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30多岁辞职去考研的人?

成雪涛


人总有一段时间要去追求自己梦想,但同时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更多时候我们感觉我们的能力不能解决身边的问题时,我们就该去学习。

30岁,能放下身边的事,去考研。则证明自己对现状很不满。如果自己通过努力能使生活更好,那么自己怎么不去努力了?

也许会有人说年龄不小了,就不要去折腾了。但我们也要知道,如果自己在不去拼搏一把,那么这种机会会更少了。有时候想到就去做,那么遗憾就会少。

只有经历过失败,才知道努力过的成功有多么重要。同样,只有一次次的破壁,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考研必定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希望通过努力,改变现在的状态。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有时候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但自己还是坚持下来做,那么必定自己终会收到,想要的结果。



孤独中成长ty


我21岁毕业,高中教书,三年后,考上硕士,辞职脱产读书;硕士毕业,进高校做行政工作,尝到读书好处,6年后,考博,辞职读博士。老婆不工作,生完小孩,带至上幼儿园,直接考硕士,硕士临毕业直接申请博士。毕业后夫妻都回原高校当老师。

  缺点是毕业前一直没有买房子和车子,住单位提供的公租房,小孩有三年父母都不在身边,好在爷爷奶奶从小朋友两岁开始和我们一起生活,所有开销靠工作期间的积蓄和博士补贴。


  30多岁的人们应该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忙忙碌碌,体会着生活的多种滋味,而这时候你还能选择考研,或许是单位要求,还有就是为了追梦了吧,特别敬佩他们那种一直学习的生活方式。

  直到大学毕业才发现不读书的人和读书人真的有很大区别的。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都很迷茫,考公考研都不行,工作也找不到,而看到30多岁的人还在考研,就也是在告诉刚毕业的年轻人们,追求梦想为时不晚,一点点的苦难不能把你打垮。

 

  读研的年龄和专业相关度很大,如汉语文化等专业平均年龄约23岁,绝大部分是应届、复习二战的学生,而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金融、经济、人力、会计、电子等专业的考研学生平均年龄达到30岁。因此,30岁读研的不少,关键是看学科。

  相对来说,对于30岁的考研人,最大的难题是英语,丢下的时间较长想过线不容易,有一个报考我们专业非全的小哥,连续3年都是英语不过线。不过,我问过他,2020年还会报考,在乡镇工作的他很需要一个这样的硕士学历。


  整体上来说,国内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加薪、跳槽、晋升等等,学历都是硬性的门槛,用人单位都在说看重能力,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所有的人学历差别不是很大。而30岁处在职业的上升阶段,如果仅仅通过努力工作,不能走上职场“快车道”,那么通过提升自己学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有趣影视天天看


三十而立是艰难蜕变的过程,从依赖走向独立,从无知走向成熟。此时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每一次的选择可能会考虑到家庭、事业、亲情等方面的问题。就像题主这个问题一样,辞职读研得需要很大的勇气。

1.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和你分享一下我的读研究生经历。

本人2019年刚辞职考上的博士研究生,年龄也刚好是30岁。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我经历了本科5年+硕士3年+工作1年。因为我的硕士和规范化培训是一起完成的,要不然得33岁才能考博读博。

2.对我而言,30岁读博并不晚。

首先,得明白自己读研的初心是什么!

当有人突然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可能会觉得他傻。可能你的读研目的是升职、加薪、求知等等,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读研之路充满挑战和困难,你必须坚定初心方能走到终点。三十而立,你此时的角色可能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还是学生。意味着你的家庭责任重,专心读书的压力也会比较大。硕士毕业要求逐年增加,随着某明星的毕业论文造假,再一次把研究生毕业审核推到风口浪尖。周围舆论同样会动摇读研的信念,读书无用论随时可以听到。外界的压力会不停的给你打退堂鼓,但你始终不能忘记初心!

其次,读研之路贵以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字经也说“教之道,贵以专”。虽然30岁的年龄会使你成为班级里的老大哥,甚至可能比老师年龄还大。但是这都阻挡不了你专注求知的步伐。立足自己的研究方向,躬身入局,砥砺前行,明天的自己一定会感激当初的决定。

写在最后,年龄并不能影响一个人求知的欲望,追寻内心多晚都不算晚!


麻大哈医生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可能对他来说正常上班的话未来没有好的前景,所以才会辞职考研,怎加自己的学识,多储备点能力对现在来说可能会耽误点时间,可眼光放远点,收获的回报可能是成倍的。

我有一个亲戚,32岁,做的是模具加工,这行做了10年了,可他突然有天跑去学软件编程,我就问题什么想法,他说不想一辈子从事加工没前途,整天碌碌无为的工作,想想做了10年的事突然不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后来学了1年多,出来之后工资是以前的2倍,所以要放眼未来,任何阶段学习都是正确的选择


伟伟侃电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30多岁选择辞职考研的人,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遇到职场发展瓶颈的人,都有勇气选择通过读研来提升自身的职场价值,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30多岁的职场人选择辞职考研,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

对于30岁左右的职场人来说,如果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读研的方式。如果希望通过读研来转换到新的行业领域发展,那么读一个全日制的研究生还是有必要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如果希望能够继续在本行业发展,而且自身的岗位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那么完全可以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会获得能力上和眼界上的提升。

针对于30岁辞职考研的职场人来说,我给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第一: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来选择考研方向。当前考研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所以在准备考研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特点来选择考研方向,最好选择自己的本科专业方向,这样会明显提升复习的效率,考研的难度也会有所下降。

第二:构建一个有效的复习渠道。职场人在选择考研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为自己构建一个较好的复习环境,最好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复习,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复习的进度。

第三:注重目标学校的选择。对于职场人来说,在考研目标学校的选择上与应届生不同,应该首先考虑把握比较大的目标学校,一定不要随意提升自己的考研目标。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三十多岁还考研的人,勇气可嘉,值得鼓励!三十几岁的人正处于人生向上突破的阶段,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社会发展迅速,产业转型和升级加快,一线城市岗位竞争激烈,适时的调整状态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所必要。一般情况下,如果已经有一份工作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有完成的,需要很强的毅力,建议考取那种离家近的学校和工作相关的专业,最好是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脱产学习。如果是辞职后去考取研,我这里就不再建议了,因为对一个专业的学习和提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非一日之功,几年研究生下来,快到了不惑之年,将来研究生毕业面临很大的压力,首先年龄不占优势,到时候会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得不偿失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8902cc10172484c99113f209cbedfe2\

滨大叔



一杯陈年老酒


首先这种人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对前些年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变的期待,可是自己又无力改变,所以决定通过考研之路提高自己,为得到较好的生活状态创造条件;

其次是提升素质的需要。通过前几年的实践发现,自己知识的存储量与知识结构还有很多欠缺,需要及早补充。也有了一些积蓄,学费不是问题,所以想要考研去了;

最后也不排除暂时躲避职场困难期的选择。

总之主流还是有上班心的表现,应予鼓励。就像悠闲的小鸟肯定有自己的思考。还有这位带孩子的女士,忙里偷闲不忘学习,肯定心中有诗与远方!




天道若龙


30多岁去考研的人不外乎这两种:

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想通过考研改变的。30多岁考研的,想改变的是大多数。如果不是特别不满意,大概很少有人能做出如此的抉择。以前读书的时候,班里39岁的都有,那个时候40岁就不能考了。工作过的又一半以上,乡村教师多,都是在乡村呆了几年,看不到头,又没有更多的办法,考研是最简单的途径。那个时候研究生少,毕业后工作都在体制内,大多在高校工作。前几年遇到一个小孩1岁的考研,毕业就30多了,全日制,一年学费还很高。他原来也有稳定的国企工作,但感觉死气沉沉没有希望,薪水又低,今年毕业要找工作,找工作肯定没有那么容易,但结果不会太差。

啥也不缺,就想考研寻找校园生活的。还真有,只是比较少,花十几万几十万学习mba的这类,有的就是家里呆着没啥事,小孩也不需要看着了,去读个书,对他来讲,读书就是娱乐,消遣,工作不工作的无所谓。

没有经历过他的苦,很多人看不懂他人的选择,认为年纪大的不要折腾,却不知道呆在那个单位就像一只睁眼的即将毙命的鱼,看不到希望,又没有资源利用,奋起读书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考研上岸,付出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哪怕不是特别好的大学研究生,世界总不会亏待努力学习的人。


大学专业深一度


按理说30多岁因该是上有老下有小,承担起家庭重任的时候,这个时候丢掉经济来源,去考研,是有一点莽撞。但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如果你可以不用为家庭操心,为了梦想,为了学习提高自己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如果只是想逃避生活,那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