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帝真的是"傻瓜皇帝"嗎?參考史料,其結果未必

引言

"何不食肉糜"一事,可能是晉惠帝永遠都抹不掉的"黑歷史"了,這件事情主要講的是,在晉惠帝在位執政期間,發生了天災,莊稼顆粒無收,鬧起了饑荒。民間的百姓們沒有飯吃,只能挖野菜,野菜吃光了就吃樹皮,當樹皮都被吃光了都時候,竟然開始吃泥土,因此在這次饑荒中,有大批大批的災民被活活餓死。民不聊生的下一步,可能就是起義造反了,官員們知道事態緊急,迅速的將這個消息稟報給了皇上。

當時的晉惠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聽完了大臣們對這件事情的稟報,很是不解,不過為了表示自己是一個明主,愛民如子,他還是冥思苦想了一番,得出了一個解決方法。於是他對大臣說道:"既然百姓們沒有米飯充飢,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因為此事,晉惠帝一直被人們稱做"傻瓜皇帝"。實際上,除了"傻瓜皇帝"之外,晉惠帝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稱號,叫做"蛤蟆皇帝"。

《晉書》中對此事有所記載:"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後因食餅中毒而崩,或雲司馬越之鴆。"

晉惠帝真的是

晉惠帝

為什麼稱他為"蛤蟆皇帝"呢?是因為有一年夏天的時候,晉惠帝去自己的花園裡遊玩,路過池塘的時候,正巧池塘內有青蛙鳴叫,被晉惠帝聽到了,於是晉惠帝就問身邊的侍從們:"這些池塘之中的蛤蟆一直在呱呱的叫,它們這樣叫是為公還是為私呢?"身邊的侍從聽的是一頭霧水,但是皇帝發問了,又不能不答,所以只得回答道:"這些蛤蟆若是在公家的田地中鳴叫,就是為公;若是在私家的田地裡鳴叫,就是為私。"晉惠帝一聽,十分高興,認為自己是一個公私分明的皇帝。

無論是"何不食肉糜"的事情還是向青蛙問公私的事情,好像都反應出晉惠帝"不太聰明的樣子",但是歷史上的晉惠帝,真的如同現在人們眼中的晉惠帝一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子嗎?其實未必如此。歷史上能成為皇帝的人,有幾個是傻子?雖說皇帝有明君昏君之分,但所謂的昏君,也只不過是輕信奸臣,不善於執政罷了,論起智力方面還是沒有問題的。晉惠帝比起其他的皇帝,可能不是太過出眾,但也遠遠到不了傻子的地步,有很多的歷史事件都可以證明這一觀點。

晉惠帝真的是

晉惠帝陶俑

何不食肉糜?晉惠帝不是個例

晉惠帝是不是傻子,首先來談一下"何不食肉糜"這件事情。晉惠帝口出此言,看似荒誕,將皇帝本人反襯的像是傻子一樣,但與其說皇帝呆傻,倒不如說是當時的朝廷,根本不瞭解民間百姓的疾苦。皇帝不瞭解民間百姓的疾苦,這樣的事情其實是屢見不鮮的。除了清朝時期,有幾位皇帝喜好微服私訪,不喜好駕車出遊外大多數的皇帝基本都是待在宮中的,他們整日裡錦衣玉食,又怎麼會知道百姓生活的不易。

不僅僅是晉惠帝,明朝的末代皇帝,勵精圖治,想要復興大明,那個勤政愛民,被譽為一代明君的崇禎皇帝,也是如此。崇禎皇帝剛剛登基時,陝北地區發生了旱災,百姓民不聊生,吃樹皮、吃野菜,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一眾官員上書請求皇帝賑災,崇禎皇帝架不住大臣們一遍又一遍的勸說,同意自國庫撥銀十萬兩,分發給災民。十萬兩白銀,看似不少了,但當時的災民數量,不下百萬之多!

《明史》中記載到:"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里。三年三月,旱,擇日親禱。五年,杭、嘉、湖三府自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

晉惠帝真的是

"何不食肉糜"

當皇帝下達了這個旨意的時候,就有大臣算了一筆賬,就算這十萬兩白銀完完全全的都落到了災民的手中,也不過只能維持五十天的生計罷了。更何況這些銀子根本不可能分毫不差的落到災民手中。自國庫取出的銀子是十萬兩,但是經過貪官汙吏的層層剋扣,最終能到百姓手中的,不足十之一二。若想真正賑濟災民,平息這場災荒,至少需要一百萬兩的白銀。但是撥出這十萬兩之後,無論官員們怎麼上書,崇禎皇帝也不再放銀了。

崇禎皇帝在位時期國庫空虛嗎?並不空虛,崇禎剛剛上臺,就查處了大太監魏忠賢以及他的黨羽,繳獲銀兩不計其數,當時的國庫是很富足的,拿出一兩百萬賑濟災民,完全不成問題。崇禎皇帝昏庸嗎?也是不昏庸的,人們往往拿崇禎皇帝,與上古時期的堯舜做比較,以突出他的賢明。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補撥銀救災呢?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身居朝堂之中,根本無法切身實地的瞭解百姓的疾苦。這樣一來,晉惠帝說出"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就有情可原了,畢竟他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

晉惠帝真的是

明思宗朱由檢

“八王之亂”下看晉惠帝,他只是生性遲鈍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奪取晉惠帝的皇位。究其根本,"八王之亂"是由晉武帝司馬炎選立繼承人不當造成的,晉惠帝司馬衷生性遲鈍,無法將朝中大權握在手中,導致皇后賈南風專權,干預朝政,進而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產生。"八王之亂"持續了十六年的時間,這場戰亂不僅導致了晉王朝的覆滅,之後的"五胡亂華"也與此脫不了干係。

《廿二史劄記》中記載:"惠帝既立,賈后擅權,殺楊駿,廢楊太后,徵亮入,與衛瓘同輔政。楚王瑋殺汝南王亮,賈后殺楚王瑋,亮與楚王瑋不協。瑋諂於賈后,誣亮、瓘有廢立之謀。"

晉惠帝真的是

賈南風

"八王之亂"期間,晉惠帝並非無所作為,他也曾帶兵打仗,平復叛亂。當晉惠帝司馬衷在感覺到八王之一的司馬顒勢力越來越強大,可能會危及道自己的地位時,曾寫下密詔,交給了劉沈和皇甫重,命令他們帶領軍隊攻打司馬顒,不過可惜的事這個計劃沒能成功。而討伐八王之一的司馬穎時,晉惠帝更是親自率領軍隊,御駕親征,不過同樣可惜的是,這次討伐並沒有成功。

晉惠帝所率領的軍隊,與司馬穎的軍隊在湯陰交戰,晉惠帝一方被打的潰不成軍,四散敗逃。文武百官都跑了個乾淨,晉惠帝自己的臉上也是中了三箭。而此時,只有一位官員嵇紹,不僅沒有逃走,反而是下馬來到了晉惠帝的車上,誓死保衛皇帝。追兵追到時,要殺死嵇紹,晉惠帝懇求兵士,言道嵇紹是忠臣,能不能放他一條生路,士兵不聽,將他殺死了,嵇紹的鮮血濺到了晉惠帝的袍子之上。而當這件事情平息後,侍從想要為晉惠帝洗袍子,晉惠帝卻說,這是嵇紹的血,不能洗。試問晉惠帝若是傻子,又怎麼能夠辨忠奸,寫密詔,親自率兵打仗呢?

晉惠帝真的是

嵇紹

中毒去世,晉惠帝對篡權者構成威脅

晉惠帝究竟是怎麼死的,到現在也沒有定論,史書上記載著他是突然"暴斃而亡"的,不過現在有一種贊同最多的觀點是,晉惠帝司馬衷是被司馬越(或者其他人)給毒死的。這就很奇怪了,若是司馬越自己想當皇帝,毒死司馬衷還情有可原,但是在毒死了司馬衷之後,司馬越並沒有凱覷皇位,親自登基,而是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

《北史》之中記載:"晉懷帝敗,沒於劉聰;聰敗,沒於石氏;石氏敗,晉穆帝永和中,濮陽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護何融送於建業。"

晉惠帝真的是

晉懷帝司馬熾

晉懷帝司馬熾,便是司馬越扶植的傀儡皇帝。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晉惠帝真的是一個白痴傻瓜的話,司馬越酒沒有理由將他毒死,再扶持一個傀儡皇帝了,因為這世上,再難找出一個比傻子還容易控制的人了。而司馬越之所以毒死了晉惠帝,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晉惠帝不是傻子,而且在司馬越掌控朝政的計劃中,起到了阻礙作用。

晉國的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一共有二十六個兒子,雖然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長子去世,次子司馬衷有合法的繼承權,但如果司馬衷真的是一個傻子的話,司馬炎是不可能將王位交到他手中的。所謂的"作弊解題"無非上只能說明司馬衷比較愚笨罷了,並不能表示他就是一個白痴,司馬炎與司馬衷乃是父子關係,身為父親,對於兒子是不是白痴,又怎麼會單純的憑藉一道題來下定論呢?

晉惠帝真的是

東海王司馬越

評價

由以上的種種例子都可以看出,晉惠帝司馬衷並非是一個傻子,只是相較於其他的皇帝來說,司馬衷愚鈍了一些,無法應對繁多冗雜的朝堂事務而已。那麼為什麼傳到如今,他就變成了一個人人唾棄的"白痴皇帝"了呢?這主要還要歸功於歷朝歷代的儒生們,畢竟在儒生看來,實行分封制的西晉,才是儒家推崇的朝代。

不過西晉只傳了四個皇帝,便滅亡了,推崇分封制的儒生,肯定是不會評判分封制這個制度的,所以只能由皇帝身上找毛病了。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作為開國皇帝,沒有什麼好批判的,對他的批判只能是說晚年沉溺於美色,導致選擇繼位者時,立太子不當。

而晉惠帝之後的兩位皇帝,基本就已然徹底淪為了傀儡,朝政大權根本就沒有在他的手中,進行批判也沒有什麼意義,而夾在中間的晉惠帝,就成了他們最好的批判對象。又加之晉惠帝說出了:"何不食肉糜"這句話,更能成為批判的切入點。

所以說,晉惠帝,一個略有愚鈍的皇帝,就因為一句"何不食肉糜",和"官私蛤蟆"這兩件事,在儒家文人的大肆渲染之下,就成功的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瞭解的"白痴皇帝",而既然皇帝都是白痴了,那皇帝身邊有奸臣外戚把持朝政,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就這樣,晉惠帝成為了為封建分封制度弊端所背鍋的"替罪羊"。

參考文獻:《北史》、《廿二史劄記》、《明史》、《晉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