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这4件事上放纵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这4件事上放纵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再疼爱孩子,也要跟孩子明确“不能做的事情”。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身为家长需要从小给孩子在“可以”与“不可以”之间划一条界限,使得孩子的行为有章可循。


因此,家长再爱孩子,也不能在这4件事情上放纵,否则只会毁了孩子。

1谎话连篇


8岁的孩子施展“武功”,把花瓶打破的故事。当妈妈问起这件事情时,他却没有说出实行,却说是家里的猫干的。


很多家长反馈,孩子越大越难管,不听话,总爱说谎,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就只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但是,家长的纵容,也许会害了孩子。
孩子说谎的危害:


长期存在,会引起性格扭曲。
丧失信誉,以后结交朋友很难。
没有责任感,以后性格也会向投机取巧转变。


对策:


1. 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首先需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家长的影响,变得不爱说谎。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这4件事上放纵


2. 鼓励孩子说实话。


如果孩子愿意说出实行,那么,家长可以利用此次机会鼓励孩子,这对孩子说真话这件事情也可以有良好的反馈。


3. 事发后懂得安慰。


虽然孩子做错事情了,但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出实情,身为家长理应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安慰。

2过度满足


有一位读者在后台留言:“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缺,想要什么我们都能满足他,但是,发现他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


我回复他:“这会不会是过度满足孩子的后果呢?”


现在,很多人的家庭条件都不错,孩子的过度需求,家长过度满足非常普遍。


其实,过度满足,是一种伤害。


轻易满足孩子,长久以往,会把宠溺当成一种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独立自主的精神。


在孩子的印象中,他能呼风唤雨,能理所应当得到一切。当家长满足不了孩子时,孩子就会产生埋怨。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这4件事上放纵


小时候被过度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对生活、身边的人也会提出各种过分要求,这对未来的成长非常不利。


所以,好的家长,懂得孩子成长的需求,关注孩子内在精神需求,然后陪孩子一起成长。
对策:


适当拒绝,在拒绝时,态度要坚定,说明原因。
引导孩子思考其他可能满足需求的方式,重新提出要求。
帮助孩子判断,并且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基础底线。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哪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在满足孩子需求时,还应该给他最及时、最真实的爱,这样他才能长成美好的模样。

3没有时间观念


发现不少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比如:


早上赖床不肯起;
上课迟到;
做作业磨叽;
做事情没规划;......


上面所说的,你是不是很熟悉?


其实造成以上的现象就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加上家长在这一块没有做到一个很好的引导,认为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懂的。


但是,习惯是需要从小养成的,不好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策: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让孩子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指导孩子制定时间安排表,并且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容完成;
让孩子懂得利用零碎时间;


为了孩子未来,家长给孩子越早建立时间观念,家长放手时就会越放心。


4从不做家务


最近有一位读者跟我倾诉,她的孩子上小学了,每次轮到她孩子值日,她都需要跑去帮孩子打扫,因为她从来都没让孩子做过家务。


她总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孩子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捧在手心上,孩子只负责把书读好,其他事情都不需要处理。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这4件事上放纵


这类孩子虽然分数很高,但其他能力却很弱,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离开父母就无法适应外面的环境。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


爱干家务活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活的孩子,长大后就业率是15:1,犯罪率1:10。


所以,身为家长,再爱孩子,在家务活上也不能纵容孩子,而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活的能力。


做家务的孩子有哪些优势呢?


爱做家务的孩子,责任心一般都会很强。


锻炼动手能力,提高认知能力。


独立能力也会提升,即便没有家长在身边,孩子也能照顾好自己。


培养孩子的执行能力,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做家务的能力呢?
对策:


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做家务意识。
鼓励孩子做家务,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找到乐趣。
告诉孩子做家务的好处。


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家长需要随时监督,如果孩子做的不够好,我们需要耐心教育。


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


好的家长是那个授之以渔的人,而不是将孩子保护地严丝合缝。


生活如品茗,懂得吃苦才有回甘。


家长再爱孩子,有时也要适当放手,对孩子狠心点。


更多育儿教育内容可关注“萤火成长”。

更多亲子情商课程可点击底部链接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