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猶太教是公認的一神教之祖,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以不同的方式從中吸取了養分,最終後來者居上成為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兩個宗教,但關於一神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後來歷經千年在科學主義的一次又一次巨大沖擊下屹立不倒,甚至在二十一世紀還能成為學術研究的一個熱門。下面就單從歷史上的一個人來切入看一看,他就是亞伯拉罕。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後來美國的第二締造者林肯我們都熟知,但其實林肯的全名叫亞伯拉罕林肯,這個名字裡的亞伯拉罕就是我們下面所要講的以色列之祖。約莫在華夏文明形成的傳說時代,炎黃五帝時期,同時期的猶太文明也開始孕育,而這位傳說的人物 在很多方面可以和我們的人文始祖黃帝做一些比較會發現許多類似的地方,不過可惜的是黃帝現在中國人還保持人文崇拜的確實不多了,而亞伯拉罕卻因為藉助宗教這個形式至少被世界上五分之二以上的人崇拜著。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在聖經中關於亞伯拉罕的一生的經歷大致如下,亞伯拉罕出生在兩河流域,現在伊拉克附近,先在哈蘭居住,後舉家前往迦南地,並在那裡受到神的啟示,之後遇到饑荒來到埃及避難, 但因為稱自己的妻子是自己的妹妹(事實上是同父異母),見色起心的法老便把她納入了後宮,之後法老知道自己搶了別人的妻子, 尷尬之下還了人妻並讓他們離開埃及。回到迦南地的亞伯拉罕到了八十五歲,他的原妻撒拉仍舊未能生育,無奈之下只能把自己的妾夏甲給了亞伯拉罕,之後以八十五歲高齡的亞伯拉罕喜得一子,這就是後來阿拉伯人的祖先以實瑪利,等到了亞伯拉罕一百歲的時候,又得到了一子,以撒,也就是以色列人的祖先,或許因為以撒是那原不能生育的正妻撒拉所生, 因此在以撒的斷乳宴會上,當以實瑪利取笑以撒,讓正房的撒拉很不愉快,以至於最後亞伯拉罕把這個庶子和他的母親一起趕走了。曾經後生的以色列人的祖先把阿拉伯人的祖先就這樣無情地排擠走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今天的以色列人能如此理直氣壯地在阿拉伯人的圍攻中毫不畏懼。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上面關於亞伯拉罕的敘述只是一個前奏,真正與宗教掛鉤的是這樣一個故事,而這一故事可以說是成為了整個一神教信仰的靈魂,甚至後來偉大的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對此仍念念不忘。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一天,神為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他呼叫亞伯拉罕,命他將愛子以撒作為犧牲獻給耶和華。篤信神的亞伯拉罕甘願忍受這一殘酷的天命,帶著孩子和祭具到摩利亞山上去行祭。孩子不知自己就是祭品,問父親祭祀為何不帶祭品?父子倆到了山上,亞伯拉罕作好一切準備,正欲將兒子放上祭壇動刀砍殺時,神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也不可害他。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的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告訴他這是上帝的磨練。這一考驗超出了凡人的最大限度,或許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一故事顯得荒謬,但它卻成為了後來基督教新約裡保羅”因信稱義“的教義來源,後來經過馬丁路德對因信稱義的闡發,這一教義顯得牢不可破。同樣地在古蘭經中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阿拉伯名),整個故事換成了另一種口吻,相比於聖經記載的敘事手法,古蘭經採用內心獨白的方式便於我們更容易的理解一神教。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古蘭經中,亞伯拉罕意識到任何會逝去的事物都不值得崇拜,他因而成為一名一神論者,基督教因信稱義的那個故事裡兩個主要人物之一的正妻之子以撒則被換成了聖經中被亞伯拉罕趕走的以實瑪利,而故事則變得更為精彩,以實瑪利和夏甲(兩者在阿拉伯語中叫易司馬儀和哈哲爾)在得知亞伯拉罕夢中所接受到的駭人聽聞的啟示後,兩者都說這如果是一種考驗那就應當欣然接受,後來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了,最終亞伯拉罕經過考驗以羔羊完成了信仰的歷練。而亞伯拉罕也成了古蘭經裡的五大先知(人類始祖亞當,諾亞方舟,埃及王子摩西,道成肉身的耶穌),他修建了克爾白如今更是成為了穆斯林世界朝聖中心的麥加的心臟地帶,穆斯林口中的天房,每年世界各地前來朝聖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有太多說不完的聯繫與淵源,近幾十年來宗教之間和平的對話已經逐漸開始,關於後來共融更多還是紛爭更多,也是考驗後來人的一個巨大難題。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