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王翦秦國名將,著名的軍事家。

相信大家不陌生,王翦一生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攻克趙國,平定燕國,最後又率六十萬大軍,大敗楚國。攻打楚國時,秦國也是舉了全國之力,六十萬人不是小數,放在同時期世界上另一端的歐洲,最大規模戰爭也就十來萬人。

但秦始皇為何放心?這麼多兵馬歸到王翦麾下,難道不怕他擁兵自重嗎?說到這裡就不得不佩服王翦的老謀深算。

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秦始皇中國古代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人,為歷史開創了先河,後世影響很大。按道理講,有大作為的人,就必定有非常人之處,秦始皇就是善用人敢用人,籠絡很多有軍事才能的名將。

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但人性本多疑,秦始皇也如此,不管他是帝王將相也好,還是普通人。如果一個人要完全相信另一個人,是需要多年的信任為基礎。除非,你知道這個人是無害的,這種信任,是建立在個人利益之下的。而王翦,只用一計就讓秦始皇對他再無猜忌。

秦始皇醞釀攻打楚國

這要從秦始皇趕跑了燕王,滅掉了,韓,趙,魏三國說起。之後秦始皇盤算著攻打楚國,當時的秦國名將李信,曾率領幾千士兵,把燕太子姬丹活捉拿下。秦始皇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勇敢威猛,他問李信;" 我想攻克楚國,要是將軍你領兵,用人大概要多少?" 李信說:"不超過二十萬人"。之後秦始皇又問王翦:" 王將軍,如果我要攻克楚國,您領兵要用多少人?" 王翦說:" 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始皇說道:" 王將軍老了,開始膽怯了,還是李將軍勇猛果斷,他的話應該是對的 "。

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於是秦始皇就派李信和蒙恬,率領二十萬兵攻打楚國。其實這裡還一個功高蓋主的問題,王翦戰功顯赫,秦始皇他也想提拔一下年輕人,壓一壓王翦 。王翦見他的話沒有被採納,就推脫告老還鄉了。起初李信與蒙恬進攻,秦兵大敗楚軍,隨後又攻打寢邑和鄢郢,李信要和蒙恬在城父會師。哪知道楚軍趁勢尾隨秦軍,結果大敗李信的軍隊,攻入兩個壁壘,殺死七個都尉,秦軍敗逃了。

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秦始皇重啟用王翦

秦始皇聽到這個消息,極為憤怒。這時候他又快馬乘車前往頻陽。向王翦道歉說:" 我由於沒有采納將軍你的計謀,令秦軍受辱,現在聽說楚軍天天向西挺進。將軍,你雖有病,但難道忍心不管我嗎?" 王翦推託說:" 老臣體弱多病腦子糊塗,望大王另選良將吧。" 秦始皇又勸說:" 好了將軍不要再推遲了 "。王翦說:" 大王如若一定要用我,那就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始皇說:" 就聽將軍的計劃罷了"。

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王翦掌控秦國兵力,數次索要賞賜

六十萬人可是要抽調全國的兵力!估計秦始皇這時候也是坐臥難安,也在犯嘀咕,心想:這老王如果要是贏了還好,要是敗了,那我這大秦就樹倒猢猻散了。還有萬一王翦,擁兵自重,在外面自立為王。再給我來個回馬槍嚇怎麼辦?" 秦始皇雖然無奈,但也是全國調兵,好不容易湊齊了六十萬人。王翦出發的時候,秦始皇親自送到灞上,這時,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一個要求,請大王賞賜他良田,住宅,園林,池塘等等。秦始皇說:" 將軍走吧,又何必擔心貧窮呢?" 王翦說:" 作為大王的將軍,即使有功,終究也難封侯,所以趁著大王相信我的時候,我也就及時請求點園林,池塘,良田作為子孫後代的產業罷了。" 秦始皇大笑。

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王翦到了關口以後,又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請求賜良田。有人問:" 將軍,請求恩賜也太過分了吧?" 王翦說:" 秦王粗暴不相信人,現代傾盡秦國的武裝部隊單獨委託我,我不多請求田地,住宅作為子孫的產業,來穩固自己。難道讓秦王因此懷疑我嗎?"

薑還是老的辣,王翦大敗楚國

王翦憑此一計謀,讓秦王放低了對王翦的猜疑,通過索要賞賜,秦王也認為王翦是個貪戀富貴的傢伙。大概這時候秦始皇心裡也不七上八下了,感嘆:王翦啊王翦,你不過也如此嘛,只要給你足夠的賞賜,孤還擔心你跑了不成,六十萬大軍隨你調遣好了。此時王翦掌控了秦國兵力,也就等於掌控了秦始皇的全部身家性命。

要兵60萬才出兵,史上老謀深算的王翦

果然是不負所望,王翦代替李信擊退了楚國。當楚國聽說王翦來攻打時,也是傾盡全國之力抵抗秦軍。開始的時候,王翦並沒有著急出兵,每天只是讓士兵休養生息,居然還玩起了扔石頭和跳遠。待楚國見秦軍不出,向東後退的時候,王翦就趁勢出動部隊,攻擊楚軍,結果大敗楚軍。追到蘄南,殺死楚軍將軍項燕,趁機奪取了楚國境內的城邑。

到秦始皇26年,完全的兼併天下。王氏和蒙氏功勞居多,他們的名聲流傳於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