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农民存的玉米棒子现在卖合适还是再等等呢?

室内装修小张


在农村,农民存的玉米棒子现在卖合适还是再等等呢?

今天已经是三月中旬了,今年的开春忙碌比往年来的晚一个多月,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还好,如今快要过去了,但是目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是会收到一些影响的。


今年农民的玉米售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在2月份的时候,整个月都不能正常交易,农民待在家里心里是很着急的,着急自己的身体,着急家里没有收入来源,着急怕玉米卖不出去,怕玉米错过了好价钱。

确实是的,从3月份有些地方陆续解封后,玉米交易可以正常进行了,这个时候是养殖场最期盼收购玉米的。如今玉米价格在1元左右,这样的价格比去年年底的价格涨了不少了,农民纷纷开始买玉米了。


题主说到家里的玉米棒子,是没有脱粒的那种,这个时候是玉米交易高峰期,也是可以现在交易的,价格也会随玉米价格上涨而上涨的。

题主如果现在不想卖的话,还是可以等待的,等到五六月份的时候,玉米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养殖行业集中育肥的时候,这个时候需求玉米量比较大,玉米棒子可以整个加工成饲料用,可以省下很多成本。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在农村,如果家里还有玉米棒子没有卖,是现在卖合适,还是再等等呢?

这个问题也是我考虑的问题,现在我家里还有一些玉米棒子,没有打成颗粒,放在家里还招老鼠,再加上麻雀,斑鸠的啃食,我家后院里有好多的斑鸠,它们还是保护动物,真的拿它们没有办法。

年前的时候卖了一部分,本来打算年前的时候价格会上涨,谁知不涨反而价格下跌了,当时候我卖的是每斤八毛八元,收粮的说什么也不给涨到九毛钱,于是便留了一部分打算年后再卖,因为根据经验,年后的价格肯定会上涨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我们经历了一场瘟疫,于是我们家的玉米棒子现在还没有脱粒,这几天天气好,打算将玉米棒子脱粒,只要门上有收的,就赶紧卖,因为玉米棒子放在家里会折很多的斤两,老鼠咬,小鸟吃,以及玉米的蒸发,说实在的,现在卖一块钱都感觉到划不来,更别说再过几天我们就要种早玉米了,如果新玉米下来了,价格也会随着下降。

因此我的策略是,先将玉米棒子脱粒,玉米现在已经很干了,根本不需要晾晒,直接装在袋子里,等有收玉米的马上过秤开卖,为了这些玉米真的操碎了心,当然,根据目前的价格还是有一段时间的上涨,其实早玉米刚下来的时候价格是最好的,但是一定要抓紧时间卖,要不然价格就会下来!

对于我们这些散户来说,随行就市就好,毕竟家里的玉米也不太多,当然,问题是门口到底有没有收玉米的,这个可不是由我们来决定。


乡村小二哥


特别不明白一件事情,农民手里的玉米棒子,为啥总是纠结价格而迟迟不卖,总是一等再等,每一年都是这个样子,但我发现每一年玉米的价格都是在几毛钱之间上下浮动。

前阵子疫情比较严重时,听说玉米每斤到了一块钱的价格,跟去年最初时玉米收购价位一样,比去年后期收购价位高出一毛钱,但当时只是大家传说玉米一块钱的价格,根本没有人收购,那时候也不允许收购。

如今我们复工了,但农村还是封村状态,暂时没有小贩能够进村收购玉米,而能卖玉米棒子的渠道依然是村里养猪户,他们在购买饲料时遇到困难,因此只能暂时在村里购买,来满足养猪或者养鸡鸭等禽类的食物供给。

最近在公众平台看到有关玉米价格的消息,不少省市玉米价位下 调,在八毛钱左右晃悠,这说明疫情并没有影响到粮食价格,没有引起粮食恐慌,原本大家以为的可能会出现屯粮食的说法不存在。

既然大部分人认为粮食不可能会涨价,或者会涨价多,基本上已经确定了粮食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一直赞成玉米棒子在收获后的当年能够及时出售,因为粮食价格上差下差差不了多少,基本上就是五分、一毛钱,赶紧腾出地方来,等收了小麦,还得整理小麦或者储存小麦。

如果储存粮食的话,我建议储存小麦和稻谷,这两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主食,它和玉米棒子不一样,因为玉米棒子只能是偶尔吃一点的食物,大部分人不愿意吃玉米面食物,太粗糙了。

建议题主根据自己家情况,如果是我去年就卖了,一斤差一毛钱,农村家庭最多储存玉米三千到四千斤,所以也就差个三四百块钱而已。卖了吧,趁着农闲时把玉米棒子处理了,一心一意种别的农作物。


看农村说农事


玉米什么时候卖合适。从前我公婆都是放到五一卖,我觉得也不多卖钱。放在家里暂地,还有老鼠🐭。经常听到老鼠活动。现在粮食价格都很稳定,早卖省心。我种玉米的时候都是弄好粒就卖。虽然便宜点,水分也大[捂脸]如果放的时间太长也是少斤两。


春日气泡


现在已经是春暖花开了,疫情也基本结束了,春耕生产已经在有的地方开始了,春耕生产需要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的,因此,也是需要钱的,所以农民存的玉米棒子,现在不卖,更待何时呀?

在东北地区,有很多农民朋友们的玉米没有卖出,玉米没有卖出的理由,就是想等到春节过后,能卖一个更高一点价钱的,谁知道春节还没有到,疫情就先来到了,春节过后,疫情更加的严重了,玉米也就没法在卖了,再加上农村全面的封村封路,那些没有卖出玉米的农民朋友们的玉米,也就一直没有卖出去,现在疫情也基本结束了,农村封村封路也开始解封了,春耕生产到来之前,农民也需要钱了,那些没有卖出玉米的农民朋友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玉米卖出去,而且现在正是卖出玉米的最好时机,如果在等的话,也不会把玉米的价格等的很高的,也没有什么意思的!

特别是那些还趴在地上的玉米棒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趴粮,如果不马上将他们脱粒卖掉的话,就会受潮发霉变质的,如果受潮发霉变质的话,玉米的价格再低也是没人要的,那你的损失可就大了!

我们还是在这里说说吉林省的玉米价格吧,吉林省的玉米价格虽然只是吉林省的,但是,吉林省的玉米价格的走势,基本上还是可以代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走势的,下面是吉林省几个县2020年2月12日,与2020年3月12日玉米价格,我们看看这两组玉米价格的数据吧,2月12日,吉林省辉南县的玉米价格每吨是1680元,3月12日,吉林省辉南县玉米价格每吨依然是1680元,也就是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吉林省辉南县的玉米价格没涨没跌,还是保持原来的每吨1680价格的;吉林省长岭县2月12日玉米价格每吨是1900元,3月12日,吉林省长岭县的玉米价格也依然是每吨1900元,也是没涨没跌的!





我的老家是吉林省九台区,2月12日,吉林省九台区的玉米价格每吨是1900元,而过了一个月之后的3月12日,吉林省九台区的玉米价格每吨是1860元,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吉林省九台区的玉米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每吨下降了40元,我的老家的那些没有卖掉玉米的亲戚朋友们也告诉我,现在的玉米价格比春节前下跌了,但是即使玉米价格下跌了,也必须要马上卖掉了,如果不卖掉的话,可能还会继续下跌,而且玉米卖的越晚,损失的也会越多的!

现在已经开始做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不但要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各种生产资料,又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已经封存封路一个多月了,家里的很多生活用品也需要购买了,所以,家里的玉米必须要卖掉了,不卖掉玉米的话,家里就没有钱花了!



我们再看看一个月来,全国的玉米价格平均走势,2月14日,全国玉米的平均价格每吨是2022元,3月12日全国玉米的平均价格每吨是1992元,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玉米的平均价格每吨下降了30元,从吉林省的玉米价格的走势上来看,再从全国的玉米价格的走势上来看,一个月的时间,吉林省的玉米价格不但没有上涨,而且是下跌的,全国的玉米价格不但没有上涨,而且也是下跌的,这就告诉我们了,在短时间内,玉米价格是不会上涨的!

所以呀,玉米还没有卖掉的农民朋友们,就不要再等了,趁着春暖花开,趁着玉米还没有受潮发霉变质,趁着春耕种地需要钱的时候,趁着玉米价格还可以的时候,也恰好各地解除了封村封路的大好时机,把手里了玉米卖掉吧!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说说在农村,农民存的玉米棒子现在卖合适还是再等等?根据当前各方信息分析,暂时先不要急的脱手,再放放,等到笫三季度一切明朗了做决定。分析理由 3个。



①、今年第一季度由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全国范围内大隔离,一切流动性的生意都停止了,至现在还没有彻底恢复正常状态,这是对玉米市场有很大影响的。所以玉米市场行情一直不明朗,交易量小,显现不出来行情大的走向。这是第一个理由,应等待观望。


②、根据往年玉米行情走势经验,笫三季度要算最好脱手阶段,所以建议有大量玉米的农民朋友应继续存着,不要急于出手。这是第二个理由,应等待观望。

③、大家都知道,中国玉米的主要流向与生猪的存栏量大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糸。去年冬季由于“猪瘟”的发生,全国生猪存栏量降到了最底水平,要扩大存栏量,这还有一个繁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所以等到第三季度时,再看生猪的增量大小,这些信息与玉米市场行情都有很大的牵连关糸。这是第三个理由,所以应该等着观察。



综上三个分析原因,得出玉米行情要有大的涨升,必在新玉米产出之前发生,因而建议农民朋友及玉米存量大户,耐心等待。当然,在这期间也不排除偶尔玉米行情发生大的变化。


风雨人生3293


在农村,农民存的玉米棒子现在卖合适还是再等等呢?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即将开始准备春耕生产了,但由于新冠状肺炎的影响,和玉米价格过低。很多农民家里的玉米没有处理。同时,也有不少农民家庭因为手里资金不足,等着卖粮款购买种子、化肥等。

那么,很多种地大户趴地堆放的玉米棒子,及仓储的玉米棒子现在卖合适还是再等等呢?如果认为价格合适,该出手就出手,这是因为上半年玉米价格不会大涨。

原因一,上半年是玉米销售淡季,玉米深加工企业停止收购,再加上进口玉米增加,会进一步抑制王米价格上涨。因此,上半年玉米价格稳中上涨走势,但不会大涨。

原因二,玉米65%以上用在猪、鸡等饲料加工上。而目前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养猪产业,出台很多新政策,但真正效果显现也得秋后。现在市场总体缺猪,仔猪暴涨而求。但目前生猪仍然栏不足,难以拉动玉米快速上涨。

从目前看,东北是玉米产区,玉米价格和其它省份相比,现仍然较低。现在玉米行情是,如果自己脱粒找卖家的话,玉米价格在0.90元左右,如果粮贩子搞一条龙服务的话,玉米价格在0.82左右。

以下建议:

1是现在东北逐渐进入春天,天气转暖,雨水增多。建议玉米种殖大户,如果是趴地堆积的玉米,应尽早做好卖粮打算,早出手,以防止玉米湿度大而造成腐烂。

2是对于仓储的玉米,如果不急于用钱,可以等等。到下半年出手,玉米至少涨到1元往上,这是肯是的。

总上,上半年玉米价格会稳中上涨走势,不会下降。真正看好玉米价格是在下半年。望家里存有玉米的种植户,及时掌握市场玉米价格动向,做出正确判断。毕竟种地不容易,能多卖一分是一分。


沙尘暴5478


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疫情出现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链式的,交通封锁会影响到出行和货物运输,旅游业和物流行业受到影响,相应的人们外出务工的时间也会有延后。按照我国疫情发展的态势,预计在5月初的时候疫情会被控制住,但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出现有出现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农产品价格在疫情期间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即产地的价格下降,市场的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也遭遇了同样的境遇。出现这种价格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疫情期间交通运输出现问题,农产品的流通受到了限制,很难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市场;二是疫情影响下,农产品的收购商难以进入到产区,收购困难加剧了供给不足。

玉米价格在疫情期间整体来看是呈现出上涨趋势的,价格行情虽好,但基层的玉米还是没有有效流动。简单说,玉米收购商为了能够收储玉米,所以都采取了提价收购的策略。玉米价格高,但基层的玉米流动不起来,最终受益的还是中小收购商,它们既有玉米储备,也有运输能力。农民在疫情前基于对玉米价格的判断,将自己家的玉米储存了起来,原本应该是想在7月后出售的,但现在看来行情发展还是有很多未知数的。

目前全国平均玉米价格是1826元/吨,同比近一个月的最高价格2022元/吨下降了196元/吨。全国平均玉米价格持续下降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和我国疫情的控制和发展速度呈现出逆向趋势。随着疫情的发展趋势被控制住,玉米价格在逐渐趋于正常,往年来说3-6月本来价格就会处在震荡期,今年受疫情影响价格的变化周期会整体延后。只要我国整个大的市场能够运转正常,玉米价格还是有一定的上涨恢复空间的。

玉米价格能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正在有条不紊的恢复,各大企业都在大批量的收购生猪,生猪养殖产业的极速扩张,就必然会带动饲料需求的增长;二是后期的临储玉米拍卖,能够对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现在出售玉米已经错过最佳时期了,玉米价格现在是在走下坡路,出售玉米说好听点叫及时止损,说不好听点叫“赔本赚吆喝”,与其不赚钱倒不如多等一段时间。

除了以上说到的因素,今年蝗虫灾害对全球农业的影响以及正在发展的新冠病毒疫情都会影响到玉米价格。蝗灾目前虽然不会影响到我国,但全球化的加深,不同国家的玉米价格是会影响的,全球的玉米供给紧张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就会成为必然。我国的疫情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但是全球的疫情才刚刚开始,不免会对玉米价格带来影响。总而言之,今年不止是玉米市场,很多农产品的价格都会有变动,要准确的认知和把握未来行情的变化。


老农民说事


  近期全国玉米的走势可谓冰火两重天,东北和华北产区的价格走势出现明显的分化。东北地区受国储库开始收购、贸易商收购积极性增加等影响,价格维持偏强走势,但华北地区在经历春节后价格快速上涨之后,价格出现连续下跌的局面。据卓创统计,以山东某深加工企业为例,春节之后价格上涨至阶段性高点,近期价格出现不同的走势,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政策支撑力度不同。东北地区涨价的起点首先从储备库的入市收购开始,东北地区不同华北,春耕之前农户变现需求更迫切,为了支持农户的售粮,国家政策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储备库的入市收购,点燃了基层贸易商的收购热情。而华北地区农户春耕之前变现需求较弱,售粮压力明显较小,因此各粮库的收购启动时间较晚,即便收购,在定价上也基本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水分的影响。今年华北地区玉米水分普遍偏高,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春节之后的连续阴雨天气,给玉米水分下降带来不利影响,水分偏高并不利于玉米的保存,而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减弱,农户售粮逐渐展开,短期内潮粮供应量加大,华北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的局面。东北地区有烘干塔,并不受水分的限制。从粮源供应来说,华北地区粮源供应更广泛,更灵活,以山东地区为首,除了本地粮源供应加大以外,只要通过价格调整,河北、河南、安徽和东北等地区的粮源都会持续供应。东北地区则显得粮源分布不均,市场看涨的情况下,局部地区会造成粮源供应的紧张局面,深加工、粮库和贸易商存在竞争关系。

从市场心态上来看,东北地区整体看涨气氛好于华北,由于华北地区长期采取的看量调价的策略,在没有出现明显价格洼地的情况下,贸易商存粮的积极性较弱,多数采取随收随走的策略,东北地区有政策托底,对未来玉米价格的走势更为乐观,建库意愿更强,深加工也开始跟随提价收购。

  虽然目前的价格出现分化的状态,但从中长期的趋势来看,分化的局面并不会长期存在下去,随着玉米购销的深入,后期决定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看农户的售粮节奏的变化。

  可以看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售粮较慢,华北地区售粮偏快,随着余粮水分减少和雨季来临,3月上旬东北栈子粮逐渐开始销售,基层物流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粮源流通效率加快,东北和华北地区联动性将逐渐增强。

  另外,随着购销的深入,市场对于临储拍卖的猜测和消息将逐渐增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情绪可能决定短期的玉米价格走势,东北地区的价格上涨更多的是对未来玉米价格上涨的提前透支,而华北市场就是单纯的供应过剩造成的价格下跌。目前玉米还没有种,价格应该还会上涨。这是我个人认为。







天天35638


在农村,农民存的玉米棒子现在卖合适还是再等等呢?看到这样的问题,其实不用说大家也可以猜到题主心里面还是有想等等再说的意思和想法。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的劲头在问答题目中已经表露无遗了。

自打2019年秋末新一季的玉米收获起看到现在,整个玉米市场的交易实际上总体应该说是低迷和惨淡的。什么事情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涉及到农民自己手中的玉米到底是现在出手还是要等等再说也是一样。就农民出售玉米来说,单看现在玉米交易的行情并不能作为决策的绝对依据。可以说,当前的玉米行情拥有一层迷幻的外衣,农民自己需要抽丝剥茧才能准确把握机会和市场,而不至于在左顾右盼的摇摆中错失机遇。

2020年1月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影响到了玉米的市场交易。相对低迷的市场,在加上先前的封村封路,让那些联系买卖双方的玉米贩子一个个都宅在了家里,收购企业也停止了交易,手中积存着大量玉米的农户自然也暂时失去了把玉米出手的机会。如今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玉米交易企业如今交易的玉米大部分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收购仓储的玉米。眼下的玉米价格总体上还是以平稳为主,有涨有跌应该说也是受货源和需求程度的影响,看涨的趋势并不明显。

自打去年玉米收获后,低迷的市场催生了农民等待观望的心理,与往年相比,许多农户手里还积攒着自己生产的全部玉米。对贮藏有玉米的农户来说,眼下已是3月中旬,日子越是拖后,对安全贮藏玉米越不利。因为,南方地区将在4月份开始进入雨季,北方地区到清明之后降雨也会日渐增多,这是不可否认的自然现象。降雨的增多,与安全贮藏玉米形成了天然性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届时肯定会会出现农户扎堆待售玉米的急切心理,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左右玉米后市的一种重要因素。

见仁见智,看涨看跌,不同的人可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想法和认识。个人觉得,手中存有玉米的农户,抓住机会,及时出手手中的玉米应该属于较为明智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