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国外文学类书籍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

泥奏凯可好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阅读外国文学,我觉得主要需要面对两个问题:

一是语言的障碍,二是文化的壁垒。

先说语言的障碍。翻译的最高境界用三个字来概括:信、达、雅。信就是严格依照原文,忠实传达作者意思。达就是语言流畅,文字通晓明白具有可读性。雅就是选词得体,追求文章的简明优雅。同时做这三点并不容易,实际上同时具备“信达雅”的外文译本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语言的障碍让非母语读者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这也是读者无法完全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的原因之一。

再谈文化的壁垒。每一种文化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向西方人解释“先天下忧而忧”与向东方人解释“领主的领主就不是我的领主”一样困难。读者在阅读非母语文本时常遭遇文化壁垒,如果对文本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往往会发现难以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真实用意,进而导致不能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小马拾图


同感,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1,翻译的问题,不知道你是读英文原著,还是翻译版,如果书籍的翻译水平不高,对阅读体验很大,词义的准确性,语句通畅方面都会大打折扣。

2,国外的作者由于思维习惯,生活环境和我们差异巨大,阅读时代入感较低,拿一些名著距离,比如《百年孤独》,仅仅是里面的名字就把能把人绕晕,坚持看完整本书,也没彻底搞清楚谁是谁,名字非常长,而且看起来都一样。再比如《呼啸山庄》,里面描写的庄园场景等,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从小就没有这个东西,阅读时大脑里面无法模拟出相关的画面来让自己带入其中,整本书下来,我居然有一种很“暗黑”的感觉,无法体验书籍所要表达的情感。

3,国内作家的书籍更能引起我们共鸣是因为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故事情节等,相对来说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阅读时脑海里能浮现出响应的画面。这个非常神奇,我也是最近看一本时突然意识到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豆豆,书名叫《遥远的救世主》,电视版本名字叫《天道》,王志文主演的。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只是以前偶然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于是看了一个几分钟的片段而已,视频中王志文说了一段话。于是在我看整本书的过程中,丁元英在我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王志文,抹都抹不掉,书中的很多情节,我阅读时,脑海的画面都是以王志文这个人来模拟完成的。

所以我意识到,当我们看书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脑海中模拟的画面来形成记忆,并不是纯粹的文字,因为图片和画面对在人脑中留下的记忆比文字要强很多。所以当我们看到中国文学书籍时,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周围的环境,来模拟书中情节,而且大部分时间能对得上,引起共鸣。而不像看外文书籍那样,脑海里拼凑的情景画面自己都觉得很勉强,所以无法体验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最后推荐两本近期看完感觉很不错的书,麦家的《人生海海》,阿来的《尘埃落定》。


江沐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世界名著经典,当我们去读的时候却感觉读不下去。

我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翻译作品往往无法做到原作品的最确切表达

比如经典影片《楚门的世界》,原来的英文片名是Trueman,这个词有双关意义,既表示的是电影中主人公的名字,又表示真人秀的意思,大概指出了影片的含义。但是翻译成楚门的世界之后,只能表达一层意思,那就是楚门仅仅代表影片中男主人公楚门的名字。

再比如说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原英文名称是Pursuit of happiness,指的是追寻幸福,他体现了男主人公为了追追寻幸福所做的一切努力,而改成当幸福来敲门之后,就完全失去了这一层的意思,变成了一种被动的状态。

翻译作品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

我们在看俄国经典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俄国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特别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且文化的差异往往都容易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经典名著《飘》中,主人公斯佳丽表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有韧劲儿、有勇气的女性形象,但是就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斯嘉丽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女和利己主义者。为了利益,她跟不同的男人结婚;为了利益,他可以无恶不作,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是很难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

国外作品中对于情感的表达更为直接

我们中国人历来是含蓄而婉转的,我们喜欢的故事是郎情妾意、曲折婉转而又荡气回肠的,但是在国内很多作品中,对于情感的表达是炽热直接而粗暴的,很不符合我们的审美观。


海海文化闲谈


一、传统文化不同。

外国人的传统文化比较开放,直率。中国人的文化比较含蓄,委婉。比如:外国无工作的人叫“失业”,中国人叫“下岗”;外国军人在弹尽粮绝时可以选择投降,以保全性命,中国人则是人在阵地在;外国人吃西餐,常用刀叉,中国人吃中餐,常用筷子等。

二、称呼不同。

外国人称朋友为“亲爱的”,以示关系好,中国人直称朋友姓名,以示亲密;外国人对亲戚的称呼与中国人也不同,外国人对父母与中国人对父母的称呼也各有所异等。

三、感情不同。

外国人对人淳朴,中国人对人两面三刀;外国人对妻子不忠,花心,中国人讲求从一而终;外国人喜欢发明创造和冒险,中国人喜欢耍小聪明和保守等。

四、与作品的质量也有关系。

外国人的作品也有好有差,好的作品也很有吸引力,让人难以怀记。比如:小时候我读的日本连环画《鬼姐》、《小雪》;俄国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西班牙的《小癞子》等作品让我记忆颇深,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以上等原因,当然,这当中也有例外。我们阅读国外文学有时不能进入作品状态,情感无法沉浸其中,也很正常。




大才21


我认为迥然不同的文化习俗,还有语言修饰的不同使阅读变得乏味,无法代入其中。

我也曾怀着崇敬的心理拜读过国外许多大家的作品,但都激不起浓厚的兴趣。作品都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家所做,怎敢说不好?而我也确实喜欢文学。究其原因,是文化的不同和自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老是记不住书中各种角色的名字,看了半天,还是混淆不清,总感觉所有的名字似乎都长一个样。为此,我曾经还专门做笔记写下每一个人的名字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虽然各种道理都是殊途同归,但是我们的理解方式似乎不太一样。尤其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让那种代入感变得很少。我可以对那些晦涩难懂的中国古文兴致勃勃,钻研不止,可对国外的名著,却难以深入。我想这可能和我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让历史和文化融入了骨血,所以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而他乡之作无法领悟,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没有了解和关注过外国文化,所以在内心造成了抵触感。

反之,相近的文化就会变得很容易接受,日本受中国影响千年,文化之间大同小异。我记得以前因为憎恶日本,所以绝对看它们的书,直到在书架上偶然翻到那本《挪威的森林》。从此便开始阅读日本的各类小说,我想他们之所以吸引我的原因便是文化的共通性。

可能足够的包容性和广泛的学识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文化之间相互的堡垒需要我们自己去平衡取舍。


以为年少


欣赏文学作品,其实就是欣赏痛苦。好的文学作品,就像糖衣炮弹,外面甜,核心的东西会把你的内心炸得粉碎。当我们年少时,就像《悟空传》里面的说的一样,“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年少的我们有一种想改变世界的梦想,且斗志昂扬,遇到不公平的事,先过过嘴皮上的瘾。到后来我们走上社会,被社会无情的风浪打得血气翻涌,受了心理的伤,然后我们像祥林嫂一样,把自己的伤口展示给别人看。然而,在别人眼里,你的伤口只是“蝴蝶伤口”,和“喇叭伤口”的区别。在别人眼里,你的痛苦,只不过是人家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当然了,人家还是够意思的,安慰你一下,说什么“我以前受的苦比你多多了”。

再以后,我们发现,人之痛苦,就像《围城》一般。你说“围城”外面的人,羡慕“围城”里面的人,那么,究竟哪个是围城里面,哪个是围城外面呢?你不知道。很多时候,你既处于围城里面,也处于围城外面。人生就像迷宫一样,当你认为走出去了,实际上还在里面。当你还在里面,很可能你已经出去了有的痛苦就像皮肤上被划伤的伤口一般,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理解你也很容易。黑白分明吗?

王蒙曾说,小三是个侮辱女性的词汇,建议取消。王蒙说,小三并不都是可恨的,他见过那种心里特别善良的小三。我们看待小三,不能一棍子打死。可是,有些事情说说容易,因为说,比做,容易多了。被列在不道德的标签上的人,其痛苦,只能埋藏在心里。就连父母也会踩上几脚。看文学作品,我觉得不需要太高的素养吧。当然有的人只是欣赏纯粹的文学艺术,所以讲起来也一套一套的,把中西文学理论都用上。


Mr张先森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翻译的环节上出了问题,首先每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尤其独特性,有特有的表达定式,但这些往往与汉语有很大差距,比较典型的就是英文的"倒装句",如果单纯从语义角度翻译,往往语言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这对翻译者的中文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并不是每个译者都有足够的文化水平。

二是读者在国外文化知识方面掌握的不够,比如九尾狐在中国和日本都是著名妖怪但含义有很大的差别,再比如圣诞节每个国家都不一样,如果描写到一些细节,如果对相关文化不了解恐怕是难以理解的。

三是思维方式不同,最典型的就是美式幽默,很多美国人笑的断气的梗,在我们看来毫无笑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何言汲汲


为什么外国文学书会读不下去,因为三个方面的理解隔阂

一、翻译后的语言异化

一部文学作品被译成另一国文字后,经过文化过滤、加工、转译后从语言风格到思想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此文非彼文。例如雪莱的《西风颂》里面对于雪莱来说西风是温暖的,所以对它颂扬,但在我们眼里西风就是寒冷、穷酸的象征。同样我们的《红楼梦》翻译到外国他们也不能理解里面的隐晦表达。另外外国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我们的习惯不同,外国文学作品一个句子里往往喜欢用大量的修辞语句,显得冗长,与我们的阅读习惯有冲突,我们喜欢简洁精炼。

二、读者对外国的文化的隔膜。

风俗习惯、信仰道德、价值观的差异也影响了我们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如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文艺复兴时期个人利益被抬到空前高的地位,我们则是舍小家为大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三、创作视角的不同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注重审美感知,如《墙上的斑点》以看到一个斑点引发的内心活动来向读者敞开内心世界,与我们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差异,我们的小说注重情节的连续性,规范我们言行的儒家文化提倡内敛中庸,较少在作品中事无巨细展露心理活动。


茶马古道研究


东、西方文化差异使然!语言是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载体,我们从呱呱坠地就受汉语文化熏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都浸染在汉语文化中,即使那些移民国外幻想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并定居国外的人也无法真正融入外国社会,时间久了还是会觉得国内好,因为骨子里还是流淌着黄种人的血液。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差异其根源是语言不同造成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中华文明等等不同的文明特性形成各种不同文化差异,由于不同语言承载着各种不同的文明文化,它们对事物、情感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在中囯三个互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我们认为是偶然也是必然,茫茫人海10几亿人口就你们三个遇到了一起,这不是偶然是什么?但是哲学家说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你们三个有共同诉求一致想办的事情,所以你们三个人必然会走到一起,所以就出现了偶然中的必然关系。偶然与必然,这是一对矛盾体,在基督教文明中,他们是不理解的,他们认为偶然就是偶然,必然就是必然,这是截然相反两个矛盾的东西,不可能同时存在,在西方语言当中也没有任何一个词语能表达这样一种既偶然又必然的意思。

因此,从语言是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载体的角度理解,我们在读国外文学类书箱时,是无法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的。


XZY高安


文学作品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第二: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

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最终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具有启发性和美感。

为什么读不下去呢?

1:读一本作品之前先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

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在这样的时期,“纽约”就是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代表。它象征着最“假模假式”的一切,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

有了这个前提,就不难理解书中所表现的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

2:不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故事传说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

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相关的这些我们也需要了解。比如大量的作品,诗歌当中都会引用《圣经》中的章节。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的名字就来自于《圣经》。而歌德的《浮士德》,则融汇了宗教、神话、民间传说等题材,形式也变化多样。如果这些我们提前都不做功课的话,就会觉得晦涩难懂又突兀。

3:通过联想和想象对相同的故事进行归类和内核提炼。

等阅读量到达一定阶段,对故事的接受能力会增强,因为故事的基本结构就那些,等在大脑中形成框架之后,便会很好理解。推荐一本书《经典情节20种》,大家可以看看。

4:文学作品和其他畅销书还是有区别的,作者都是精心规划,布局的,我们要抓住其中的细节。比如,对话描写,环境描写,动作,神态都是值得细细体会的,对整个剧情的走向和主题的塑造都有重要作用。从小事入手,通过主人公的视野,去观察和体会当中的世界。

还有我们英文水平有限,读到的基本都是翻译版的,中间可能会有一丢丢差别,但对不做深究的我们应该影响不大。

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相信我们会收获阅读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