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見過“大世面”的國寶解開了一件歷史懸案

1976年的3月,陝西臨潼縣零口鎮南羅村的一個挖井現場,幾個村名正在田裡挖井,沒挖多久突然井底就發生了塌陷,不但沒有打出水來,打井的工具反而全部被埋了進去。這裡怎麼會有深洞呢?該不會有古墓吧。

村民們的覺悟也很高,就趕緊報告給了當地政府的有關部門。考古隊的專家們很快就趕了過來,經過一番仔細地勘察之後發現,這個地方並不是什麼古墓, 它其實是一個藏寶洞,也就是一個埋藏著寶貝的地窖。後來經過發掘,裡面竟然出土了151件青銅器,根據它們的造型風格和材質,專家們大致推斷它們是商周時期的作品,具體是什麼時代什麼年月的,一時之間也無法確認,直到一個厲害的傢伙出現。

一件見過“大世面”的國寶解開了一件歷史懸案

這個青銅器叫做“簋”,是裝主食用的,相當於咱們現在地大飯碗,也就是缽。但是要是吃飯用的,那麼這個簋的個頭似乎也太大了吧。利簋通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這顯然不是用來吃飯的,那麼它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到了商朝的後期,它成了貴族祭祀天地用的禮器了。而到了周朝,這個簋的用途就有了嚴格的規定,它必須得跟鼎搭配著使用,數量也有講究,按照《周禮》的說法,天子在祭天或者祭祖先的時候,要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這個數字不能搞錯,負責就是僭越,否則要殺頭。

一件見過“大世面”的國寶解開了一件歷史懸案

不過這個地方出土的青銅簋就這一件,顯然不是周王朝鼎盛時期的作品。那它究竟是什麼時代的東西呢?它上頭的銘文解釋了這一切,四行33個字:“武王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把一切交代的是清清楚楚,而且它解開了一個考古學家們都沒有弄明白的千古懸案。

一件見過“大世面”的國寶解開了一件歷史懸案


那麼銘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大概的釋意就是:周武王征伐商紂王。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佔領了朝歌。在第八天後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論功行賞,賜給右史利許多銅、錫等金屬,右史利用其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紀念先祖檀公。由於這個簋的主是“利”,所以專家給這個青銅器取名“利簋”。

那麼銘文裡的這個王到底是誰?只要把他的身份弄清楚了,那麼這個利簋的製作年代也就清楚了。根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 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的認定。根據史料和地下文物,他們絕的這個王不是別人,正是著名的“武王姬發”。這個所謂的“徵商”就是著名的“牧野之戰”。

一件見過“大世面”的國寶解開了一件歷史懸案


根據《史記》記載,在這場戰爭當中,帝辛(紂王)發兵共七十萬。但是,還有一些歷史文獻記載是十七萬。在《詩經·大明》稱:“殷商之旅,其會如林”。對於,這場戰爭的具體人數,我們是無法做出準確的判定的,不過根據上面的描述至少可以說明這場戰爭是非常浩大的。不過牧野之戰究竟是發生在什麼時間我們是無法確定的,輝煌偉大的周王朝究竟是那一天建立的,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直到這個利簋的出現,一切都解開了。

一件見過“大世面”的國寶解開了一件歷史懸案


利簋上並沒有記錄時間,那麼專家是怎麼推算出來的呢?專家先是採用了碳十四檢測法,把西周初年遺存出土的碳樣進行了檢測,框定出武王伐紂的戰役發生在公元前1050年至1020年這個年代範圍之內,接著天文學家根據銘文當中所記載的“甲子日歲星”,也就是木星中的天文現象,參照《國語》記載的天象記錄,精確計算出了武王伐紂的時間是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可以說利簋的出土徹底解開了這個歷史懸案。刻下了商周的時間界碑。

利簋的出土不僅讓我們瞭解到了商周的更替年份,還能通過這麼一件出土的文物和文物上千年不變的文字,來和三千多年以前的祖先們進行交流,這個過程實在是讓人感覺到妙不可言。而這也是這些國家寶藏最最珍貴的地方。您覺得呢?

一件見過“大世面”的國寶解開了一件歷史懸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