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桌飯局有套路,“老司機”談談酒桌飯局那些事


中國酒桌飯局有套路,“老司機”談談酒桌飯局那些事


在我國,飯局文化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諸如那場“鴻門宴”不必我多說,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場帶著殺氣的飯局,同時歷史上也有很省心的“杯酒釋兵權”這樣著名的酒局。

因此在我國,飯局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吃飯聊天這麼簡單,它更多的是飯局上的人情世故。雖然在我們平時看來是小事,但就算是“老司機”也會犯。我主要和大家講以下四點,其他平時大家或多或少知道的禮儀。

第一點:飯局邀請要到位,提前到場去等位。

第二點:入座手機怎麼放,手機靜音很重要。

第三點:別當眾打哈欠;不要再餐桌上咳嗽、打噴嚏;不要當眾剔牙。

第四點:倒酒只倒半杯酒,紅白黃酒要配齊。

我們先來和大家講第一點,作為飯局的組織者和邀請者,千萬不能像我一位攝像朋友小蔡那樣。有次他約我組飯局問我想吃什麼,我說隨意我都可以。然後他就直接在美團上搜了一家餐廳,之後直接把定位發給我。跟我說晚上那家餐廳吃。

然後下班我就直接過去了,我問他到了沒,他跟我說還在路上堵著。下班時間段路上大部分時候都是堵的,他卻對此並不瞭解的樣子。直到他趕到,我已經一個人在餐廳裡了很久了。最後這頓飯雖然吃的還可以,但我對他的印象還是會有所影響,總覺得他做事情不夠穩妥。所以作為飯局的組織者一定要記得提前和被邀請者講清楚飯局時間地點,以及飯局目的,自己提早到約定的地點先去打點好就餐事宜。

“吱吱吱——”一陣手機震動聲突然在桌子上開始震動,同桌吃飯的所有人突然目光都朝向我看來。這是我一次飯局上尷尬的瞬間,至今還是令我記憶猶新。為什麼呢?因為那場飯局是我們領導們都在場,和我們節目的客戶在一起吃飯。飯局結束之後,領導還悄悄跟我說了一句,下次記得手機關靜音免震動。

現在這個手機普及的時代,每個人天天手上拿著手機,寸步不離,特別是在飯局上,現在好多人都要在菜上齊之後拍張照片,然後發個朋友圈,邊吃邊刷手機頭條新聞。那麼在飯局上,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放置我們的手機呢?

1、你可以將手機放在自己桌邊,但切記要關閉震動,靜音的狀態放在桌上。

2、在你覺得自己不會有什麼重要電話會在飯局期間打進來的情況下,你可以將手機放進自己包裡,靜音,但可以開震動。

3、如果飯局很重要,那麼就要以飯局為重,可以把手機經營放包裡,甚至是暫時關機都可以。

第三點,飯局上有時總會讓人想要犯困打哈欠,特別是吃飽飯的時候。當你犯困想打哈欠的時候,記得側身頭朝外遠離飯局上其他人再打。這個方式還適用於在就餐的時候,突然想到咳嗽或是打噴嚏的時候運用。

以前看古惑仔總是嘴上叼著一根牙籤的樣子感覺很帥,可能深入很多人心裡,導致現在偶爾還會在餐廳裡看到有人吃完飯叼著牙籤在剔牙。我自己就是一個吃了肉就會塞牙,想要用牙籤剔牙的人。那種想剔牙的感受,只有我們自己心裡清楚有多麼磨人。我的解決辦法是包裡放著牙籤,想剔牙的時候,我就會去衛生間處理一下,我絕對不會在飯桌上剔牙。因為那樣讓人看見了,會很失禮看,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第四點,是酒局上的倒酒禮儀。可能有些朋友和我一樣,小時候看《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樣子很豪爽。於是當我們長大之後,不經意間可能在給別人倒酒的時候,會倒的滿滿的。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把酒倒滿之後,酒杯不僅不好端起,而且在與人碰杯的時候,還容易灑出來。我作為倒酒的人,我自己心裡還覺得我是為了你好,讓你多喝點,可是人家心裡並不一定會這麼想,甚至會覺得你給他造成了麻煩。因此,我現在在外聚餐,要麼就不參與倒酒的事,要麼我只給對方倒半杯酒水。

倒酒就必須得有酒,不同場合,也要記住配齊對應的酒。政務接待一般用知名白酒,茅臺五糧液這些。商務接待基本以濃香白酒為主,小眾低端的酒不會出現。親朋好友飯局的時候,就相對隨意很多了,都看大家喜好,紅白黃啤酒都可以。對於女性較多的飯局上,一般會紅酒偏多一些。有次在麗江拍宣傳片的時候,去的除了攝像大哥外,其他包括製片人、編導等都是女性,那次我們和客戶拍完宣傳片,組飯局的時候,就配的紅酒為主。

到這裡,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最後我們一起總結一下

第一點,當你是飯局組織者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和被邀請者講清楚飯局時間地點,以及飯局目的。自己也一定要提前到場,事先做好安排。

第二點,分清飯局的重要程度,入座之後,手機是置於桌邊,還是放入包裡;是提前靜音,還是直接關機,一定要做好預判。

第三點,別當眾打哈欠;不要再餐桌上咳嗽、打噴嚏;不要當眾剔牙。這些習慣需要我們平時生活中就要養成,這樣在組飯局的時候,才不會因為自己下意識不合時宜的舉動而引起在場其他的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

第四點,倒酒,不管是什麼酒,都不要倒滿,滿則溢,半杯即可。不同場合,確定適合的酒水。還有很多的飯局禮儀,你可以私聊我獲取更多相關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