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因为这次疫情,认识了多少以前见都没见过的名医?

兔八哥扛大刀


隆重推出上海人民的“保护神”、新晋“硬核男神”、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来欣赏一下他的金句吧。

“你在家里不是隔离,也是在战斗!你觉得很闷,闷两个礼拜,病毒也要被你‘闷死’了”

“防火防盗防同事”

“这个病没有神药”

“企业给隔离停工的员工发工资就是最大的贡献”

“试用药就像女朋友:试验结果出来前不知是不是老婆”

张文宏面对镜头,用大白话解释了一个个专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消除了大众的紧张,成为上海市民面对疫情的“定海神针”。当他可能去武汉援助的消息传出时,大家不淡定了“您一定要留在上海啊,有您在我们才安心!”

面对意外的走红,张文宏保持着医者的清醒:当新冠大幕落下,我会非常安静地走开。

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啊!




奥格菲拉小姐


因为这次疫情,我记住了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名医的名字,也了解到我身边就有“最美逆行者”,他们也是我心目中的名医。

出现在央视春晚大屏幕上的“最美口罩勒痕”护士汪俊,是我同学的侄女。1992年出身于湖北黄梅县柳林乡塔畈村,2007年毕业于黄冈护校,2013年开始在武昌医院骨科工作。 临近春节的时候,疫情形势严峻,汪俊义无反顾地报名参与到抗疫的最前线---金银潭医院,至今坚守了26天,最长的一次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经常夜间一个人照顾十几个病人,曾濒临崩溃。2020年央视春晚,家人看到她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时,脸上满是口罩的勒痕,才知道她在抗疫一线。

黄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钱足庶,黄梅县孔垄镇人,2018年在黄石市获“最美公卫医师”称号。“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钱足庶带领13名防疫人员抵达映秀镇开展防病防疫工作,历时20天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卫生部表彰。去年,母亲去世不久,钱足庶同志一直沉浸在丧母的悲痛之中,他准备腊月回黄梅老家给母亲上坟。疫情爆发后,他取消了行程,立即投身到抗疫最前线,至今在苦苦坚守。

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使命和担当,让他们站在离危险更近的地方,这样就能让别人离危险远一点。正是因为有他们负重前行,我们才可以岁月静好。



美课拼分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福祸利避之”,谁说巾帼不如须眉,在这次疫情中,汶川女护士佘沙,24岁的把头发剃光的单霞,以及请缨去武汉的医学精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女人是“战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女护士单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院士更是国人的骄傲,他们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从钟南山院士人传人的判断中,减少了疫情的发展,李兰娟院士向国务院报告,建议武汉封城,阻碍了全国疫情的蔓延,还有李文亮医生,为了救治病人牺牲在抗疫一线,这些名医,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医学救治病人史上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世人敬仰,名垂青史。

钟南山院士

李兰娟院士


zjx赵景旭


这次疫情,让我认识到了许多向钟南山院士这样有名的医生和护士们。更加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人。举国上下,没有抱怨,没有推诿,四海同心,九州一力,同仇敌忾。

中国有句古话,叫“患难见真情”。

2020开年并不太平,疫情肆虐,武汉告急,真正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这个时候,最考验人性。

而在这场疫情中,我重新读懂了中国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没有抱怨,没有推诿,四海同心,九州一力,同仇敌忾。

01

四大天团会师武汉

王炸来了

2月7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疗援助队在武汉天河机场相遇,他们将共同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双方自报家门、彼此互相喊话、加油致敬的视频,刷爆网络,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派131名医护人员增援武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也派出131人的医疗队。这也是华西医院历史上,应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次性派出的最大规模医疗队。

两支队伍在武汉天河机场相遇, 偌大的机场,空空荡荡,只有他们,逆流而上。

镜头所过之处,皆是国之栋梁,悲壮又英勇。

而这次的“相遇”距上一次会面,时隔了83年。

上一次两家医院相聚,还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抗战,齐鲁医院搬到了华西坝,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并成立协和大学,一起办学办医。

如今再次会师,因为同一个使命同一个任务,两家医院再续前缘,携手并进、共克时艰,援助武汉抗击疫情。

众所周知,医学界有四大天团,分别是“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

“华西“和“齐鲁”已经相遇,“协和”、“湘雅“两家王牌医院也已出征!

2月7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130人(30名医生、100名护士)北上援鄂,将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

这是湘雅医院执行医疗援助使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支医疗队。

2月7日16时,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142名队员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飞抵武汉。

当晚21时,第一组医疗队员迅速完成岗前培训,随即加入重症病房夜班轮值中,开展医疗工作。

正所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协和人,诚不欺我。

北京协和医院(1921年),今年99岁。

湖南湘雅医院(1914年),今年106岁。

四川华西医院(1892年),今年128岁。

山东齐鲁医院(1890年),今年130岁。

北京协和医院(1921年),今年99岁。

湖南湘雅医院(1914年),今年106岁。

四川华西医院(1892年),今年128岁。

山东齐鲁医院(1890年),今年130岁。

新华社曾把它们,称为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其在医学界的地位堪比武侠小说中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而四张王牌齐聚首,这在中国医疗史百年以来第一次。

四路医护驰援武汉,真正的掏家底,打王牌!

有网友评论:

“全村的龙已把最硬的鳞给你,哪怕自己也伤痕累累,所以,武汉,加油!”

“王炸天团现,疫情立马完。”

“王炸来了,中国必胜!”

02

东北三省鼎力相助

家底掏光,也要帮你

2月8日,元宵节,一个本该团圆的日子。

当晚辽宁省再派1000人的医疗队伍驰援武汉,这已经是辽宁派出的第四支医疗队了。

至此,辽宁驰援湖北医疗队、疾控队人数达1382人;加上吉林派出的686人;黑龙江派出的353人,东北向湖北派出的医疗队总人数达到了2340人,而全国调配到湖北的医护人员是11921人。

总人口不到全国10%、常住人口流失、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东北,派出的医疗队总人数,占到了全国的19%。

对于辽宁这个人口总共才4100万的省份,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占全国的10分之1。

他们把当地最好的医院里,最好的医生,都送去武汉。

有个故事,同样是帮助别人,有的人有十块钱,他可能会捐出一块。而有的人,可能他东拼西凑也只能凑出一块钱,但他愿意全部给你,分文不留。

在这次驰援中,东北就是后者。

默默无闻,埋头做事。

2月7号,黑龙江N95口罩急缺,没求外援,而是咬着牙和自己省内的群众说:

我们可以用5个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和你们换一只N95。

还有那些捐款的东北集团,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辽宁方大集团,捐款2个亿;飞鹤集团,捐款1个亿;就连大家一直觉得可笑、滑稽的东北老铁辛巴,也捐了整整1.5个亿。

更别提哈药集团、长春修正集团,捐了1000万药品后,还在陆陆续续的一边生产一边捐。

虽然总被人说穷,经济落后,但关键时刻,东北三省,李文亮医生的家乡,宁可掏光家底,也要驰援湖北!

03

一省包一市

16省齐聚湖北

2月9日,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武汉,人数高达6000人。

这是疫情以来,武汉机场迎接运输保障医疗队,人数最多的一天。

他们来自辽宁、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山东、河南、福建、内蒙古等省市。

将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持湖北省16个市的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谁力量大谁就多挑点担子,平时吵吵闹闹的家人,此刻全都拧成一股绳,一对一帮扶,同心同愿,众志成城,朝着一个目标奋斗!

即使平时吵得再凶,危难面前,才知道什么叫血浓于水的家人,什么叫打断骨头连着筋!

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还快。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网友制作了各种暖心的表情包,声援湖北。

“我来了,你别怕!”

上一次听到“一省包一市”这个词,还是在12年前的汶川地震期间。

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汶川、北川、绵竹、青川等县、市几为废墟,是所有中国人心头的一道疤!

当时关于灾区的重建,就采用了一省包一市的方式,短短两年便恢复良好,那些恩情即使时隔多年,人们都记在心里从未忘记!







聆听网易圈


这次疫情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本次武汉新冠疫情发生后,除本地医院积极开展救治外,各省市医护力量也在中央的调动下,纷纷奔赴武汉,当然这次印象最深的恐怕只能是中医!从张伯礼院士,黄璐琦院士,仝小林院士,到江苏省中医院史锁芳主任,广东省中医院颜芳主任等。还有很多民间中医高手参与救治!中医是有生态的,犹如植物,自下而上依次是青苔、草、灌木、大小乔木,构成了植物的完整生态,而中医事业的生态,自下而上依次是民间中医、乡县中医院、省市中医院、国家中医局科研机构等,离开了民间中医的肥沃土壤以及没有了民间中医对中医知识的普及传承,那么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医将会走向衰败!

所以希望这次疫情结束后,希望中医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谢谢!




淘哥说中医


疫情期间让俄罗斯都眼馋的名医“钟老”

钟南山国宝级名医,现在很多人对他都并不陌生

他是福建厦门人,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

“钟老”八十三岁高龄,依旧一身健子肉,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强壮,所以才有精力在这个年龄依旧奋战“肺炎”疫情。 越来越多人看到他便感觉安心,这是来自钟南山的人格魅力。他说居家隔离,全国上下,没有钟老发话都不结束隔离。

钟南山院士付出了很多,人们也尊重和爱戴他。





007星星驰


临危受命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的李文亮医生,减去长发、穿着尿不湿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等。虽然我不能一一叫出你们的名字,但是我看过你们的报告,听过你们的事迹,我觉得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为祖国加油!



紫幽飞翔吧


因为这次疫情我记住了83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李文亮和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义无反顾地选择逆流而上的英雄们,想着你们每天穿非常厚的防护服,只能休息3、4个小时,只能吃快餐、方便面,这一幕,让我既心酸又感动,看到这些场景我不禁感动地流泪,希望你们平安健康,疫情早点结束






雨季的日常


您问因为这次疫情认识了多少明医?

最出名的莫过于钟南山,已高龄之资,不畏生死,赶往第一前线。

这种胆魄让人佩服不已,甚至可以说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鞠躬尽瘁。

还有李兰娟院士,等一切在前线的护士医生。在我们的眼中都是天使。都是名医。

让我们为他们加油,明天会更好!



影视解说小枫


以前对一生这行业的名人不了解。

在这疫情一开始的时候,各大媒体都报道钟南山院士(我没看见过人),我一直以为是“终南山”的一位医学院士。了,我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多么的无知。如今的我已是钟南山院士的忠实粉丝了,是他拯救了中国,现在又背负起拯救世界的使命!我就想说您老人家一定要注意身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