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爆棚、口碑扑街的53集大剧《安家》,槽点都有哪些?

珍珠大笑


【大剧《安家》:朱闪闪是个什么鬼?】

由知名作家六六担任编剧的53集大剧《安家》播出34集了,豆瓣上的评分一路走低,从开始的6.5分快降到不及格了。

且不说抵制女主的人不在少数,吐槽者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剧情设置槽点多,不象“精工制造”,反应到剧中人物塑造上,就显得有些怪怪的。朱闪闪就是安剧一个槽点。我们来看看她“倒底是个什么鬼”。

01

朱闪闪初始露脸,给人印象不是一般的差:

一是生长的窘迫环境,并没有激发她的进取心。

全家挤住在上海逼仄的老弄堂里,房屋狭小到连一张床都放不下,从小住在壁橱里的朱闪闪人称“壁橱公主”。在这样的环境成长、生活,她却不敬业,不勤奋,没有奋斗精神,整天不想着怎么干好工作。

二是一身负能量,整天没个正事。

上班时间闲聊、画妆、算命时眉飞色舞,一说工作就蔫了。领导交待工作不合自己心意就大喊大叫,牢骚满天飞。发宣传单,一打一打扔进垃圾箱里,还偷偷去咖啡厅逍遥。所以,进店两年了仍然没开单。

三是不能正视自己,为人做事没规矩。

事儿事儿的,什么事她都要插一嘴,好像是本店大咖,其实幼稚可笑。

你庸俗点算不得什么大错,但讨厌就不好了;美女就是任性,但过犹不及就会招人烦了。

这形象,简直是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啊,然后还脾气大,毛病多。这种人在职场上不是没有,但其存在往往都是有特殊原因的。

于是我就猜想:这个朱闪闪是在总公司有后台,还是徐姑姑的远亲?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展开,这些猜测都被否定了。

又猜想:那么她是万人迷?也不对,她真不是那种类型,人缘还行,也只是因为和大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而已,至于迷倒全店,至少从前三十集来看,显然不是。

职场能容忍这样的人吗?你是店长你能忍?我不信。

可以说,有了这个“开心果”,观众反而更不开心了。

02

到了第十二集,两位店长终于有机会谈谈朱闪闪了。房似锦一定想知道,按行规三个月不开单就该走人了,朱闪闪凭什么?

徐姑姑说,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她来到店里上班只有一个目的:找一位有房有车的男人托付终生,找到了就走。她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即便出去跑业务没有好消息也不会往心里去,乐观情绪也感染着其他员工。

王子健有一次被隔壁店长撬了单,心情很郁闷,朱闪闪就围着王子手舞足蹈,终于把小建建逗开心了。

编导还通过佛系的徐姑姑道出朱闪闪的价值所在:“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一定要用开单来体现吗?如果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变成了狼,那得多无聊。所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不仅仅是赚钱,还有乐观,开心,鼓励和被依靠。”

开心了,只是太廉价。

也许,作者想让房似锦接受“朱闪闪是全店的吉祥物”这个梗,但我们恐怕不能认同,觉得这个梗真的不怎么样。上面这些人设,编导们有点想当然。店里人人喜欢吗,未见得,顶多算个人畜无害吧。

但是,职场的铁律怎么办,无视吗?

03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这就是朱闪闪让人并不觉得放松之处。

你尽力了,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熙熙攘攘大上海,“壁橱公主”也是有一点的,我想其中的多数还是进取的,有朝气的。

而房中介是有成本的,两年不开单,最后要由房店长拉着才勉强开了“准第一单”,可能吗?离实际远了些吧。我觉得文学艺术高于生活的特性,不该是这么呈现的。

而朱闪闪这个人物因为少了立足实际这个根,不容易让人接受。

看到三十二集时,忽然觉得,吃定王子对朱闪闪来说也许是个好归宿,只是前面的那些个铺垫也太浪费了吧?

记得曾在《羊城晚报》看到褒扬编剧六六的话:“笔下的人物每个都个性鲜明又十分逗乐。”从《安家》的前半部看,也许未必;从朱闪闪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看,也许未必。

本来的一些期待并没有到来,剧情开头的种种疑惑也未见澄清。表现在人物塑造上,朱闪闪就是个低级错误。

看这个剧,觉得本来期待的经典肯定是够不上了,能不能算上品呢,我以为差距还不小吧,六点几的豆瓣评分是有道理的。


珍珠大笑


从中反映出一些年轻人奋斗不易,以卖房、租房为主的房屋中介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如果哪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前功尽弃。整部剧都围绕着客服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个人所处的环境来描写,深刻刻画了他们的进取精神。

虽然这是一部很现代、很都市化的连续剧,收视率也很高,但是通过剧情,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剧中,房店长整天上班穿着制服,而姑姑及其他员工都着休闲装,被姑姑调侃。

一家公司,一个商店以及对外营业的服务行业,需要不需要穿制服工作?这是我的疑问。

其实一家单位的门面很重要。

公司对外的形象,员工的谈吐、学识、经验、实力和形象都是该公司的一个门面,外人会因为该公司的整体印象而对你们整个公司产生好感。

而一个看着比较涣散的店面,客户会怎么看待?虽然是在演戏,虽然大家都喜欢看,我也不做更多的评论。

我认为工作期间穿统一制服上班为好,尤其是一家对外服务单位。而《安家》中,房产中介公司员工穿着随便,不符合工作要求和规范。

他们的工作很努力,一心为客户着想,但是这么随随便便,散散漫漫的工作方式是否真有在现实中出现?我的答案是否!不知道各位怎么理解。

二,工作期间集体唱歌,带狗上班等等这一系列的举动好像很散漫,

虽然后来徐姑姑解释为什么工作期间大家自娱自乐,吹拉弹唱,本人以为这样做还是有些欠妥。工作就是工作,业余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说说唱唱这无可厚非。但是,您那是门店,靠着大马路的门店,你的琴声,你的歌声都会传出去很远,外人看到会有什么反映?是不是太有点不严肃了。

再说一说带狗上班一事,哪家单位允许带狗上班?这是不是有点太滑稽?

我想无论大小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工作规范,虽然这家小门市店就那么几个人,徐姑姑又是店长,也应该有劳动守则对不对?

三,剧中有些情节过于简单不合情理。

比如:王子健女朋友的妈妈来上海看望女儿,对前来接她的女儿男朋友过于冷漠,面无表情,王子健给她拿水让她喝,也是一脸的不屑,到家后,看到家里的点灯罩脏了,人家王子健主动帮助擦拭,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一系列举动让人看了只能说这种女人太没有礼貌,没有教养。

无论如何,不管你的女儿将来会不会嫁给这个男人,你作为一个长辈不能这样对待人家,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礼貌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个人品极差的女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我反正是没有见过。

另外,霸占老洋房的一家老小这段剧情有点突兀,怎么就突然出现了这样一群人?最后如何协调的?也没有交代很清楚。

五十多集的电视剧,肯定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归现实,有的情节可能是确有其事,但是怎么在剧中体现出来?怎么样做得让观众全盘接受?这也是考验一个团队,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创作素质。这么长的剧本不让别人吐槽是不可能的,但愿今后的创作中要切合实际,不是说你们真正下去体验生活了,你们就是正确的。真正正确的还是观众说了算。

不管怎么说,《安家》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连续剧,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给观众带来了不少的欢乐,让观众真正体会到了年轻人的创业不易,同时也折射出房产中介这一个群体的真实生存现状。整部剧还是很切近生活的,更是传递出一种现实的温度。

谢谢!


水果阿兰


最近《安家》可是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光,播放量飙升,电视剧的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剧中还有一些槽点让我们吐槽。

烈日下,王子健等了客户几个小时。

包子铺老严的那一单本该是王子健的,但却被房似锦给抢了。王子健按照约定的时间去找老严,但是到了包子铺王子健发现包子店没人,于是他在包子店门口一直在等着。一直等到下午,足足等了几个小时。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这点剧情未免太不合理了,即使客户忘记了交易时间,王子健完全可以给老严打电话啊。即使不找老严,他也可以给店长徐文昌联系啊。但是,王子健只是在那傻傻的等着。

王子健是静宜门店的王牌销售,但他此刻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太有失专业水准了。这应该也是剧中一个漏洞了。

房似锦装修跑道房的时间未免太短了。

房似锦刚到店里,就被老油条为难了,老油条给她一套跑道房。房似锦突破常规,拿到房子后,重新设计然后重新装修,最后给这套房子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

但是,剧情显示,房似锦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房子装修好了。要知道从毛坯到装修结束起码要几个月的时间。但剧中显示,房似锦认识宫蓓蓓的时候,宫蓓蓓已经快生了。但房子装修结束,宫蓓蓓还没有生,这就有点尴尬了。

这应该也是剧中的一个漏洞了。

电视剧是一部好剧,虽然剧中有一些漏洞,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是一部好剧。


阿飞看电视


热度爆棚,口碑扑街的《安家》,槽点满满,我来列举几个。

一、情境生活理想化,与现实生活不符

1.朱闪闪的存在,弱化了房产中介人员竞争现实

一个家庭并不富裕的人,两年多未开过一单,决不可能还在地产中介混下去,首先同事会鄙视笑话,一个两年多未开单的人绝对是失败者中的王者,大家茶余饭后嘲笑的话题。

其次是自己没脸呆,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家,在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也一样,哪怕她最终目的是为了吊金龟婿,两年多连一个单都开不了,接触客户少之又少,凭什么认识有钱的主?就凭涂脂抹粉?有钱人又不是傻子,娶一个懒、馋、笨、虚荣的女人回去添堵作乐?

其三公司层面决不会容忍这种无用的人存在,没有一点贡献还得发薪水,两年半没开单影响极差,带坏新员工,打击老员工,等着炒鱿鱼吧!

2.房产中介为宫医生未买的房子设计装修,脱离现实,有强买强卖之嫌

宫医生做为高级知识分子,一个大半年都在看房子的挑剔人,对家庭布置,墙纸颜色选择,材料运用,家具摆设会有个人爱好,你一个中介人员擅自做主装修,哪来的自信能卖掉,万一宫医生不肯买这房子,不是白装修了吗?这费用是否安店长自己掏。

二、情节设计不合理,有被质疑的漏洞

1.房似锦和她母亲的事情,几句话解释清楚的事,以房店长冷漠专注的脾气,快刀斩乱麻才是,却为了拉长剧集,硬是用好几集拖着,真是浪费观众的时间和生命。

2.做为一个店长,可以笑脸相迎每个客户,却对自己员工摆一副臭脸,语气生硬,态度高傲,人情社会,房似锦在现实生活中怎能吃得开,房产中介都是鬼精鬼精,嘴巴甜,态度亲和,她这个样子单干可以,当店长不够格。

3.一开场就出戏,大街上的人都穿短袖,房似锦一出场拿把大雨伞,穿着风衣,里面还穿西装。女人出门正常情况下不会拿大雨伞,都是折叠伞放包中。大家都穿短袖的季节,她风衣加西装,身体虚得这么怕冷吗?生活里房产中介明明也有夏装,并非全穿西装,中介要带客户四处看房,硬穿西装会热得中暑。

4.店长抢员工的单这种行为,现实中不太可能出现,行有行规,明抢单,同事之间都不被允许,店长更不可能犯这钟错误。

槽点多多,写也写不完,大家边观剧边找吧。


潮浙鲤


大家我是丁丁,我来说几点不合理的槽点:

1.中国人的观念里有了房子才算有了家,中介就应运而生,因为是职场剧,剧中的人物自然成了与生活对比的参照。加上本身是改编自日剧再一对比,脱离实际就成了一大槽点。

2.房似锦没调来之前,许姑姑和几名佛系店员毫无战斗力的组合,如何撑起门店业绩。

朱闪闪连续几个月业绩挂零,非但没开除还被奉为“吉祥物”,这样没有业绩压力,团队氛围轻松和谐,上班带狗,这在现实中绝不可能出现吧,三个月不开单早被扫地出门了。

3.绝种好男人徐姑姑推崇人性管理方式,也不屑于用卑鄙手段对付对手,结婚也不忘接客户电话,甚至最后扔下新娘带客户看房子,谁能想到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君子,为了二套房的购房资格,选择假离婚,人设自相矛盾。

4.每个剧情都有种草草收尾的感觉,明明没交代清楚,故事已然停止。比如赵小姐一家,为了找到安静的住所,经过了让邻居搬家的神奇经历,终于住进了满意的房子,也没有交代邻里和谐相处,果然几集之后,赵小姐又和新邻居产生矛盾。


丁丁剧透社


电视剧《安家》正在热播,看了几集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不合理的点:

1. 朱闪闪不开单,活的比谁都潇洒

朱闪闪就是安家天下房产中介的bug,来公司两年不开单,居然没被开除,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在知道朱闪闪在公司的情况是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剧情设定太不科学。

试想一个女员工,没业绩,还不主动学习,整天在公司描眉画眼,连上司都不避讳,这样的人要不被开除,要不就是关系户,可剧情中并没交代朱闪闪是关系户,就随便给个吉祥物的理由留用,现实中绝对少见。

2.楼山关骚扰客户,客户气得到公司投诉却不拉黑

楼山关开的第一单是死皮赖脸打电话拉过来的,买房大姐被他不停的短信微信电话骚扰,不胜其烦来公司投诉,楼山关等她投诉完仍要带她去看房,结果成交了。

现实中这位大姐恐怕也少见,因为如果真的烦骚扰,手机微信都可以拉黑,就不会被同一个人频繁骚扰了。

3、房似锦妈妈是怎么跑到上海的?

房似锦被她妈无限度吸血要钱,她也害怕她妈去单位闹事影响不好,耽误赚钱,她没理由把她新换的工作地告诉她妈?她妈是怎么直接找到上海的。

且不说普通的农村妇女去大城市找一个人有多困难,就她现在城市闹市区撒泼胡闹的泰然样子就像个常年混迹城市的泼妇。而她妈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家里的场景分明是老家农房。也不像经常来上海的模样。


瓜皮视频


《安家》的豆瓣评分不高,跟孙俪以往的《甄嬛传》、《月正圆》比起来算是滑铁卢。孙俪罗晋的组合暂且说是耳目一新,演技先不评价,我认为特别大的槽点主要有两个。

《安家》的人设完全来源于日剧《卖房子的女人》,女主角是北川景子,开着“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人设金手指。北川的演技还在为人诟病,孙俪这点是完胜的。但是即使都处于东亚文化圈,日本和中国风月同天,文化却各有千秋。照搬这个人设,放在中国职业剧大环境下,观众还是会感到迷茫。加上年轻人有日剧滤镜,这也是国产剧的弱点。

行业剧永远行走在失真的水准上

中国能拍出好的行业剧吗?不管是律政还是刑侦、新闻媒体、医疗,中国能吗?当然能,从前的TVB系列,《法证先锋》、《妙手仁心》、《壹号皇庭》,国产的《重案六组》都是行业剧的典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行业剧已经不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是把重点放在主角的穿衣打扮上,谈情说爱上,家长里短上 只有需要推进剧情往前走的时候才会冒出几个显得主角专业的事件,目的还是为了烘托人物。

编剧是门外汉,也心甘情愿只略通皮毛,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撰写剧本。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从前的《离婚律师》,如今的《精英律师》,一路只看主角金手指光芒万丈,其中的专业水平细细琢磨简直不堪一击。

《安家》的销售行业在观众眼里也许稍显虚浮—“我们平时见到的中介根本不这样”,不知道六六有没有深入房产中介取材行业知识。女主角房似锦的性格放在真实的中介行业也不知道能不能一路所向披靡。


AHTV朱七七


《安家》是第一部关于中介的行业剧,最近热度爆增,每晚剧情播出之后都有人物或者剧情上热搜榜!但是口碑一度扑街,甚至评分越来越低,有多方面原因吧,以下看法个人见解纯属探讨,希望大家各抒已见,力求“百家争鸣”吧!

1.关于剧情的吐槽:该剧改编自日本《卖房子的人》,拍摄宣传期间也是叫的卖房子的人,临到播出才改名《安家》!拍摄之前,编剧及一众主创就在北京上海多地中介门店熟悉行业情况、了解实际情况,所以很多买卖房屋的情况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是观众并不太赞同,比如买卖老洋房遇到的姑奶奶一家实在太黑心,引起一片吐槽,说编剧太能吹!但这事一出,把真实案例的老洋房主人都炸出来了,事实中的“姑奶奶”一家却没有剧中那样消停,是真金白银拿了几千万才走的!这是关于剧情的吐槽,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追剧然后自行了解真实案例!

2.关于女主房似锦原生家庭的吐槽:房似锦家有4个女儿、1个儿子,父母生4个女孩就是为了生出男孩,等到男孩生出来了就吸女儿们的血来养弟弟!房似锦工作十几年,养老家一群人,还要给弟弟买房子还房贷,实在是苦逼!大家槽点满满,说编剧无聊写了个樊胜美第二!但是有一段孙俪的幕后采访,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过。房似锦原型的女孩,跟孙俪碰面说起她的家人就哭,她的妈妈却是对她不好,但是她一如既往还是挣钱给她,她说那毕竟是她的妈妈。所以你看,真实的事件往往比电视剧里还要残酷,我们没接触到不代表没有这样的家庭。

3.关于房似锦的人设:房似锦作为一个空降领导,一直以来都积极表现她对于金钱的渴望,挖同事客户、抢单子,吃相实在有点难看,真的是主角光环加身!到那一单老洋房,林茂根是闪闪带回来的客户,最后成交了却是她和徐文昌在分佣金,有点无语。虽说同行之间竞争激烈,甚至同事抢单也正常,但是领导抢下属单子还是太不要脸!











胖喵追剧


盘点《安家》几处槽点:

1、房似锦的人物变化有点过快,人物内心的挣扎过程表现得不够细腻。

2、细节设置不合理:1)比如瓜哥,母亲去世后孤身一人继续经营饭店糊口,那么久了还没学会做菜,送给严叔的菜还是让人下不了口,平时来客人得靠徐文昌去救急,年纪轻轻为何没做点其他生意呢?

2)比如徐文昌本身已没什么钱了,还会给房似锦买一双6000多元的鞋吗?而且作为销售老手,应该知道如果自己穿太华丽容易让客户误会自己被坑了很多钱,尤其剧里中介也知道外人常误会他们打打电话就能赚很多钱的背景下,个人觉得两三千元的鞋比较合理。

3)作为在上海生活五年的人,看到的是在上海大环境下,女性大多很独立的,朱闪闪为何要等房似锦来了事业心才开始受激发?身边也该有其他人会激发到她的斗志吧,即使没有其他人,爱美的她天天睡在橱柜一样的床上难道不更足以激发她的事业心吗?

3、情节设置没到位:霸占老洋房的一家老小最终如何协调的?并没有交代很清楚。

4、孙俪一开始的演技有点过于威严,像房娘娘,不接地气,尤其是她其实不想做管理更喜欢赚钱的感觉,这样一个对权利欲望不那么大的人,过于威严不符合人设。

《安家》虽然收视热播,热搜话题不断,但一般40集以上的剧难免会有注水、拖沓的嫌疑,因为资本和成本等因素,这似乎成了长剧集的通病。

不知我的回答是否满意?欢迎交流[可爱]

【专注为你提供有态度、有价值的影视心得,欢迎关注我哦】



文鱼人物


通过房产中介从业人员这个视角,以房子为纽带,描绘了买房人、卖房人、租房人的方方面面,各色人生,以及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各种难题,并把触角伸到了社会各个行业,实现了小故事大主题的效果。

一、 关注的是房子这个特殊的商品

房子对于每个国人来说,都具有特殊的含义。每个房子的背后,都是一家人含辛茹苦的奋斗,是一家人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一家人关系的最好见证。房子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从表面来看《安家》关注的是房子,其实往深里分析,它关注的是家,是每个人的小家,每个人的家庭生活。谈到房子,谈到家庭,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话题,引出千奇百怪的故事,也具有一定的话题性,特别能够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二、 它通过一个个矛盾冲突,揭开了人生百态

在剧中,出现了很多冲突点,矛盾点,基本上每隔一两集,就会有一个新的冲突,起伏,也会有新人物出现,往往他们身上面临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话题性,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并由此引发新的热点与讨论。这种能够引起各种话题的电视剧,无疑是具有共鸣性的,不仅受到大家的欢迎,更能引起大家的讨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工作的不易,以及职场生活的酸甜苦辣,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三、 它通过故事,展现了当下人们各种复杂心理

在剧中通过一个个故事,其实展现的是,当下人们面临的各种心理,比如焦虑,担忧,迷茫,佛系,以及看待不同事情的不同态度,想法等。比如对于卖房子这个事情,中介到底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它只是联络双方的一个代理,还是应该承担相应的道德因素?对于这个事情,每个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心理也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就会有争议,有讨论,有观点的分歧。

这部剧的深层次看点,就是它所聚焦的这些热点事件,话题,都在人们的生活中每天发生着,甚至换了一种形式,不断重复上演着。每次看到剧中的这些故事,人物,就会想起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既有感动,也有感慨。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着的,不断变化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