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严重时,会发生癌变吗?

冯学余


结肠炎的含义较广,可以分为特异性肠炎和非特异性肠炎。特异性肠炎主要是指细菌病毒、食物中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肠炎,发病急,但病程较短,这类肠炎是不会癌变的。另一类为非特异性肠炎,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疾病病因不明,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属于慢性炎症。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癌前病变,有癌变的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的几率多大?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少部分涉及整段肠道。虽然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癌前病变,但概率较低,整体发生率大约3-4%,癌变率与病变范围和病程长短相关,病程越长(超过10年),范围越广(侵犯整个结直肠),癌变率也越高。



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果病史较长,应在10年后每年复查一次肠镜,且应积极治疗,治疗能降低癌变率。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水杨酸制剂(长期服用)和糖皮质激素(加重时控制症状),这种慢性肠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患者应树立信心,长期坚持。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经常有患者和我抱怨,说结肠炎反复发作,怎么治都不好,都不想做人了。确实是,结肠炎迁延不愈者很多,病情可延续几年、十数年不等,每天受腹痛、频繁大便等问题困扰,还担心着哪天会出现癌变现象。

我们通常说的结肠炎,其实主要包括两种: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两者在许多方面很相似,如:病因不明确、年轻患者居多、临床症状相似、治疗方法相同等。

一、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多数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部分患者累及全结肠。表现为慢性腹泻、脓血便、下腹痛等;但出现爆发加重时可出现频繁腹泻、脱水、贫血、发烧,甚至低血压、心率快等休克表现。许多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有一定的关系。外国学者Ekbom等对311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做长期随访,发现结肠癌的发生率达3%,是正常人群的5.7倍。在患病初期的10年内极少发生癌变,但超过10年后发生癌变的几率会逐年上升。

二、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诱发大肠癌的报道虽然偶有出现,但因为没有十足的证据说明就是克罗恩病引起的癌变,所以目前仍存在争议。

克罗恩病表现为慢性腹泻、右下腹或脐周阵发性疼痛,一般出现便血症状不明显,仅为大便常规隐血阳性。在病变后期出现肠腔狭窄时,可出现肠梗阻表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因为目前部分医院难以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所以会让部分人担心会不会出现癌症,曾医生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消除心中芥蒂。而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者,特别是一些青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发作>10年者,需要每年,甚至每半年定期复查肠镜。如果出现癌前病变,则要早期手术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你好,我是一名胃肠外科医生,结肠炎起病大多比较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容易反复发作。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



结肠炎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毒性肠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病人,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容易易并发肠穿孔。

第二,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的病例,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排除肿瘤,鉴别良恶性。



第三,肠穿孔: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左半结肠,会引起急性腹膜炎症状,需要急诊手术处理。

第四,肠息肉、结肠癌:结肠炎超过五年,肠道溃疡面或糜烂面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异常增生,引发肠息肉,肠腺瘤样息肉癌变率极高;另外,部分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或病史超过10年者多见。



结肠炎需要正规治疗,不要忽视,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加重可能。

关注个人头条号《胃肠健康科普ZZPO》,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胃肠健康科普ZZPO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癌前病变。时间长了容易发生癌变,需要定期复查肠镜。

我国一项研究表明,病程10,20,30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为1. 2% ,3. 6%和14. 4% 。

看到这些数字,你是不是就不那么害怕了呢?结肠炎经过正规治疗后,癌变率会更低。

下面来说一下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对结直肠癌的影响:

(1)饮食:已有多项研究证明以摄入大量肉类、脂肪、糖和甜品为特点的西式膳食模式可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高纤维饮食(水果、蔬菜)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但膳食模式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还受性别、遗传等因素影响。

(2)吸烟:吸烟人群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1. 27倍,结直肠癌风险随日吸烟量、烟龄和累计吸烟量的增加而增高,烟龄>50年的人群发病风险比不吸烟人群增加38%。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可随戒烟时间的延长和戒烟年龄的提前而降低

(3)超重或肥胖:大量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及癌变过程。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个单位,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19%;腺瘤发病风险独立于种族、地理分布、研究设计、性别等混杂因素。

如果觉得回答让您满意,请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

本文参考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北京)”


齐新颖


首先结肠炎的分类主要是有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无论是何种的结肠炎,其临床上的表现都是以腹痛,腹泻,粘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

结肠炎之所以让很多患者感到苦恼,主要是因为结肠炎的除了临床表现反复之外,而且对于结肠炎的治疗也是较难的,其次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结肠炎的病程长,很多患者藏起的受到肠炎的困扰,从而失去了治疗的信心。

要说结肠炎具不具备有癌变的风险,小克认为还是要从结肠炎的分类来说起,对于一些单纯的感染性结肠炎,其实是不存在有恶变几率的,但是对于一些溃疡性的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来说,都是和结肠癌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小克的建议是对于本身肠道就不好的患者,还是应该在早期进行肠镜的检查,明确肠道疾病的类型,再进行相应的检查,对于一些存在有恶变几率的肠炎,应该积极重视,行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但是各位肠炎的患者也不需要过分的担心说只要是肠炎就一定会恶变,因为炎症恶变的几率虽然存在,但是并不广泛和普及,所以各位结肠炎的患者主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心态放正确,以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定期的检查,按时的治疗来应对结肠炎。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克大夫


很多结肠炎患者把大便不成形、腹泻都没有当一回事,特别是中年人和青少年,腹泻的时候就吃中药或西药止泻,很快结肠炎腹泻的症状就得到控制,饮食生活习惯方面依然不注意,经常喝酒、熬夜、疲劳、生冷辛辣食物等刺激肠黏膜。直到发现每天大便次数多了,大便说来就来,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一吃就腹痛拉肚子,而且大便还有黏液,甚至有时大便还会带血,到医院做肠镜检查,原来不是普通的肠炎,而是结肠炎,又被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

一旦患上结肠炎,是一件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每天大便次数,大便说来就来,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很难受。不少结肠炎患者中医西医看了无数,中药西药吃了一萝筐,都是用药有效,停药不久,结肠炎又会复发,这是因为没有对症结肠炎的真正病因。

现在好了,微生态免疫学家研究表明: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跟肠道免疫功能下降,肠黏膜受损息息相关。所以无论是中药或者西药治疗结肠炎都是很难断根的。

对于结肠炎的治疗国内一般主要就是消炎杀菌,无论是采用中药,还是西药,起作用的是抗生成份,在消炎杀菌的同时,也会错杀肠道有益菌,进一步破坏肠黏膜表面的“菌膜屏障”,破坏肠道免疫力。虽然杀灭了有害菌,暂时缓解了结肠炎症状,但是,失去了有益菌的保护,一旦把药停了,有害菌又会卷土重来,结肠炎复发如初,甚至发展成更加严重。

基于结肠炎曾经不理想的治疗结果,西方发达国家现在主张以超活性,高含量的双歧杆菌治疗结肠炎,而且临床数据表明,这种方法治疗结肠炎的效果远远要超过传统的药物治疗法。

这种治疗结肠炎的方法也广泛适用于国内,目前有一种超活性,高含量的青春双歧杆菌国产益生菌活菌一号对结肠炎效果也是特别好,每天给结肠炎患者补充两袋到三袋活菌一号,一般一个星期左右,结肠炎症面、溃疡面上会恢复由双歧杆菌和黏液组成的“菌膜屏障”,它就象包扎伤口一样,有了这层青春双歧杆菌“菌膜屏障”,结肠炎症溃疡面受到的刺激侵噬就会大大减少,这非常有利于结肠炎的康复,一个月左右,肠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得到恢复,肠道菌群得到改良,大便开始成形,大便的次数逐渐减少,结肠炎症状基本上可以消失。

此外,超活性高含量的活菌一号进入肠道后,能快速抑制住肠内有害菌、病毒等致病原体,减少有害菌对结肠炎症面的侵噬,不伤有益菌。

通过活菌一号免疫疗法调理好的结肠炎不容易反复,这是源于“菌膜屏障”的修复和肠道免疫力的提高。

活菌一号益生菌目前我自己本人,还有我家人都在吃,吃的效果特别好,结肠炎患者可以试一下,活菌一号可以在淘宝上面买到。


阳光生活吧6688


  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按照其走行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结肠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炎症性改变,消化系统的一些慢性炎症改变的存在,久而久之可能会诱发癌变。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其中结肠癌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目前关于各种癌症的发生发病机制都在研究之中,结肠癌的发生和长期炎症刺激、日常饮食习惯、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外界理化因素刺激等都可能有关系,临床经验也表明,在少年时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中年后大肠癌发生率比正常人要明显升高。

  结肠炎有很多类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的癌变关系最为明显。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病因至今还不是很清楚,属于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乙状结肠最容易受累。该病可能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遗传和免疫失衡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久治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10年-20年后发生结肠癌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慢性结肠炎导致的肠息肉,也是大肠癌发生的潜在诱因。肠息肉有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大肠癌变主要来自腺瘤样息肉型。所以炎症引起的腺瘤样肠息肉、多发性息肉都需要尽快使用肠镜去除,防止引起癌变。

  预防大肠癌变一定要合理安排饮食,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果蔬、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少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预防大肠癌变,一定积极治疗现有的疾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预防大肠癌变,一定要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高危人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