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傳統老行當:打鐵

“打鐵先須自身硬,鏗鏘擊築力千釣。”說起打鐵,總是滿滿的正能量,打鐵鋪也是那種熾熱的感覺。印象中,詔安縣城的四街、五街、六街有眾多打鐵鋪,中山路則有多家前店後坊的鐵鋪,天一亮,叮叮噹噹清脆的打鐵聲就從打鐵鋪裡傳出,給街道平添了許多熱鬧氣氛。

鐵匠們有一個共同點:圍著粗布圍裙,手臂粗壯,手掌滿是厚繭;打鐵鋪裡則人手眾多,爐火旺旺,他們一年四季天天忙活。在師傅的錘下,堅硬的鐵塊會隨著師傅的意願不斷變成方、圓、長、扁……,各式各樣的用具也在師傅手中一件一件變幻出來。這些隨性而為的鐵件,無不飽含著師傅的汗水,也凝聚著師傅的經驗與智慧。

詔安傳統老行當:打鐵

早期,詔安以農業、漁業、海運為主,鐵器在生產、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打鐵業也就應運而生於漫長的漁耕時代。

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是鐵器作坊的鼎盛時期,菜刀、肉刀、柴刀、鐮刀、鋤頭、斧頭、錘子、犁扒……供不應求,一個鐵匠,能維持一個家庭的生計。

據《詔安縣誌》記載:民國時期,城關有打鐵作坊12家,其中雙正、雙太2家規模較大,生產菜刀、禾刀、鋤頭等,另有遊鄉走巷的鐵匠170人,計60爐(每爐2-3人),以修配農具為主。1952年,全縣生產鐵製農具4.25萬件。1955年,成立了手聯鐵器社、四都鐵木社、官陂鐵器社、青山鐵器社、太平鐵器社等小型鐵工廠,全縣生產鐵製農具3.43萬件、船釘4.95噸。1958年,創辦國營機器廠,鐵器社合併於其中。1959年,四都、梅嶺、深橋、官陂、秀篆創辦5家農械廠,全縣生產鐵製農具9.21萬件。1962年,允許個體經濟存在,個體鐵器10家18人;全縣生產鐵製農具39.39萬件。1967年,全縣生產鐵製農具19.56萬件。70年代後,國營農械廠、鐵工廠生產了大批的鐵製農具和其他勞動、生活用具。由此可見,詔安的鐵器行業還是較為發展的。

詔安傳統老行當:打鐵

筆者訪問過程中發現,縣城的打鐵師傅大多數是沈姓同宗,主要分佈於四街、五街,手藝傳自其太祖母(名字不詳,大約清中、晚期,廣東省大埔縣人。),他們各有自家鋪號。據不完全統計,有瀋水池“金盛”鐵鋪,沈永隆“生金”鐵鋪,瀋海雄“上上”鐵鋪,沈錦川“天天”鐵鋪,沈鳳枝“雙昌”鐵鋪,沈貴榮“上進”鐵鋪,沈添生“雙才”鐵鋪,沈永隆父親(名字不詳)的“生利”鐵鋪,沈碧雲(女)的“貝貝”鐵鋪等。另有:城內陳繼志的“雙興”鐵鋪,四都西張村宗耀的“雙利”鐵鋪等。另外,還有民國時期從廣東省大埔縣來詔安從事鐵器製作的羅振才“雙正”鐵鋪、羅石雙“雙太”鐵鋪。

縣城曾經從事過打鐵業的師傅有:四街的沈文龍、沈月雨(別名沈大雨)、瀋水池、瀋海洋、瀋海雄、沈錦川、沈惠生、沈炳文、沈炳武、沈碧雲(女)等;五街的沈永隆、沈騰霧、沈德文、沈秀茂、沈壽麵、沈瑤抱(女)等。還有羅振才、羅石雙等。另外,梅洲、四都等鄉鎮及山區也有一些打鐵鋪,但為數不多。目前,縣城還在從事打鐵的師傅有:沈錦川、沈惠生、沈騰霧等師傅。

詔安傳統老行當:打鐵

打鐵師傅平時以打造耕作、漁需、建築、日用鐵器為主,打鐵流程大概有:

1.選料,選料是通過目測、用手掂量來挑選重量和外形合適的材料,合適的材料可以節省燃料和鍛打時間。

2.燒料,將鐵料放入爐灶裡使鐵料充分受熱、軟化。過程要拉動風箱鼓風旺火,手握長柄鐵鉗夾住鐵料翻動。

3.鍛打,將加熱到一定程度的鐵料夾到鐵墩上,頭手(師傅)掌主錘,二手(徒弟)握大錘進行鍛打。在鍛打過程中,頭手左手握鐵鉗夾住鐵坯不時翻動,使鐵件鍛打均勻。詔安俗語“打鐵趕新熱”、“打鐵沒讓錘”就來源於此。

4.定型,鐵料鍛打到逐漸失去火紅的顏色,鐵匠再次將它放入火爐裡燒料。定型是個反覆的過程,直到初具成品模樣。

5.拋鋼(詔安俗稱“下鋼”),只要是刀具、鋤頭之類的銳器都要下鋼。而鋼料下在刀具上的多寡與均勻度,是評定該鐵件“鋼水”好壞的標準。下鋼前要用鋼鏨在刀刃頭拉一條深約1公分的長槽,往槽內放進鋼片,鋼片與刃口齊,用錘敲打合縫後入爐煅燒至火星呈米碎花狀時,再取出煅打,讓鋼、鐵融合。

6.淬火與回火基本上同屬一工序,若淬火成功則不一定需回火。

淬火詔安俗稱“雁(白讀音)水”,這是打鐵技藝中最具技術含量的步驟,鐵器好不好,火候的掌握和冷卻是關鍵。淬火時,冷卻介質有清水、鹽水和油三種。而最多被採用的是普通的冷水。鍛好的鐵件放入水裡,“唭”的一聲,熱氣騰起,即可將之取出。經驗老到的鐵匠會在清水淬火後,加溫再度放入鹽水裡淬火,以增強光澤度。

回火,鍛件淬火後硬度變高了,但脆性也大,容易變形,甚至出現細小的裂紋。這時則需重新放回火爐加溫來調整硬度。

淬火、回火後鐵件會稍微變形,要先用鐵錘端平,再用特製的鐵鏟修鏟兩遍,剷平、鏟白鐵件,使之返形。

7.澤油,在鐵器淬火(或回火)後趁高溫尚存,迅速夾塊豬肉皮(或花生油),將豬肉皮貼到器具上反覆摩擦,鐵器的高溫使肉皮滲出豬油塗抹在器具上,這既有助於提高光澤,又能使鐵器長時間不生鏽。

鐵匠打鐵使用的工具較為粗重,主要有:火爐(燃料早期是木炭,後來是木炭與煤炭混雜),風箱,大小兩個鐵砧(大鐵砧圓形或方形,小鐵砧約尺許的尖錐形,適宜於做冷活、外觀修整),幾把鐵鏟、鋼鏨、鉗子、形狀大小不等的鐵錘,印戳子等。印戳子的用途是打製印記以區別於他人,帶有品牌的意思。夾鐵的長柄鐵鉗長約30至40公分,風箱木製。風箱正常倚靠牆壁,打鐵爐則用“土角仔”與磚頭砌成,火爐前面兩個鐵砧,鐵砧用龍眼木當樁,高約1米。

因煅燒鐵件離不開火爐,所以多數鐵匠敬奉太上老君為祖師爺。但也有部分鐵匠敬奉的祖師爺是唐朝大將尉遲恭,因為尉遲恭是打鐵出身。

打鐵技藝的傳承是師徒或父子的言傳身教,學徒從拉風箱開始,接下來,才能當操錘的“三手”、“二手”。一般情況下,學徒三年期滿,徒弟還要為師傅服務一年,以報師傅授藝之情,同時這一年也是徒弟技藝再提高的機會。徒弟出師時,師傅會給徒弟置辦一套鐵匠工具,讓其自立門戶。

但目前願意再學習打鐵技藝的年輕人已很少了,一些鐵匠也紛紛改行。因為,打鐵是種體力活;再者,材料不時漲價,製品提價不多;另外,自動化生產也衝擊著手工打鐵業,……。 

不過,城鄉還有一些打鐵師傅仍在堅守著一方爐火,也因為他們的堅持,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些古味。

來源 : 福建南大門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