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財務報表是否做了假賬?

我們知道,資產負債表上有一個項目:商譽,正常情況下,它用來反應企業的溢價收購。但是,實際看報表就知道,企業並不喜歡這個項目數額巨大,因為這可能意味著收購是無利可圖的,不是明智之舉。不放商譽的話,就要變成其它的資產,這是不是也是變相的虛增資產,而且肯定是符合會計準則。再比如減值,對於那些無法在市場上找到可參考定價的資產,減值測試是浮動範圍很大的一項事務,同樣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在會計政策允許範圍內,也有很大操作空間。假賬則是完全的虛構業務。即便是現場審計,對原始單據抽樣,也不能保證可以發現所有的問題,單純地看財務報表,那就更難了。如果一定要找證據,或者可以從幾個典型的維度發現蛛絲馬跡。

公司財務報表是否做了假賬?

從報表數據披露的目的反推可能造假的動因。比如ST*的上市公司,有扭虧為盈的需要,那就優先重點關注收入造假。為了申請貸款提交給銀行的報表,就是改善償債能力指標的需求,可以重點看資產狀況。典型的做法是虛開發票,就可以看主要客戶發生額,再結合該客戶的企業狀況分析。比如A客戶所在行業明明是淡季,卻採購量增加,A客戶以前都是開增票,突然變成開普票。有異常就有貓膩。

結合同行業其它公司數據看。通常可能會認為業績越好IPO審核越容易,其實並不然,IPO審核時,會關注企業的業績指標,但明顯高於同行業的排隊企業,除非有足夠的證據,否則很容易被認為是業績造假。所以,這種對比方式在看其他財務數據時,同樣可以參考,除非有足夠證據,否則太過於耀眼的數據也可能是有水分的,典型的如毛利率、週轉率。

先看那些不容易造假的數據。報表中的有些數據,有容易找到參照的依據,不容易虛構,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出企業的基本狀況,再看其它數據是否有異常。

最後看報表間的勾稽關係。現金流與應收之間的關係,利潤與現金之間的關係,存貨與利潤之間的關係。

此外,從財務核算的角度,還有一些與確認成本相關的小技巧,可以留意用來檢驗報表數據的質量。

  1. 先看折舊、水電氣這些。這個是可以根據資產規模和產能大概估算一個範圍出來的。比如資產當年的折舊額,佔到總資產非常高的比重,那很可能就是有異常,可以重點再去排查下。還有就是水電氣,因為價格是比較明確的,可以根據價格算出來用量,如果用量跟產量不匹配,那也值得注意,當然,這要求對製造企業比較瞭解,知道比較準確的成本構成。
  2. 還有一項比較好判斷的是人工。這個也是有參考的數據,我們知道阿里、騰訊這樣的福利非常好的公司,平均工資大概是多少,然後用人工和人數去對比,也能得到平均工資,如果都能比騰訊阿里高,那就貓膩大了去了。
  3. 還有就是成本費用。可以初步根據進項稅額去反算,但只能看個大概。至於其他一些銷售費用、招待費之類的,那是沒邊的,不太好判斷。但因為會計核算有借有貸的原則,還可以將費用結合資產項目去看,如果在資產負債裡,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之類的項目很大,可能也會有問題。

財務報表是公司給投資人的一份業績報告,當然是越好看越好,所以財務報表的數字與真實的企業現狀之間總是有那麼些差距,這個差距,可能是報表製作者做了假賬,也可能是報表編制者,合理地利用了財務估計的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