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是“靈丹妙藥”

從央行推動LPR機制建立利率走廊,到希望逐步取消貸款基準利率,可以認為今年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全面的鋪開。監管方面希望以市場化改革的方式來解決貨幣傳導機制的“梗阻”問題,實現金融資源對實體經濟的更加有效的配置,從而推動實體經濟增長的恢復。但安邦諮詢(ANBOUND)的研究人員從近期貨幣市場的變化中發現,這一改革還沒有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利率市場化改革更是一個長期的市場機制建設的問題,還難以解決當前較迫切的經濟放緩的現實問題。


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是“靈丹妙藥”


從LPR機制的嘗試和改革啟動以來的貨幣流動性的傳導來看,初始改革的效果並不明顯,並沒有帶來金融市場的活躍和融資成本的下降。根據央行的報告,8月份,銀行間貨幣市場成交共計82.8萬億元,同比下降10.18%,環比下降8.56%;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65%,較上月上行57個基點;質押式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65%,較上月上行50個基點。這一數據表明市場利率不降反升,金融市場的參與者還沒有建立央行希望的預期和信心。

在9月16日全面降準啟動,央行向市場釋放了8000億元資金之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仍沒有得到緩解,銀行間市場利率近日卻在走高。9月18日銀行間市場除3個月期限的利率下行、9個月期限利率持平,其他期限利率均有所上行。當日發佈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隔夜和7天利率分別為2.633%、2.654%,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行6.8個和1.6個基點;14天利率為2.668%,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行0.9個基點;一年期利率為3.044%,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行0.1個基點。

對此,安邦諮詢的高級合作學者許維鴻認為,以單一的利率市場化改革解決貨幣傳導機制不暢的問題會出現錯配。在中國經濟逐步放緩的情況下,企業的活躍度不強,那麼,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實際上是經濟環境變化的結果。企業的未來收益與其信用風險對價不匹配是金融傳導機制面臨的主要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市場自然會存在較高的信用利差。因此,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更多的是信用風險的反映,而不是市場融資成本的問題。因此,想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來實現降低融資成本的目的是很難實現的。

在許維鴻看來,建立順暢的貨幣傳導機制,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在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外,還需要金融機構改革和金融市場改革等系統性的供給側改革才能實現。一方面,當前的金融機構在利率並軌後,還需要建立自身的信貸定價機制,這對於當前的金融市場仍具有挑戰性,銀行等金融機構需要考慮各種風險,包括經營風險、道德風險,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風險,房地產行業的信用風險以及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這些都需要納入金融機構的價格體系之中。這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修正才能實現。另一方面,現在的中國金融體制中,國有金融機構佔據了統治地位,與實體經濟的成分不相匹配。大量的國有金融機構和作為主要融資方的地方政府對於利率的變化並不敏感,這也是當前利率傳導機制不順暢的一個主要因素。那麼,建立多樣化的市場機構和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是利率機制市場化的基礎。

安邦諮詢曾經指出,推動利率“並軌”的利率市場化,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它還是關係到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系統性改革。這屬於實現效率和資源優化的長期性的相對微觀的政策,應當與實現經濟逆週期調節的中短期宏觀貨幣政策有所區別。雖然建立長期透明的貨幣政策決策機制可以為市場利率的形成建立合理的預期,但從政策目標的實現來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並不是靈丹妙藥。解決當前“穩增長”的目標,仍然需要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來實現。

利率市場化改革讓市場充滿期待,但還不能取代宏觀貨幣政策的實施去實現“穩增長”的目標,也不能單獨解決目前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關係金融體制和經濟體制的一部分內容,其長期性不容忽視,需要在“穩增長”、“穩預期”的政策框架下予以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