是我们的清净,文殊是我们的智慧,阿难是我们的众生,摩登伽女是我们的幻尘。

我们的百宝光,我们的千叶莲,度我们的自性众生,脱我的自性幻尘。我们的自心妙体,如此作用,如此修行,演绎出这部《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此经之中,人无数,法无数,玄妙无数,光明无数。这么多的无数,总是诸人心源中的事。

诸位仁者,还识得此心源么?

若也识得,则阿难当下成佛。阿难成佛时,无量菩萨,无量人天,则一时成佛。若也不识,那就劳他释迦开无舌口,说无字经,反复叮咛,演说妙法。

诸位仁者,不悟自心,着相见佛,那么,相好庄严的释迦,就是你的烦恼,就是你的摩登伽女。

若也不信,那就看看佛经上是如何说的。佛问阿难出家因缘。阿难说,见佛相好庄严,是故出家。佛说,你着相见佛,故落此难。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阿难着了佛相,落入了佛相,于佛相中,淫躬抚摩,故有轮转,故有此难。这时,佛相便是摩登伽女,这着相的习气便是阿难。终日打佛的妄想,便是攝入淫席,便是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落入这样的魔难,将如何救度?

佛敕文殊师利,持楞严咒,救度阿难。也就是说,以智慧心,持楞严咒,荡尽三十二相,消除一切妄想,恢复我自性的光明。如此之行,便是救度阿难,出离淫席,回归精舍。所以说,若是迷了自心妙体,着了心中幻相,那么,你妄想的那个佛,就是你的烦恼。你妄想的那个文殊,就是你的烦恼。你妄想的那个地狱,就是你的烦恼。你妄想的那个净土,就是你的烦恼。你妄想的那个众生,就是你的烦恼。你妄想的那个因果,就是你的烦恼。乃至你妄想的一切,皆是你的烦恼。

若是回归了自性,立足于自性而见天下,则天下本来太平,则十方世界,本来净土。既然十方世界,本来净土,则更不须舍此取彼,往生极乐。

若是迷了自性,立足于幻相而见天下,则天下便是个乱世,则十方世界,就是娑婆。既然十方世界,是个娑婆,又更到哪里去寻找极乐?

学佛的人,就是依教奉行,回归自性的人,而不是学某种样子。若是学样子,则“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所以说,着相修行恒沙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再说说佛的神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