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9歲的我無法靜下心來讀書?

小蔡蔡的春天


這是一個看似隨意,但卻是具有普遍困擾性的問題,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不止是“無法靜下心來讀書”,許多想做的事,我們都無法靜下心來去做。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心力不夠,也就是內心欠缺足夠的推動力,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曾提到過,經典裡管這個叫“堪任性”,今天再仔細的介紹一下,望路過的朋友多多指教:

“堪任性”是指心理承受能力

“堪”就是能夠的意思,“堪任”就是能把事情擔負起來,這裡側重的是心理層面。我們平時都會有這種體會,很多時候,事情之所以做不下去,並不是因為身體的原因,或者是其它的客觀原因,而是心累了,心一累,整個精神就會垮下來,再容易的事,也就都無法繼續推進了。


我們的心,就象是海上漂著的一艘船,下面是沒有根的,外面的風吹一吹,船身就晃一晃,下面的浪掀一掀,船就會搖一搖,這是沒辦法的事,大家都一樣。

但與船不同的是,船的大小、載重都是固定不變的的,而我們的心不同,它的潛力很大,只要懂得一定的原理,對它加以訓練,它是可以變化的,心量可以變大,“堪任性”也能增加,關鍵看我們去不去訓練它。

道理雖然簡單,其實做起來也並不容易,理是理,事是事,這是兩個領域。坊間不是流傳著一個蘇東坡的故事嗎?他平時喜歡參禪論道,文學水平又很高,有一次靈機一動,就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據說蘇東坡當時很得意,趕快叫人拿給江對岸的老和尚看,結果老和尚看完以後,罵他寫的詩狗屁不通,蘇東坡聽後生氣的不得了,馬上去找老和尚理論,結果老和尚見了他笑道:“你這叫什麼八風吹不動?我一句‘狗屁’就把你吹到江對岸來了嘛。”當時就搞的蘇東坡尷尬不已。

“堪任性”是內心真正的定力

孔子的弟子曾參在他所著的《大學》中講道: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前面我們提到了改變內心的原理,指的就是這段話了,只要我們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古今中外但凡牽涉到內心修養的正統方法,都沒能逃出這個原則。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不少經典我們深入研究後,得出的還是曾子這個結論。

“堪任性”是在“安”這個階段爆發出來的,“安”在佛家又叫“輕安”,是內心的十一個善法功能之一,唐代的玄奘法師說:

“安”謂輕安。
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惛沉,轉依為業。

謂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轉安適故。 ——玄奘法師編譯《成唯識論·卷六》

這裡講的很清楚,輕安本身就是一種“堪任性”,“調暢身心”簡單講就是能讓身心聽話,這個時候,我們才敢講“我的地盤我做主”,因為境界真的到了,已經不再是一句空話。

“能障定法”,是指那些障礙我們定力的因素,“伏除”就是降伏和排除,把這些因素碾壓排除掉了,“所依止”就是我們的身心,這時候身心輕鬆安適,做什麼事情都定得住,心安下來了。

玄奘法師翻譯的另一本經典中講的更直接:

輕安者,謂心堪任性。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四》

總結

總之,對內心的訓練,不是句口號,而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功夫,古人為了成就一翻事業,都會對自己的內心進行訓練,象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有每天靜坐一柱香的習慣,通過這樣來訓練內心的堪任力,所以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這裡面都有不為外人道的訣竅。


明代王陽明有一門學問叫“心學”,講的也是這個原則,他的學生將他的講課內容進行了總結,整理出一本書,然後從《論語》中抽出曾子“傳不習乎”這句話,將書取名叫《傳習錄》,這本書一開始就談到了《大學》,談到了“知止而後有定”。

所以“無法靜下心來讀書”,並不是個例,而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根源就在堪任性的乏力,找到問題所在,我們就可以去參考古人的經驗,找到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方法,對自己的心進行訓練,加以時日,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澡雪堂主談國學


29歲正值青春年華,正是激情澎湃風華正茂的年齡,離開校門步入社會,可能有更多的不適和困惑,書本所學距離社會相差很遠,激情 -目標-理想被現實中的房子-車子-票子打的粉碎,就像一張白紙掉進了漩渦,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過29歲,只不過現在的社會環境物質欲太強烈,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29歲有29歲的優勢-激情,只要選準目標,大膽拼搏,克服浮躁(無法靜下來讀書是浮躁的表現,如果不能拼爹,只有讀書才能接近成功,注意不要讀死書,死讀書)持之以恆,定能成功。



師襄子


不光你,我也是[紅臉]

29歲奔三的年紀

也是人生中面臨壓力最多的時候

沒結婚的面臨結婚的問題,父母天天催,身邊人娶妻生子也給自己一份壓力……

結婚了面臨夫妻關係維護,子女教育,父母養老,工作發展……30歲,人生看不到希望的感覺太讓人崩潰。

有時候靜下來想想,人為什麼而活?

生活、事業、未來?

那一項是自己把握明白的?

能不焦慮嘛

心情焦慮了很多事情都無法靜下心來做,而且容易生氣

也許慢下來,思考思考人生生活的真諦,才會平靜下來


請叫我xiao花哥


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1、你從小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嗎?

2、你想清楚為什麼要讀書?

3、你有人生目標和規劃嗎?

29歲的人,早就應該學會自立了。如果還沒有做到自立就要做深刻地反思與反省,學會生存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要事。


弘道


還是讀書對你的幫助不大。如果讀完了或者考個什麼證就給你漲工資,就給你晉級就給你提職,你一定能讀的。


十一點三十五


29歲?太小了,這不是讀小學的年紀嗎?難道你想談戀愛,想著生娃買房?早戀沒有好處的,你太小了,媽媽把你關在房間裡讀書是對的。


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真好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為了運用於生活中,你29歲了,這個年紀是上班的年紀,你的是為了你的事業而去學習嗎?你不能靜下心來去讀書(我不知道你的靜下心和我的靜下心是不是一個概念的)可能是你不適合讀書吧。


擁有GD同款臉的VIP


每個人都會某個時間有一段不平靜的心態,


西山的大爺


沒有目標。


青藤輕聊


那是你想的事情太多,忘記一切,坐下來,喝杯咖啡,好好想想你的人生!每天靜思10分鐘!你就會有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