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只有清晨七点和深夜,小莉才敢打开窗户通风。她住在百步亭社区安居苑C区,不久前,这个社区有57个门栋被列为发热门栋。

「我坐在家里都害怕。」小莉不敢出门倒垃圾,因为「一旦暴露在外面,就会有危险」。同住百步亭的易先生则最担心下水道。他用塑料袋装上水,把下水道口全部蒙住。用时才会把袋子揭开,几秒后又马上盖上,「怕空气中都是病毒。」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安居苑D区的一位退休医生,家有四口人。每次出门,他都要求家人带一个酒精喷壶。回家后,先站在门口,从鞋子到衣服喷洒消毒再进门,「连家里的墙壁都不要摸。」他每天拿着紫外线酒精灯,把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至少消毒一次,连买的蔬菜,也要一瓣一瓣掰开,用酒精灯仔细「扫描」。


但病毒来无影踪,1月23日,易先生还是发烧了。持续几日38度,并出现肌无力、失去味觉等症状。他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又担心被交叉感染,不敢去医院检查,「因为看到(网上说)要排7个小时队才能拿药」。躺在床上的易先生加入了「放生群」:每天在微信群里发几块钱红包,就有身在广州的陌生人帮忙买活鱼去放生。他开始接触佛教,看视频,学习人如何面对死亡,「所有靠山都倒了,那佛家可能是一个靠山。」


一个多月前,这个占地5.5平方公里的超级社区曾凭借「万家宴」登上当地报纸封面,两日后,钟南山宣布「人传人」,半个月后,百步亭多户出现发热的消息在网络疯传……但站在风暴眼中,小莉却觉得整个世界一片寂静,她常站在窗户前看,「外面没有什么人,连救护车的声音都没有。」非常非常安静。


「百步亭我知道,你们干得很不错」


2020年1月18日,一场在农历小年举行的「万|家|宴」,让百步亭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据中新网报导,汇聚了4万多家庭、13986道菜肴。翌日,《楚天都市报》「百步亭四万余家庭共吃团年饭」的报纸封面在网络疯传。「万|家|宴」的现场照片中,戴着红色袖章的中年女性,正用筷子夹着写有「走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等标语的菜品,笑容灿烂。那一天,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98例,新增77例。


易先生一家没有参加,只有母亲送了一盘菜到居委会去。「今年没多大兴趣,而且心里还是有点担心,当时已经有点消息出来了。」易先生说。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社区一高层建筑上写着「统建百步亭,幸福时代」的标语。


百步亭全称百步亭花园社区,位于江岸区,公开资料显示,社区居住和生活人口超过18万,以中老年人为主。虽大多是老旧小区,但地段优越,闹中取静。


国内绝大多数社区遵循着「区-街-社区」的三级行政体制,但百步亭不一样。据新华社报道,它是中国首个不设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直属江岸区委领导。这源自房地产开发商、「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的决定。


1954年出生的茅永红,是当地人。据新华社报道,上世纪90年代,茅永红看到「很多开发商建完房子卖掉后,不参与后期小区管理,业主之间、业主与物业之间矛盾重重」,便决定在百步亭打造「建设、管理、服务」

三位一体的社区建设模式。他自己担任百步亭社区书记,集政商身份于一体。茅永红曾是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茅永红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百步亭社区网的动态每月更新,大多是「困境儿童抗逆力培养项目」、「温馨苑老人一份善举情暖40户家庭」、「百步亭志愿者文艺下乡送党课」等内容。他们非常喜欢宣传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这看起来效果甚佳。公开资料显示,百步亭拥有「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100多项国家级荣誉。


42岁的李女士,住在百步亭悦秀苑小区,2011年曾参加过「万|家|宴」。那是李女士搬来的第一年,楼上的邻居大妈是居委会的志愿者,孙子和李女士儿子交好。有一天碰见李女士,便说:

「给你个盘子,做个菜来。」初来乍到的李女士不好推辞,便买了一袋卤花生,丢了几根香菜,撒了点芝麻油端去。


易先生三、四年前也参加过「万|家|宴」,「外面锣鼓喧天,有人扭秧歌,还是蛮有年味儿的。」易先生那年在主会场,桌子摆成了一条4、50米的长龙。像易先生家这样「凑数」的,会带春卷去。也有居民做菜特别好看,是居委会每年的「特邀嘉宾」,做出的菜被易先生称为「带有匠心的艺术品」,「百步亭有十几万居民,他就会去发现这种人才。」


让李女士印象最深的是,百步亭的宴会有一道「层层上报」的机制。那年小年夜早上,李女士把菜端到作为「分会场」的悦秀苑小区活动室去,居委会摆了四五张桌子,「他们把菜挑一挑,好菜送到社区更大的会场去,剩下的我们小区自己吃。」下午宴会开始时,李女士领着2岁的儿子去活动室,一看菜都是凉的,便拉着儿子走了,「吃了要拉肚子啊。 」而易先生参加「万|家|宴」主要是拍照,结束后,社区会把部分菜送给残疾人、独居老人吃。这在易先生看来很聪明——

百步亭社区自己一分钱都不用出。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以前每天下午4点左右,居家办公的小莉都会听到物业公司的人拿着大喇叭,在小区里巡逻,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在悦秀苑,李女士楼上的阿姨也曾专程敲门,给她一把刻有24字的扇子,嘱咐她背。


有次居委会的志愿者大妈喊李女士到社区参加活动。李女士到了才知道那天有人来录制宣传,她是来当群众演员的。她一个不会织毛衣的人,被递了针线。大妈问:「一会儿别人问你织给谁你怎么说?」李女士想了想:「给贫困家庭?」大妈便说好,「就这么说!」后来在镜头前,当李女士说出这句话后,周围响起了齐刷刷的掌声。


但李女士依然对居住在百步亭的生活满意,尤其是它的基建能力,「只要小区修好了,附近的公路、超市、学校,配套设施很快就能建好。」而小区的治安也不错,保安每天晚上都会值班巡逻,李女士好几次把钥匙忘在门上没拔,回家后看见它都还在。


这个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也有不少让李女士感觉有人情味的地方。比如每年腊八节的早上,居委会都在小区门口升起锅炉,煮「腊八粥」,居民可以捐食材,红豆、绿豆、糯米全倒进锅里,一股热气扑来,李女士带着儿子喝过。春节时,会书法的老人会在居委会门口的空地摆几张桌子,把写好的春联搭在绳子上,晾干,邻居想要便去拿。


1月17日是百步亭社区网「社区动态」更新的最后一次,那天是「万|家|宴」的前一天。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武昌火车站地下停车场内的滞留人员,用方便面解决午餐。


据《柳叶刀》论文披露,2019年12月1日,武汉首例新冠病例当日发病。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市卫健委当日通报27例「病毒性肺炎」,「未见明显人传人和医护感染」。1月12日至17日,省召开两会,市卫健委持续六天通报「无新增确诊」。


1月18日,在武汉市汉口中央商务区最高端的一家商场,李女士还在上班。马上要过年了,逛街的人很多。「刚开始只有一楼奢侈品店的店员可以戴口罩,后来有顾客投诉,我们才戴上口罩。」1月20日,钟南山通过央视确认新冠病毒「人传人」。21日,李女士打开手机,各种资讯APP全都炸锅了,外地的朋友都来询问她,「我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1月19日,「万|家|宴」第二天,看到微博讨论后,前媒体人小莉便开始把自己和母亲隔离在安居苑C区的家中。她听见救护车开进了小区,楼上的一位老人被抬走了。虽然无法证实这位邻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小莉还是很担心。她想起SARS期间香港

「淘大花园事件」。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4月15日,九龙观塘区的淘大花园共发现321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个案。感染个案明显集中在E座,占累积总数41%。根据事后香港卫生署联合8个政府部门展开的调查,当局相信疾病的传播主要与房屋结构设计有关,病毒有可能通过排泄物或废水传播。


大年三十,李女士久违地下楼买了把青菜,「那时百步亭社区还有不少人没戴口罩。」过去四年,因为商场工作,她没在家吃过年夜饭。封城让她感到兴奋,都多少年没有看过春晚了。那天夜里,一家三口吃了4、5个菜,有烧鱼、腊肠、炒青菜,还有特有的珍珠圆子。


四天后,居家隔离的李女士突然开始发烧,吃不下饭。下午5、6点,丈夫骑着电瓶车送她去百步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验血。医生说她是病毒感染,白细胞下降得很厉害,建议她到定点医院之一的汉口医院检查。


但李女士决定留在家里观察。2月3日早上,她高烧到39度,背疼得直不起来,喘不上气。隔着一道房门,她把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存款和密码告诉丈夫,说自己还欠别人钱,嘱咐丈夫帮她把钱还了。门的那边,丈夫说,「你别傻了,你不是这个病。」


发热的不只李女士一人。2月4日,据《网易新闻》报道,百步亭辖区内安居苑A区、B区、C区、D区,百合园小区,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发热门栋,每个门栋14户人家。此时距离1月18日的万家宴,过去了17天。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百步亭一名社区工作人员骑单车去买药。


2月4日晚,《新京报》记者向百步亭求证,工作人员表示小区内的确出现发热人员,但「发热门栋」不意味着有人得新冠肺炎。而当被问及这是否与此前的「万|家|宴」有关时,对方表示:「不清楚。」他强调,

「社区无确诊人员。」亦有专家对《新京报》表示,万|家|宴于1月18日举行,至今已经超过2周潜伏期。居民发热应与宴会无关,不必过于紧张。


恐惧依旧在社区蔓延。当晚9点,小莉摘下隐形、戴上框架眼镜和口罩,出门核实网传中显示的安居苑C区发热门栋。「我当时就觉得,至少这件事是我可以做的。如果我不帮忙,我可能也会因此而挂掉。」在刚刚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表示「武汉的病死率高于全国」。当晚深夜11点,她发朋友圈说「有时候,当这个雷劈到你头上,你才知道,哦,是这个样子的。」


「好像春天已经来了,但回到家中,就要面对具体的灾难」


2月4日凌晨2点,高烧持续数日不退的李女士,和丈夫骑着电瓶车去往汉口医院。


门口的保安没说话,用手给她指了指方向。一进门诊大楼,白灯刺眼明亮,抢救室门口摆放着三四张临时病床,大厅椅子上躺的也是人,地上是丢弃的口罩、防护服等垃圾。「我出门前吃了一颗芬必得,当时吓得一身汗,直接就退烧了,人都吓傻了。」李女士最难忘记的是声音——一种肺部到气管被堵住后呼吸不上来的沉重喘息声,混杂着呼吸机等各种医疗器材运作的「滴滴」声。病床上,一位妇女在给呻吟的病人推背。有一位老人张嘴躺在椅子上,身边没有任何医疗设备,「如果不喊出来,他会死亡的那种感觉。」医护人员给他拿了靠枕,说「安静一点」。李女士后背湿透了,汗水顺着头发滴到眼角。


凌晨4点寒意刺骨,回家的路上,丈夫在李女士身后跟着电瓶车,两人隔了四五米。她对丈夫说,「你别靠近我。」


到二楼拍完肺部CT后,报告显示「肺部呈阴影面积,出现毛玻璃样」等内容,李女士看不懂,只记得一句话:「病毒性肺炎?请复查。」她进急诊室把报告给医生,医生不看片子,只看报告,眼皮都不抬地说了一句,「家里有什么药啊?」李女士问自己是否是新冠肺炎,医生说,「多半是。」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平日里那个无所不在的居委会消失了。2月4日早上8点,李女士和家人开始不断给安居苑居委会打电话。根据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第7号通告」确立的「分级分类就医」原则,李女士需要先在社区做两次核酸测试,结果呈阳性才能由社区安排住院。但她得到的回覆始终是——「需要排队」。据《新京报》2月5日报导,百步亭悦秀苑居委会曾表示,对于发热居民,每个小区居委会每天平均只有一个检测核酸名额。


「那我不能自己等死啊。」李女士开始在自媒体文章中寻找自救的办法。一位感染新冠肺炎后痊愈的医生,分享了自己的诊疗方案。李女士参照了他的方法。为了退烧,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每天喝15斤热水。要接水时,她把门开出一个门缝,把老式热水壶放出去,让丈夫来倒水,「我让他不要摸我的开水瓶」

。上厕所时,她出房门便把衣领立起来,捂上嘴。如厕后,再用酒精把洗手间喷洒一遍。她把吃饭用的一次性碗筷都系在一个袋子里,晚上连睡觉都不关窗。


《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位记者曾于2月4日在悦秀苑小区见到李女士的丈夫。那天阳光明媚,小区里干净整洁,绿梅开了。李女士丈夫说:「疾病不像地震、海啸那样的山崩地裂,疾病是看不见的。你看这里生机勃勃,好像春天已经来了。但是回到家中,就要面对具体的灾难。


「谁会愿意承认自己去过万家宴?」


2月4日,易先生加入到社区「居民自救」的队伍中。他一直没去医院看病,居家几日后便退烧了。


公布「发热门栋」之后,大量百步亭社区的居民开始投诉社区不作为,建立起一个个「疫情防控」微信群


易先生是某事业单位的员工,「以前就见不得不公正的事。」他每天只睡3、4个小时,疯狂向社区、物业、区防疫局打电话,「我们主要有三大诉求,公布确诊病例、排查疑似病例、及时彻底消毒。」


易先生说,他们投诉社区、物业没消毒后,往往会被告知已消毒,「他们说用的是无味的消毒剂。」「他们在门栋口贴上消毒告示,每天有人签字,但我从来没有闻到过消毒水的味道。」小莉说。


「小区的物业,不会在喇叭里让居民注意防护。」


几天前,易先生向微信公众号

「市长专线」投诉社区未消毒。2月21日,得到回覆说,「已交由社区处理。」他觉得在未被监督的情况下,社区一定会回覆已经督促完成。当天下午,易先生从「安居苑疫情防控群」里退了出来, 「我觉得我做不了什么,很辛苦,很无奈。」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百步亭悦秀苑小区,一位快递员把包裹放在门口后钻出路障。


小莉想到了小区里的大喇叭——从疫情开始后,它便再也没有响起。「这个社区正如它所宣传的那样,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而一旦涉及到生死攸关的事情,就不要指望它为你做什么。很多事情,会让你对这个社区感到心寒。


在易先生看来,是百步亭「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建设模式,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王国」,「我们国家和中央的政策都太好了,但百步亭没有设立街道办事处,好像是在编制之外。」2月23日,易先生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新任市委书记王忠林的照片,「今年谁都不粉,就粉你!」据《长江日报》报导,2月18日下午,王忠林曾暗访百步亭社区,询问是否有确诊者未被收治。


但在实施「分级分类就医」原则后,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发热病人的收治送医、疑似病患排查等大量工作都集中在社区。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

「居民把我们当救命稻草。」2月12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百步亭社区某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有太多想崩溃的瞬间。」


曾一度风光的百步亭,已跌入歧视链的底端,「万|家|宴」——成为社区居民身上一个带有耻感的标记。易先生常遇到快递员拒绝配送,「说你们那里是重灾区。」无奈之下,他只能每次多花20块钱,在美团上下单「跑腿」,另外请人帮拿。在社区的微信群里,一位住户讲起一个笑话:「朋友跟我说,你是住百步亭的,以后不要来往。」安居苑一位居民说他最近想搬去黄陂区的盘龙城住,「听说是百步亭的,直接被人拒绝了。」


在百步亭一个小区,曾有记者在单元楼下挨个按响电铃,询问居民家中是否有发热患者,许多人回答:「我不知道,但如果你问到了,请你告诉我。」

2月中旬,当被问到是否有认识的人曾参加过万|家|宴,电话那头的李女士忽然抬高了音调,声音有些尖利,「我不认识,但是你现在去问,人家也不会说!谁会愿意承认自己去过万|家|宴?


「万|家|宴」落幕,百步亭发烧

武汉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士骑着单车在长江大桥上。



尾声


2月17日,在对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的政策下,开展集中拉网式大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月19日,李女士住进市泰康同济医院。3天后,记者打通了她的电话,李女士的病情已经减轻。她和同床的病人说,「很想出门走一走。」她有时会怀念从前车水马龙的武|汉,想起堵车、站满人的公交车,会觉得幸福。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