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全預約”看病方便嗎?患者:不用一大早排隊,延長處方少跑醫院

“門診全預約”看病方便嗎?患者:不用一大早排隊,延長處方少跑醫院

患者進醫院需測體溫、出示隨申碼等無需排隊。 /晨報記者 潘文


“我上次看病就預約好了,今天大概花了1小時就全部完成了。”3月10日下午兩點半,前來上海市中醫醫院複診的任老先生揹著4大袋中藥走出了門診大樓。

近期,滬上多家醫院陸續發佈消息,醫院開啟“門診全預約”模式,就診前需提前預約好普通門診或專家門診的號源。疫情期間應該如何就醫,“門診全預約”方便嗎?

不用一大早來排隊搶號

“請出示隨申碼綠碼。”昨天下午,記者在上海市中醫醫院現場看到,陸續有患者前來就醫,進入醫院前需測量體溫、出示隨申碼或者填寫流行病學篩查問卷,無需排隊無需等待即可進入門診樓。走進門診大廳,入口處擺放著“門診就診須知”,掛號處、取藥處部分窗口前有少量患者在排隊,等候的座椅被膠帶隔開,上面貼著“注意間距”的顯目提示,等候取藥的患者隔位而坐。

“我預約過了。”下午1點多,患者任老先生來到掛號窗口掛號,拿到了肺病科下午的12號。任老先生是肺病科的“老病人”,已經看了一年多時間,兩週前,他前來複診時通過“診間預約”預約好了昨天的就診時間。

據悉,上海市中醫醫院從2月14日起實行門診全預約制,普通門診、專病門診、特需門診都需進行預約,預約時段按30分鐘計。比如患者預約10點到10點半就診,就不需要一大早過來搶號了,按預約時間段來就醫即可。

上海市中醫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唐曉丹告訴記者:“除了‘診間預約’,中醫院還有多種線上預約方式,包括中醫院微信服務中心、上海市互聯網總醫院平臺、導醫通等。為了儘可能不影響患者就醫,目前中醫院也支持現場預約,現場安排有行政等部門抽調過來的志願者,可以現場指導患者進行線上預約。”

記者瞭解到,目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等滬上多家醫院均已開啟“門診全預約”模式,支持多種預約方式。比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門診服務號3月1日發佈消息,門診預約途徑包括微信預約、診間預約和現場預約。

處方從14天延長至28天

任老先生有氣喘的毛病,平常每半個月就要來醫院複診一次。“今天我特別和醫生說了下,特殊時期能不能幫我開一個月的藥,這樣我可以少出門、少來醫院,醫生說可以。”開好藥後,醫生又幫他預約了下個月的複診時間。隨後,任老先生去繳費取藥,十幾分鍾後,就拿到了4大袋中藥。

唐曉丹介紹說:“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我們在門口安排了工作人員作為志願者,指導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預約。同時,中醫院的特點是老年病人多、複診率高,對於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要長期中藥調理的患者,我們會適當延長處方,讓患者少跑醫院,如處方從14天延長至28天。對於外地不方便來醫院的患者,醫院還開通了網上諮詢,沒有特殊情況的患者可以在當地配藥。”

為何實行“門診全預約”?唐曉丹表示,預約就診主要是為了避免人員聚集,保障疫情期間門診工作有序進行,還可更合理地調配醫療資源。“以往每天上午8點到10點都是就診高峰,現在預約把就診時間段排好了,大家就不會聚集到一個時間來就醫,也不用一大早過來搶號了。”

分散人流,減少扎堆看病

“從正式復工起,我們門診所有科室一直都開放的,只有部分容易形成氣溶膠的操作停了。”唐曉丹說,“目前中醫院日均門診量3000多人,是原來門診量的一半,相對來說人還是比較少的。”

門診量下降,再加上預約就醫分散人流,就醫等候時間也減少了。唐曉丹介紹,目前按預約時間段來就診,不需要排隊等很長時間,從進醫院測溫到配好藥離開,30分鐘到1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之前所有門診也可以提前預約,專家門診預約率達50%以上,總的門診預約率在25%左右。以前不需要門診全預約時,很多病人為了搶號,尤其是一些專家號,會來得很早,五六點就來了,但要等到10點到11點才能看上病,所以要等很長時間,普通門診也常需要兩三個小時。”

唐曉丹介紹,“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申報互聯網醫院,如果申報成功,之後一些複診患者,比如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就不需要來醫院,通過互聯網就可以線上看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