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談茶》168期:夏茶產量大,它做基料的拼配茶,品質如何?

上期我們聊了普洱茶不同產地茶的拼配以及不同年份茶的拼配,今天我們接著聊不同季節茶的拼配和不同等級茶的拼配。

不同季節茶的拼配

大家都知道雲南茶分三季,一個是春茶;第二是夏茶我們也叫雨水茶,這一季的茶產量是這三季中最高的;第三就是秋茶,秋茶是三季茶中產量最少的。從品質上來說,毫無疑問春茶的品質是最好的,其次是秋茶,再就是雨水茶。

《老徐談茶》168期:夏茶產量大,它做基料的拼配茶,品質如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雨水茶的產量是最大的,反而我們在市場上從來都沒有看到過誰家的茶標明是用雨水茶做的,這麼多雨水茶到底去了哪裡呢?告訴大家大致有三個去處,第一做成了比較低檔的綠茶(這是雨水茶最主要的去處),第二就是製作成了熟茶,第三是製做成了普洱生茶。

用雨水茶製做普洱茶,絕大部分涉及到了拼配。通常而言,就是用雨水茶作為基礎料,再拼配進去一些春茶或秋茶。也有用春茶和秋茶同時拼配進去的,這樣的拼配改善了雨水茶的品質,使茶的香氣 、茶味的飽滿度、茶韻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提升。

《老徐談茶》168期:夏茶產量大,它做基料的拼配茶,品質如何?

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過去大家看易武茶,分辨易武茶一個餅拿過來,茶餅上面茶梗比較多、長長的,條索比較的散、粗,顏色比較的深,尤其是存放個5、6年後,顏色就更加深。其實這一類的茶就是用雨水茶作為基料,拼了部分春茶和秋茶製作的,它存放下來的效果也還不錯,這就得益於拼配。成為一代易武茶經典的96真醇雅號和99順時興就是應用了部分古樹茶(當時稱為大樹茶)的春茶和秋茶相拼配。

這裡要說明一下:有關拼配秋茶這一點是有爭論的,我個人認為確實是拼了秋茶,這從葉底上可以明顯看出來。但並不妨礙這兩款茶在普洱圈中的地位。

由此可見春茶和秋茶相拼,對茶本身的品質影響並不是特別大,而用雨水茶作為基料拼配出來的就會差一些,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我建議大家儘量避開用雨水茶作為基料製作的生茶。


不同等級茶的拼配

不同等級茶的拼配就是利用不同等級茶的不同特性調製出一款均衡性比較好,性價比較高的茶出來。高等級的茶香氣高、韻味好,但層次感不夠豐富、耐泡性也比較的差。中、低等級的茶層次感就會比較豐富、耐泡性也會比較的高。因此,過去的那些大廠用這種工藝去拼配茶,無論是生茶還是熟茶都有廣泛的應用。

《老徐談茶》168期:夏茶產量大,它做基料的拼配茶,品質如何?

我們來舉例說明一下,大益的7542就是以3、5級茶為基礎料,拼配少許的7~9級茶為輔料,再用1、2級茶灑面壓制而成。另一款經典產品7572是以6、7茶做為基礎料,拼配部分8 、9級的粗料,再以高等級的金芽細料灑面壓制成餅。可以由此看出,不同等級茶拼配的重要性。

《老徐談茶》168期:夏茶產量大,它做基料的拼配茶,品質如何?

但這種方法大概到了2006年以後就有變味了,一些小廠或不良商家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製作包心茶,怎麼做呢?就是將品質差的茶甚至碎沫(就是茶的茶沫)做心,再用看相好一些的茶作面,坑了不少的茶友。最近幾年來,這種拼配的方式基本上已經退出了生產環節,但在市場上,過去生產的這些茶依然在流通之中,它們中的大部分都變成了所謂的中期茶,大家都知道那個價格還不便宜。

大家在看中期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要謹慎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