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乌兰浩特市森林消防大队,驻扎在美丽的“红城”——乌兰浩特市。这个大队有一名叫马少才的消防员,2003年以来,他在繁华中选择了寂寞,在喧嚣中选择了坚守,为森林消防事业奉献了十六年,他用最美青春诠释了忠诚与担当。如今,他就要退出森林消防队伍,在其他领域开启新的征程。

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林火点燃的初心

2004年3月,经过4个月的新训,马少才被分配到了兴安盟森林消防支队乌兰浩特大队,一开始他对全新的环境充满了新奇与激情,但随之而来的是日复一日枯燥且乏味的训练。“复原以后,我要回家开个小饭馆,想吃什么吃什么”这是那时他常说的话。2005年8月,离马少才复原还有4个月,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发生森林火灾,灾情就是命令,中队迅速投入灭火作战当中。原始林区的早晚温差特别大,前线人员白天胸前被熊熊烈火烤的刺痛,夜晚却冻的浑身发抖。经过一夜奋战,火情终于被控制住了,在休整的时候,马少才无意间发现班长的头部有血迹,原来班长在打火时被迸开的石子划伤了,马少才刚想叫人出来帮班长包扎,班长却示意他不要声张,并告诉他“这点小事不算啥”,说完便拿起风机又一次冲进了火场。森林有情火无情,熊熊烈火,把绿色的森林映成了一片红海,马少才第一次从这里感觉到了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

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一专多能的本领

马少才不仅是一名卫生员,同时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斗员。原始森林发生火灾时,除了可怕的烈火,还有需要时刻提防的蜱虫,俗称“草爬子”,可怕的森林脑炎病毒就是由它传播过来的。2019年6月19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金河林业局秀山林场发生森林火灾,中队根据上级命令前往跨区增援。在火场上,马少才一直拿着油锯开辟道路,经过连夜扑打,火情得到了控制,然而就在队员们调整时,一名队员突然感觉到脖子瘙痒,卸掉装备之后查看,居然是一只已经“钻”进一半身子的蜱虫,本已躺下的马少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拿起卫生包跑了过去,没有足够的医疗设施,马少才就靠一把医用小刀和一个镊子,没有医疗灯,就用头灯代替,手术就这么开始了,一点一点、小心小心再小心,马少才拿着镊子的手在颤抖,不知道用毛巾擦了多少次汗水,蜱虫的最后一只爪终于取出来了,马少才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中队里,大大小小的琐事很多,听的最多的是“马班,来一下啊”、“马班,拿点药啊”、“马班,门把手坏了”、“马班,这个怎么修啊”、“马班……”,没错,马少才就像是队员们的一颗“定心丸”,无论什么样的麻烦和困难,只要有他在,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或许这就是马少才独特的魅力吧。

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矢志不渝的担当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由“橄榄绿”变为“火焰蓝”,当队员们面临转制改革而感到迷茫和彷徨的时候,马少才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自己身为卫生员,一定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确保每次出完任务,所有人平平安安的回到单位,为此,他不分昼夜的学习,卫生所的“书墙”越来越高。同时,他也给其他队员传授基本的卫生救护知识,让每名队员都具有基本的救护和自救能力。马少才说:“无论队伍发生了什么改变,我都会做好我自己该做的,为每一名队员提供保障。”

结束也是开始——“兵王”永不落幕


一直以来,马少才把森林消防事业植入灵魂、把使命嵌入生命,始终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如今,马少才就要踏上返乡的列车,让我们祝他一路顺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