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全称和国名的由来

现如今,全世界有197个国家和36个地区。最长的国家名字翻译成中文后多达16字,是“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主国”,也就是利比亚的全称。第二名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个不介绍,大家也知道,也就是我们简称的俄罗斯,它的国名在翻译成中文后多达15字。几乎很多国家的名字我们都是简化的进行称呼,就比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我们自己都简称为我们是中国。

“日本”的全称和国名的由来

汉光武帝—刘秀


那日本是否是被简称的呢?

其实不是的,日本的全名就叫做日本国(日语:にっぽんこく)其国名含义是“日出之国”。

其国名的由来和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滋养,是密不可分的。据《后汉书》记载,在公元57年时,我国正是东汉时期,日本就派使者拜见当时东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接见使臣,见其面露猥琐,又矮又瘦。当日本使臣说明来意,愿作为汉朝附属,请光武帝赐国名时。光武帝刘秀随即进行赐国名为“倭国”,封国王为“倭王”,并颁发了金印紫绶,金印上刻有“汉倭国王”四个金色的大字。

在1954年,日本一农民在被覆盖的古代宫城遗址的田地里,挖到了此金印。后日本政府经过鉴定和历史核对,把汉倭国王金印列为了国家一级的文物,由此也印证了《后汉书》的记载。

“日本”的全称和国名的由来

汉赐倭王金印


公元三世纪中叶,日本被一个新的首领统治,自称为大和国,自封自己为天皇。由此开启了日本天皇统治的序幕,不过当时的国名依然被统称为“倭国”。

直到唐朝时期,中日交流密切,日本掀起了学习模仿唐朝的浪潮。开始学习唐朝,书籍、建筑、农业、官吏制度以及风土人情。逐渐的对自己的国名有了新的认知,对“倭”字有了深入的了解,明白其含义“猥琐”的贬义,越来越感觉自己国家国名的不好之处。

“日本”的全称和国名的由来

元明天皇

到日本奈良时期第一位女帝上任,元明天皇,国内的改国名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元明也倍感压力,最后决心修改国名。但是,国名非朝夕能够想出的,苦恼良久之后。一位大臣尽言,说:“大唐以万国中国自称,我们乃大唐之东,此为日出之地,那和不叫做日本,有日出之国含义。”倭王甚是欢喜。

在之后为了加强皇位与国名的联系和强调皇权的至高无上,能更让人信服。每朝每代都为会完善其国名和皇权的神话故事,以加强皇权的统治。也是日本名称的简单化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