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這篇文章的策略,曾幫助過美顏相機獲得過持續每月百萬級的用戶增長,並且多次分享過,反響都比較好。希望通過我沉澱的一些增長方法,讓大家能全盤瞭解最近火熱的增長崗到底在做什麼?增長和產品有什麼區別?

首先,請大家帶入一個角色,現在讓你負責整個美顏相機的增長team,老闆給的任務就是提升DAU,你會從何入手?通過美顏相機的幾個案例,把感悟五個比較深刻的點分享給大家,在做很多增長項目過程當中,或許能有啟發和幫助。

可能你一開始就會想到了裂變、拉新,想找問題,想到某個策略等等,但增長並不是某種策略,是一種系統化的科學流程,是一種確定目標,選擇關鍵問題,找到增長路徑的系統能力。

1. 為什麼不直接拿DAU當目標?

當然每個業務的目標都是DAU等等指標,但是增長不應該直接拿大目標當成北極星指標。

DAU、留存很大,與多種因素相關,盯著大目標策略會散;DAU增長不一定意味著好的方向:買量、節日、活動;

DAU幾乎和留存率相反;

2. 沒有找到正確增長的目標「北極星指標」,成立的條件:

與留存率正相關,並體現用戶真實活躍度;體現產品的價值;

符合行為週期,可拆解公式;

所以對於美顏相機來說,北極星指標應該是周保存用戶數, 原因:

相機產品只有完成拍照/保存,用戶才能體會產品價值 – 激活時刻,當沒有完成拍照保存,那麼產品的價值就是打折的;與留存率成正相關:保存人數越多,留存率越高;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根據北極星指標,確定增長公式,如下: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確定模型公式之後,又有兩個問題:

1. 影響因子那麼多,先做哪個?

數量級:周新增用戶數、周留存用戶數、周召回用戶數;轉化率:預覽率、拍照率、保存率;

2. 為什麼一開始沒有選擇去做新增&數量級?

當時,美顏相機的流失速度遠大於拉活和新增速度(流失速度是新增速度2倍以上);並且新增和數量級的事情,成本高、難度大、週期長;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把流量比喻成桶裡的水,整個桶是有大窟窿,是漏的,而這時候選擇去做新增&數量級,性價比是很低的。

所以我把增長路徑分為了三個階段,分別重點放在哪些問題和事情上: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兩個決策方法,去梳理自己要做的事情。

1. 以定量的數據增長模型為主線,梳理產品流量地圖,漏斗、模型等,從數據的角度挖掘機會點。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2. 以用戶決策心理因素為輔線,梳理用戶層級遷移的心理決策因素,思考每次躍遷決策的是什麼問題,影響的因素是什麼,從而挖掘機會點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低垂果實,就是低成本、成功概率高、效果明顯的決策。找到低垂果實是增長起步階段的重要事件。怎麼找?定量看數據找到薄弱點,或者定性用戶調研發現問題點。

在這個案例中,北極星指標是保存用戶數。已知現有用戶的預覽率、拍攝率和保存率(不同功能的滲透率指標),發現預覽率比預想低很多。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預覽率指的是點擊相機後拍照之前看到自己的面孔的比例,現在流程是用戶一打開相機,是首頁,並不是直接看到自己的臉。而由於億級用戶習慣和千萬營收,首頁幾乎是跨不去的坎。怎麼解決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呢?

  • 讓用戶進入美顏相機最短時間內看到自己,拍出好看、滿意的照片,能提高激活率和留存率;
  • 新用戶、迴流用戶(超過30天沒回來而今天回來了的用戶)路徑因素最大,為搖擺用戶,必須X秒內完成關鍵行為
  • 提高留存延長生命週期,能彌補首頁廣告價值

在AB階段時,將用戶分為了三類用戶,進行去掉首頁實驗,分別觀察拍攝率、多日留存率的變化。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可以看到對於迴流用戶,無論是拍攝率還是多日留存率有顯著提升,假設基本成立,但廣告收益如何度量?

其實無非是一道計算題: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時間拉長來看,必定存在拐點,K1*B>K2*A+K2*B,廣告收益成正向上(可以點開大圖詳細看看)

最終,無論是商業部還是老闆都認可收益價值,並將實驗對迴流用戶生效,而最終實驗效果也是巨大的提升,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低垂果實案例,難度和成本並不高,關鍵在於發現、實驗和估算方法。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在提出想法的時候,需要跳出原來的思維框架,站在全局去思考所有的策略,儘可能找到影響面最大的點。

美顏相機對比競品,最大的優勢是上X億的存量用戶,幾倍於競品,而當時美顏相機已優化和擺脫了過假的效果,甚至在「美」有更進一步的理解,急需讓用戶重新認識年輕、時尚的美顏相機;而PUSH是用戶召回和重新認識產品重要的手段。

  • 可觸達用戶一般是月活2倍左右,而我們卻只有月活1/2,這裡空間至少X千萬
  • 推送打開引導沒有做(預估是比同類產品低20%),這裡空間至少X千萬
  • 推送總量過少,擔心用戶反饋多
  • 點擊率、激活率過低

依然分三個階段進行: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PUSH可優化項非常多,開始前先需要建立反向指標:卸載率,投訴率。為了可控,將用戶根據RMF模型(Recency:近X天才有保存行為、Monetary:30天內保存累積次數Y、Frequency:30天內有Z天有保存行為)高低值,交叉出8個人群,針對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優化手段,保證數量級和轉化率情況下,卸載率和投訴率不增加。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增長產品不是在玩數字遊戲,本質上依然是產品經理,離不開用戶、需求、場景,只是增長產品經理從更有邏輯和理性的方面,將用戶的產品價值和用戶價值放大,即為之「放大鏡」。

而當時我們TEAM的作用其實概況起來就是:最快讓用戶覺得自己美!

作為迭代很久的老產品,在架構上有許多遺留的問題,導致很多高留存率、高保存率、口碑很好但很少用戶知道的功能 (稱之為寶藏功能),其中之一叫「質感大片」。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這個功能是訪談中意外發現的,有令人驚喜的⼝碑,特別在年輕流失用戶群,安利成功率很高。相比於沒使用過質感大片的用戶,使用過質大片的用戶保存率提升了14%,次日留存率提升了5%。

其中的問題時:路徑太長、濾鏡重點沒有突出,而做的方法就是: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為了更好理解用戶的場景,根據RMF模型,將用戶分層後,會抽象出核心問題:R值比較高,代表經常回來,而F和M又比較低,說明用戶沒有理由和場景去拍照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嘗試各種方法幫助用戶找到理由和場景去拍照: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美顏相相機也是第一個嘗試積分系統的相機類產品: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直到離開美圖也沒能徹底思考明白:如何將照片中產生的情感量化下來,讓產品與用戶產生情感聯繫。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當時想了各種方法,希望在產品內幫助用戶建立情感賬戶: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大家總以為團隊有了專門的增長產品之後就是萬能的,一定能給產品帶來增長,但增長的成功率20%都不到,在不斷迭代和試錯中才能找到希望。

拆解億級產品用戶增長實操案例

但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不是learn or win ,而是learn and win,增長team一般是團隊中壓力最大的,施壓、焦慮和痛苦,但這句話提醒著增長產品們,必須抱著必勝的信心才能找到突破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