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情是你去南方后才知道的?

体育快递员


我是一个北方人,读书的时候不小心报了南方的学校,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过,一天三顿饭都是米饭,菜都是辣的,饭那么硬,一口都不想吃,才知道原来南方,并不是小桥流水人家!关键是夏天真的很热,被称为火炉的南昌更是如此!太热了!南方水稻,真的种在水里的,南方大部分都是山地丘陵,我家都是平原,才知道山沟沟原来是这样的!!!南方人出门都要带伞,我们家只有下雨才打伞,这里的人,出太阳就打伞,遮阳伞,还有他们买

东西,真的是按个买的,多出来的一毛两毛都要给,我们家没有超过五毛,都不要的,难怪比北方人小巧,南方好像没有四季,一年就只有夏天和冬天,除了热就是冷,有个词叫湿气,以前没听过的,我家冷都是干冷,多穿点就好了,这里穿再多还是冷,来南方,又都有点后悔了,感觉北方更适合我,而且南方的方言太难懂了,一定都不像普通话,我们家最少跟普通话差不多,这里的话真的听不懂,早知道我就不来了!!


雪海


本人黑龙江鹤岗人,属于国家最北了,

来的第一站就是上海,下面说说到上海才知道的吃住方面的事情

1.水果方面:

在北方:苹果、梨、香蕉、西瓜、香瓜、山楂、李子、冻梨、冻柿子等

来到上海后我认识了还有芭乐、山竹、杨梅、车厘子、黑布林………省略N多,

也知道了,原来柿子可以新鲜吃……

也知道了,榴莲原来是那味道……

现在北方生活水平高了,而且物流运输方便了,这些水果才陆陆续续有能买到了

2.鸡公煲,菜饭,等快餐,

在老家吃饭基本是面条炒饭,要不就“三五八”(好多年前了,别较真)元溜炒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

1.合租、单间,

老家没有几个人挤一起的单间,除了工地工厂宿舍这种,基本租个房子就几百块,在大魔都基本几百块那是一个“床位”,恩,没错,就是床位………

2.睡天桥,

在老家,睡天桥或者露宿那是真的无家可归,没房没亲朋,到魔都,有钱没钱都有睡得,那也真是睡啊,问他为啥,凉快………省空调电费

个人拙见,欢迎探讨


继续干点啥


我是南方人,不过大学里很多北方同学说了很多来南方后才知道的事情挺搞笑的,分享给大家:

1,来自山东的一个男同学,他吃了一段时间的米粉后,爱上啦米粉。然后到大三他有一天兴冲冲跑来跟我说“哈哈,朋友,我发现米粉可以直接点五两啊,以后我终于不用买两份啦!”(PS他食量比较大,经常吃不饱,他以为南方米粉只能吃二两或者三两,因为菜单都那样写的,他可能某一天看到别人点了四五两才发现的,我当然哭笑不得被他逗乐啦😜)

2,来自哈尔滨的一位女同学,每次去食堂吃饭看到了就跟我说“天,你们怎么吃那么少,太不正常了”

3,北方的同学到冬天就发朋友圈开玩笑抱怨“谁说南方冬天不冷的,宝宝要冻死啦”😭

4,还有的北方同学,到冬天了看到我们穿的大衣都说“你们这种也是大衣?”('PS他们都是让家里寄来那种超大超厚羽绒服,一件衣服压缩了才能装皮箱那种😄😄😄)南方同学还以为他们不怕冷,其实他们更加不耐寒。

5,北方的同学说他们来了南方才知道,南方人下场雪那么激动还各种玩雪各种拍照发朋友圈,像吃糖一样开心😁。

6,对了还有北方的同学经常和我说“来南宁读书才知道,原来火车可以那么慢”超级可爱的(PS然后他们后面基本上假期回去都选择坐飞机了,他们说受不了太慢的火车😄😄)

哈哈,中国太大,南北方真的差距很大,思维,饮食等等都有,不过大家都入乡随俗,大学里南北方同学都玩得特别好!


南国春色早


我是北方妞儿,2008年到的广州。

最怕在家里过冬天,因为每年冬天,手脚都会长冻疮,轻一点,手脚会肿起来,像吹气球一样,严重点,手脚会烂掉,留下疤痕。天气转暖的时候,又痒的不行。

上大学的时候,听同学说,南方的冬天暖和,这句话就在我心里扎了根。

毕业后,我来到了广州工作,才知道,广州冬天冷的时候,也是很冷的,冷起来,能把人冻死。

南方的冷跟比方的冷又不同,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北方冷起来,可以供暖,烧炕,南方是就那样扛着,又没有厚衣服卖。

好一点的是,南方最低气温没到零下,我的手也再也没想过冻疮了。


飞上枝头找虫吃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05年——09年在桂林上学时发生的有趣事。

1.在第一次去南方的路上,竟然发现有些地方的土是紫红色的,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红色的土壤,很是新奇。

2.有一次宿舍大扫除,我在宿舍喊邓同学帮我拿个“墩布”,邓同学听后半天没反应,后来我又着急的跟他说了两遍,帮我拿个“墩布”,他依然没有听懂,事后我才知道,原来南方不叫“墩布”,叫“拖布”。

3.记得有一次放假后回校,刚进宿舍开电脑,结果发现怎么开也开不开,电脑没坏啊,结果打开电脑才发现,主板上一层水珠,潮气竟然如此之大,一点不夸张的说,上个厕所都需要打伞。

4.桂林的冬天是很难过的,睡觉时我从来不脱光光,总是保留一条秋裤,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桂林的冬天太潮湿,如果脱掉秋裤早上再穿的话,衣服会像是刚从甩干机取出来的一样。

5.早餐根本吃不到北方典型的早餐(豆浆、油条、豆腐脑、煎饼果子等),有的只有米粉、米粉、还是米粉,吃了一个学期的米粉,渐渐的也能接受了,以至于现在偶尔还会想念那个味道。


老牛爱游


我土生土长北方人,因为上大学而跑去江苏,第一天就看到了一个让我匪夷所思的事情,几个同学互相介绍,发现一大半都是江苏本省的,你是徐州的,他是苏州的,还有无锡的,常州的,启东的,然后几个江苏老乡开心地聊天,奇葩的地方在于,他们用的是普!通!话!

我开始以为是怕我们外省的感觉被排斥,所以哪怕两个江苏人一对一聊天,也用普通话,后来发现,他们的方言居然是不通的,彼此之间是真的听!不!懂!

徐州人根本听不懂常州话,镇江的也听不懂苏州话,虽然在我听来都跟外语一个样。

我发现南方的“方言”原来跟北方完全是俩概念,一个东北人一个山东人一个河南人用自己的方言沟通,完全没问题,北方的方言区别是声调不一样,猫,无非是猫毛卯冒的区别,南方则不同,他们直接把韵母换了,猫,他们有的读“灭”,有的干脆脸声母都换了,“鸟”有的地方读“蝶”,“虾”直接变成了“虎”,连最常用的“我”有的读“嗯”有的读“唔”有的读“哦”,比外语还难学。


点点滴滴的低调


我是河北人,前几年跑货运的时候经常去南方的几个省,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都曾留下我的足迹,南方好多事物与北方不同,记得有一次吃早餐,我看有豆腐脑就要了一碗,天呐,居然是甜的,一碗豆腐脑在郁闷中吃完。南方的冬天感觉也不是太冷,就是气候太潮湿,记得一次在湖北吧,因为行程安排,不得已晚上住的酒店,好家伙被子用手一抓感觉能抓出水来,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冰冷的被子盖在身上就感觉掉进了冰窟窿。交通的话感觉很好,比北方要好的多,不过有的乡级公路很窄,会车的话必须有一个车要倒回去。吃住行感觉有这些是我没到南方之前不了解的。


还有第一次看到茶园,茶树和茶叶制作,还有清晨山上的雾气缭绕,似是人间仙境,还有大片大片的竹海和灿黄的油菜花,让人心情舒畅,这些都是我之前没有见到过的,让我涨了不少见识。


小左生活视界


家在祖国的大西北,上学在湖北武汉,地理上属于南方了,我来说几个我到了南方才知道的事情:

大蟑螂!!!

我去很多地方旅游过,最南都到台湾垦丁了,但是没有见过蟑螂这个东西,直到上大学到了武汉。

记得第一次见蟑螂时,我一个北方大老爷们被吓懵了,油亮的身体,两根长长的触须,跑的是真的快,飞檐走壁,无所不及,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的南方室友过来,以迅雷之势,“咔”的一脚,那只蟑螂顿时去上帝那儿报道了,看着尸体,我浑身难受的不行。

因为寝室比较潮湿,蟑螂是真的多,甚至会爬到床上,有一次晚上我被蚊子咬醒,突然看到蚊帐上黑糊糊的一坨,打开手机,顿时大叫一声,然后逃下床铺,还是室友帮我把蟑螂丢了出去。在武汉待了几年了,但是蟑螂这个东西至今都怕。



南方人洗澡不搓

在北方,我们洗澡会先冲一遍,然后用搓澡巾狠狠的搓,之后打上沐浴露冲洗干净,但是南方人洗澡基本不搓,只是单纯的打沐浴露然后冲洗干净。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和气候有关,北方的冬天很冷,人不会出汗,所以冬天一般三五天才洗一次澡,但夏天还是要天天冲凉的。而南方由于气候潮湿,皮肤容易出汗,所以必须天天洗澡,天天洗澡的话,也就没必要搓澡了,简单的冲洗就能把身体洗干净。


南方的“饭”指米饭

这点深有体会,刚开始我问室友晚上吃什么,他们的回答是:“今晚吃饭吧!”我听的一脸懵逼,后来室友才告诉我,南方人说的“饭”是指米饭。这点和北方大相径庭。

要知道在北方,我们把中午和晚上吃的东西统称为“饭”面也好,米饭也好,饺子也罢,都叫“饭”


南方没有暖气

以前就听说中国有个供暖分界线,没想到是真的。

在北方,冬天的时候,尤其是地暖,那个暖和呀,甚至不用盖被子睡觉,睡地上都可以。但是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没有暖气,过冬基本靠一身正气,别的地方不说,武汉的冬天是真的冷,湿冷型的,穿再多都没用,室内甚至比室外还冷,这时候我就想:要是有暖气该多好。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内衣或者袜子天天换洗,在冬天的北方,洗了之后挂卫生间的挂暖上,第二天暖暖的穿上很舒服,但是在南方就享受不到,冬天下个雨,洗的衣服上能长出一朵蘑菇。


豆腐脑是甜的

这个问题已经被争论很久了。刚开始我也很纳闷:豆腐脑居然是甜的,这怎么吃?但后来习惯了,也就入乡随俗了。

北方的豆腐脑一般是卤汁豆腐脑,大清早来碗豆腐脑,浓郁的卤汁盖着豆腐脑,上面撒着榨菜粒和海带丝,有的还有几粒花生,加点油泼辣子,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

但是南方就没有咸豆腐脑了,南方的豆腐脑都是甜的,北方人可能吃不习惯,但南方人也吃不习惯北方咸豆腐脑,各有所爱嘛。


我认为也没必要争来争去,自己喜欢就好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嘛!


吃面注重汤头

我们北方人吃面,大多数比较在意面条,看面条劲道不,粗细适中不。

但是南方朋友吃面更注重汤头,对面条反而没那么多要求,而且南方人吃面也比较温柔,北方人就不一样了,吃面大口大口吃,如果在陕甘宁,还可以看到面馆外边蹲了一片吃面的。



秦岭淮河把中国一分为二,气候以及地理环境使得南北方产生了诸多差异,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最重要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喜欢的话,就给个关注吧


big虾看世界


2006年我来到了广东的顺德,来到这里以后我才知道,哇,原来传说中的广东热是这样子的热!因为我们老家最高气温就30度,早晚还又变凉快!

来到南方后我才知以前那些人回去说每天洗澡,不是说的水方便!我们老家好几天洗一澡,有的都成年数的不洗澡,因为水源不方便,天气也冷,听了别人说话还好羡慕一天洗一澡,那身体是多么爽滑舒服,

结果,结果来了南方才知道沐浴露必须有,冲凉桶必须有,无时无刻都想洗澡,洗完了还想洗的那种!才知道坐着都出汗是什么感觉。

来到南方才知道原来有一种粉,它叫河粉!可煮可炒,可加鸡蛋和青菜,可猪酸辣和猪杂,老家的粉可是圆的!只不过粗细的差别,而广东的粉它是扁的哦,而且它是短的哦,

来到南方广东,才知道原来有一种小吃叫肠粉,配料永远是生菜香菇和鸡蛋!酱油汤汁是灵魂,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吃到肠粉,云贵川居住人口多一点的地方,买肠粉的会多准备一份剁小米椒,其他的就一放一瓶油辣椒粉,一点辣味没有,感觉肠粉都不香了

来到了南方广东,才知道原来,他们这地方吃鱼好简单的事,随处了捞鱼!河沟多的不要不要的,沟里的鱼也是多的不要不要的,他们这边的人每天吃鱼都吃不腻,做鱼方法也是五花,


樱桃与娃


我是广东人,前几年几个朋友一起到黑龙江去玩,坐飞机到了哈尔滨,一下机几个人说没进过澡堂去试下,可能南方人比较细皮嫩肉的,搓背时受不了,后背火辣辣的。到点后到了饭馆去吃饭,四个人点了四个菜,叫了四瓶啤酒,我看到点菜的女服务员一脸的鄙视,然后回头看看附近的台,两个人吃饭也是一桌面的肉,脚下摆着两箱啤酒。 南方人吃饭必有青菜,但肉的话必须有但量少,和北方人比较的话饭量小很多,还有就是看北方人喝酒那是真的佩服,我们是一小口小口的呡,北方大汉是大口大口的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