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就像“放風箏”,父母需“放得開、收得攏”

白巖松講過一句話:“父母不是孩子的導演,而是孩子的觀眾。”

放風箏的人和風箏也一樣,放風箏的人不應是風箏的主宰,而應是風箏的觀眾。

其實,養育孩子就像放風箏一樣,父母需“放得開、收得攏”,學會放手,給孩子正確的牽引,孩子才能乘著風的力量,飛上夢的遠方。


養育孩子就像“放風箏”,父母需“放得開、收得攏”


把養育孩子當作“放風箏”,享受風箏慢慢起飛的過程。

藍天白雲,綠茵草地,迎著徐徐微風,風箏緩緩上升,天上的風箏在翩翩起舞,放風箏的人兒在歡呼……

這是多麼美好愜意的畫面!

放風箏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我們應該享受風箏起飛的過程,哪怕風箏飛得很慢。養育孩子也應如此,雖說養育孩子並不易,但看著孩子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再到蹣跚學步,見證孩子成長的點滴變化,我們也應該學會享受其中的快樂,放大其中的快樂。

只有真正享受養育孩子的快樂,我們才能在言行舉止中,釋放出發自內心的快樂信號,給孩子營造一個快樂、輕鬆的成長環境。

養育孩子就像“放風箏”,父母需“放得開、收得攏”


把養育孩子當作“放風箏”,父母“扯線”需張弛有度。

在放飛風箏過程中,風箏線收得太緊容易折斷,放得太鬆又會飛不起來。這時候,就需要牽線的人張弛有度地“扯線”,時而收時而放,施加合適的力量。

想讓風箏飛得高,我們就不能不捨得放飛風箏。想讓孩子飛得更高,我們就不能總是把孩子緊緊地拽在手裡,而是適當放手,讓孩子在屬於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當然,風箏在翱翔過程中,也需要遵循規則,否則就容易“失控”或遇到障礙物,偏離正常軌道,這時候放風箏的人就應收一收手中的線,把他拉回正常軌道。養育孩子也一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障礙,也可能會迷失方向,也可能會忽視規則,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收攏手中的“線”,給孩子必要的點撥引導,樹立規則,撥雲見日。

養育孩子就像“放風箏”,父母需“放得開、收得攏”

把養育孩子當作“放風箏”,專心放好自己手中的風箏。

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箏,有的風箏比你的風箏飛得高,有的風箏比你的風箏漂亮……

這時候,有的人可能會拿自己手中的風箏和別人家的風箏比較。而比較的結果往往有兩種 ,一種是比得過別人的沾沾自喜,另一種則是比不過別人的悶悶不樂。

所以,何必去比較呢?與其去羨慕別人家的風箏,不如好好把握自己握在手中的,專心放好自己的風箏,想辦法幫助風箏飛出更漂亮的姿勢。養育孩子也是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方向與節奏,沒必要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比較。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學習好,智商高,不如幫助孩子提升自己;與其拿孩子去做比較,不如先努力提升自己,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每個放風箏的人,都希望自己的風箏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想要放好風箏,我們要把風箏當成朋友,瞭解它信任它愛護它,與它共進退。

-END-

育兒是一場修行,養育孩子,修煉自己。育兒之路任重道遠,願成為你的育兒夥伴,與你一起堅持科學、快樂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