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牛市或延续 可转债等被看好

近日,海外权益市场剧烈震荡,固定收益资产市场关注度提升。多位公募基金债券基金经理表示,投资者或可借道债券基金来规避潜在风险。当前债市受基本面支撑,收益率下行或仍有空间。从券种来看,利率债交易机会明显,信用债中的房地产债以及可转债投资机会犹存。

债券牛市或延续 可转债等被看好

债券牛市或延续 可转债等被看好

可转债火了 年内发行数量同比增六成

近期可转债发行依旧火爆。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以发行起始日计算,2020年可转债共发行38只,发行规模合计299亿元,而2019年同期可转债共发行23只,发行数量同比增65%。另外,3月12日,红相转债等6只可转债集中网上申购,成为可转债市场发行最为密集的一天。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可转债发行数量和规模仍然较多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再融资新规落地对可转债发行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1月份至3月份发行的可转债,一般来说,发行公司从2019年底至2020年2月初已着手筹备。虽然2019年11月份证监会已发布再融资新规征求意见稿,但相应的细则于今年2月14日才正式落地,对可转债发行产生的影响可能从3月底或4月初才开始显现。二是和定增方式相比,可转债仍具独特吸引力。对发行公司而言,可转债具备发行条件相对简单、审批节奏较快、可多次发行、股本缓释更平缓等优势;对投资者而言,可转债具备了二级市场可交易、债底保护、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等优势,因此,从供需角度来看,可转债均具有独特优势。

年内民企债券净融资量转正

3月11日,央行和证监会就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便利条件。

“2019年信用债违约主体多是民企,所以市场对民营企业债券风险偏好下降,导致民企和国企在债券市场融资的信用利差出现显著分化。2019年全年民企信用债净融资量为负。”国商信联的专家表示,2020年以来随着信用环境改善,流动性较为宽松,民企信用债净融资开始有所改善,净融资量开始回升至正值区间。

招商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尹睿哲也表示,2018年下半年以来,呵护民企融资政策频繁下发,但回眸其融资路径,民企公开市场举债被“歧视”的状态并未明显好转。但今年的情况却与去年大相径庭,今年民企发债规模与过往同期相差不大;而净融资量已经转正。

“疫情未对民企债券融资产生冲击,主要依托于疫情防控债的支持。”尹睿哲表示,事实上,今年民企发行的债券中,近30%为疫情防控债,这类债券可用于借新偿旧,短期保障民企债务滚动,边际上利好龙头民企的配置需求。不过,疫情防控债并不适宜长期滚动,民企融资短期改善并不能在中期类推,后续情况仍有待观察。

国商信联的专家表示,2020年民企债券到期规模有1.26万亿元,规模较大,而疫情期间的制造业和消费领域民企经营情况不佳,仍需要债券市场发力。

年内7家银行获批发行累计不超过1180亿元永续债

去年,面对经济下行和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压力,央行有效发挥银行货币创造功能,对症下药,着力化解流动性、利率和资本三大约束,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汲取活水,取得较好效果。其中以永续债为突破口助力银行补充资本效果明显,去年全年银行共发行永续债5696亿元。

今年以来,银行发行永续债的势头不减。梳理发现,年内已有东莞银行等7家银行获批发行累计不超过1180亿元永续债。其中,邮储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800亿元永续债,在7家银行中获批规模和占比最大。

“从今年年初的发行形势看,银行发行永续债的节奏快于去年,延续了去年11月份以来集中发行的节奏。从发行主体看,城商行、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增加。”国商信联的专家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