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近日,宿遷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市民生活逐步邁入正軌,一些餐飲服務企業也恢復堂食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3月10日,宿遷發佈《關於做好第二批服務業企業復工復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各餐飲企業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提供堂食。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3月11日是我市餐飲堂食服務恢復的第一天,記者探訪了多家商業綜合體、餐飲機構聚集區等,瞭解相關情況。

餐飲業,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通知》中明確了餐飲業恢復堂食需要的條件,包括餐飲企業要備好測溫計、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建立用餐人員可溯源制度,預約就餐、錯峰就餐;大廳減少桌椅擺放,餐桌間距不小於1.5米;商務宴請必須實行分餐分食制……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您好,麻煩您登記一下姓名、電話和身份證號碼。”3月11日中午11點,在寶龍城市廣場四樓一川烤肉店門口,餐廳服務員正在對進店人員進行實名登記。記者登記好相關信息,服務員上前測量體溫後才放行進店。

店內,“就餐提醒”貼在醒目位置,併為顧客提供了免洗洗手液,工作人員正在給餐桌消毒,部分餐桌貼上了“已消毒”貼紙,並隔桌擺放了“暫停服務”的桌卡。“我們目前是準備安排客人隔桌坐,每兩桌之間空一張桌子,原本30張桌子,現在減少了一半的餐位數量。”餐廳負責人王先生說。

記者在餐廳轉了一圈,目測店內每張桌子大約長1.2米,每兩張桌子間的間隔約60釐米,按照“隔桌坐”的辦法,兩桌用餐者至少相距2.4米。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11點半,店內迎來了恢復堂食的第一桌客人——袁先生一家6人,按照規定,他們只能分兩桌坐。“沒事,特殊時期嘛,我們都理解。”袁先生在服務員指引下進行手機點單。

“以往都是服務員全程幫烤、幫切、幫分食,出於安全考慮,現在全部由客人 ‘自助’,服務員只幫忙上菜,並建議客人使用掃碼點單和付款,儘量減少人員近距離接觸。”王先生說。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中午12點,正值飯點時間,寶龍城市廣場三樓、四樓的大部分餐飲店都開放營業了,但客人寥寥。

胖哥倆肉蟹煲店門口有兩名外賣員正在等待取貨。走進店內,依稀可以聞到淡淡的消毒水氣味。原本熱鬧非凡的餐廳,此時顯得有些空蕩。記者快速數了一下,發現總共只有5桌食客在隔桌就餐,且每桌人數都不超過3個人。


宿遷堂食指南,來了

花甲米線、麻辣香鍋、鮮魚米粉……寶龍后街的煙火氣又回來了,不少街頭美食店恢復營業,但還都僅限外賣、外帶,不可堂食,每家餐廳門口處都擺放了隔離帶、桌椅等障礙物阻止入內,只可在店外或等候區取餐,僅部分餐廳有客人就餐。平時需要排隊、等位的網紅奶茶甜品店,如今略顯冷清。

記者走訪發現,雖然目前堂食就餐的顧客不多,但大家對於門店的防疫措施和消毒工作都比較滿意。目前,大部分餐飲企業正在做開放堂食服務前的準備,同時積極開拓線上外賣、門店自提、企業員工餐等多元化業務。


  “雖然可以進店就餐,但並不等於可以呼朋引伴聚餐。在疫情沒有結束之前,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不能扎堆聚集。”宿遷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處有關負責人提醒,現階段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市民在進入餐飲店就餐時,必須與其他顧客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面對面坐。

據悉,宿遷市區各餐飲企業恢復堂食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中,市場監管部門將對已復工、提供堂食的餐飲企業進行抽檢,具體檢查食品經營許可、從業人員管理、用餐人員管理、食品安全制度落實、經營場所清洗消毒等情況,確保餐飲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指導、幫助企業更好復工復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